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2 覺情書|豐富人生的友情

聖嚴法師

豐富人生的友情

朋友是人生的財富

問:常有人將朋友比擬為「人生最重要的財富」,我們該如何經營這份人生的資產?

答:朋友能讓我們感覺有伴、不孤單。許多人無聊的時候,總喜歡找朋友聊天,他可能和家人甚至自己的配偶聊天時,還沒有這麼痛快,但是和朋友卻可以天南地北地閒聊,藉著彼此互相傾聽,或互吐心中的不快,講完之後心情也會比較愉快。

有時候,朋友很像老師,可以做為我們效法的對象。這樣的朋友往往比家人重要,因為朋友與朋友之間少了權利與義務的要求,卻多了彼此的互相幫助。互助並不特別指在金錢、物質上的互通,而是在於彼此能夠交心,互為知音。

一生當中若能遇到這樣的朋友,人生就了無遺憾了。

問:芸芸眾生中,良師益友如何尋覓?結交「益友」的標準為何?有了這些朋友,我們就會不斷地進步嗎?

答:佛教稱呼朋友為「知識」:好的朋友叫作「善知識」,不好的朋友就是「惡知識」。「善知識」就是良師益友,通常良師就是最好的朋友;如果朋友之間只知道吃喝玩樂,互相結黨營私,那就是「惡知識」。

我的師父常常告訴我,師徒之間的關係是「三分師徒、七分道友」。「道友」是指修道的朋友,在修行的道路上,彼此之間的關係是朋友。所以,真正的好老師會跟學生做朋友,把學生當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學生當成晚輩。因此,好的老師往往就是我們最好的朋友。

孔夫子曾說朋友有三種,這也可以視為結交益友的準則——直、諒、多聞。「直」是什麼意思?「直」是誠實、耿直,直友能一針見血地指出你的錯誤,而且不怕你生氣。「諒」是彼此互相體諒,雖然諒友講話很直,極可能刺傷了你,但是你有了錯誤,諒友也有包容的胸襟。「多聞」則是指朋友的才華或知識很豐富,足以當我們的老師。

此外,能對我們說真心話的朋友,叫作「諍友」。他們說的都是肺腑之言,雖然會讓你心痛、臉紅,讓你覺得非常不自在,卻能真正針砭你的問題所在。

以上這幾類朋友是我們的益友。他們都是誠懇、耿直的,又能體諒寬容,就是儒家所說的「友直、友諒、友多聞」。

問:有些人不喜歡與人交往,寧可養寵物陪伴,這是好現象嗎?

答:人如果沒有朋友就很可憐了!不要說是人,連動物如小狗、小貓也需要朋友。

有些人年紀大了,或者是朋友很少,感覺太孤單,他們就養寵物,把寵物當成朋友。也有人甚至覺得家人還不如寵物,因為寵物很忠心,會對他百依百順。

一般而言,寵物的需求很低,只要把牠餵飽,牠就會對你很忠心。人與人之間則不同,一旦有了利害關係,就可能會有摩擦和衝突,即便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反目。因此,有的人寧可和動物做朋友,而不跟人來往。

但是這個想法並不好,我們還是希望跟人做朋友,畢竟與同類交往,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慰,人生也才不會有遺憾。

問:處處替人設想、為人奉獻的感情,真的能發生在朋友之間嗎?

答:我曾看過一個例子。有三個工人,都是木工,其中一個有太太和孩子,另外兩個都還沒有結婚。他們一同包工程賺錢,每次拆帳的時候,兩個單身的木工最後一定會講:「某某人,你有家、有太太和孩子,負擔比較重,我們多給你一些。」有太太的人則說:「我做的工跟你們是一樣的啊!」另外兩個就說:「你家裡人口比較多,我們人口少,所以應該幫你,沒有關係。」每次都是這樣。

這樣做,付出的人很有成就感,會覺得很快樂、很愉快;得到的人則會有一種感恩心,這就是友情的可貴之處。在這樣的友情裡,沒有痛苦,有的只是彼此之間的溫馨。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2 覺情書|與生俱來的親情|淺談複製人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2 覺情書|豐富人生的友情|交友原則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