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5 生死皆自在|簡單生活護地球|如何遠離外境誘惑?

聖嚴法師

如何遠離外境誘惑?

問:近幾年來,社會大眾逐漸有「簡樸生活」的概念。簡樸生活就是要降低我們的欲望,請教法師,人的欲望從何而來呢?

答:欲望多半是來自於誘惑,例如環境的誘惑、物質的誘惑、聲色的誘惑等。若從本能來講,欲望其實很容易滿足,就如動物只有兩樣,一個是吃、一個是性。人類就多一些了,除了吃和性之外,還有衣住行育樂等。

佛教將欲望叫作五欲,五欲是從我們的感官面對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境界的對象,所產生的五種欲望,包括眼睛看的、耳朵聽的、鼻子聞的、口中吃的,以及身體接觸的對象,而生起為了滿足刺激的欲望。

現代人對如何滿足這些欲望很講究,譬如到高級餐廳吃美食,到音樂廳聆聽名家演奏或演唱等,這些都得花錢。其實,大自然的景色,就能夠讓人滿足了,如雨
聲、風聲、水聲、鳥鳴聲等所謂的天籟之音,或是欣賞花、鳥、蟲、魚、樹等大自然的生態美景,都能令人賞心悅目,而且還不需要花錢。

另外,很多音樂家都是從自然界的聲音中得到靈感,再將它譜成樂曲,讓大家來欣賞。它原始的材料都是水聲、風聲等自然界的聲音,但在組合創作之後,就成為好聽的音樂了。其實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音樂,值得我們用心聆賞。

問:有時因為身分、地位不同於以往而不得不妝扮,這是否也是一種迷失?

答:如果一直往外看,不斷受到外界的吸引和誘惑,即使是基本的食衣住行,也都可能變得奢華複雜,感覺似乎這樣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為了要滿足自己的欲望,展現自己的財力,有些人認為吃得愈貴愈好,愈稀有愈好。然而,昂貴的不一定就是最營養的東西。此外,以現在的衣服質料來講,棉料是最好、最舒服的,但是有錢人需要奢華,就在衣服上鑲了很多的鑽石珠寶,貼了很多的亮片,多麼亮麗呀!

其實那種衣服只能讓人覺得好看,是用來炫耀的。至於舒不舒服呢?如果要他二十四小時都穿著那種衣服,我想一定很受罪。但是穿出來參加宴會時,可以讓大家的目光焦點都在他身上,覺得他很高貴,很有氣派。

這些欲望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我們面對這些問題時,可以把這些由人為製造出來的虛榮看成是不必要的東西,先想這種場合是否一定要參加?去會怎樣?不去又會怎樣呢?會有很大的損失嗎?

有的人可能認為,不去就見識不到高級的社交場合,好像會失去機會,這是把進入高級社交場合視為一種財富和地位象徵。如果不進這個高級的場合,是不是一樣有社會地位呢?這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問:如何才可以不受外在環境的影響和誘惑?我們該如何學習才能不迷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呢?

答:我認識一位非常有名的企業家,他出門時穿的是普通的衣服和鞋子。有一次,我在飛機上遇見他,他只有一個人,我說:「董事長,你怎麼只有一個人呢?出國怎麼不帶隨從?」他說:「我到那裡就有隨從了,不需要帶著跑。」這位董事長相當樸素,把錢省下來從事慈善事業、社會公益以及各種文教事業,對於公益活動投注了很多金錢,但是自己的生活卻是非常地簡單。

所以,我們不要被外在的境界誘惑、刺激、挑逗,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把自我寄託在外在環境的誘惑上,以致失去了自我。自己本身具有的價值、智慧、智能
和成就,才是真正的你。如果經常處在沒有辦法滿足自己、感覺空虛的狀況下,欲望是永遠沒有辦法填滿的,很有可能在還沒有滿足以前,這一世就已經過完了,這就叫「欲無止境」。最好能調整自己的心態,向內看,選擇自己需要的,這才是最健康的。

問:向內看是什麼意思?向內看之後,面對誘惑時就能做出正確的抉擇嗎?

答:所謂向內看,指的是看自己的思維、看自己的想法、看自己的感覺,即是去體會、體驗當下的感覺和反應是什麼?面對眼前的誘惑,自己要衡量是否是應得的?若不是必要或是能力不及的,就該捫心自問:「我想要的究竟是愚癡的貪念、虛榮呢?還是有什麼其他的問題?」這就是向內看。

當我們追求某樣東西,也就是面對各式各樣的誘惑,包括物質的誘惑、金錢的誘惑、男女情色的誘惑,或地位虛名的誘惑等,此時要反問自己:「我想要的這些東西,與我這個人是不是實至而名歸?」如果是不拿白不拿的心態,極可能得不償失。

大家都知道「飛蛾撲火」這句成語,牠誤以為火是光明而爭先恐後地撲過去,結果撲向死亡。我們會說昆蟲真無知,那我們人呢?

人可以反省:我是不是應得?是不是該得?以及是不是能得?是不是能有?這些都要考量。如果不考量的話,那就跟飛蛾一樣,也是撲向危險的境地。

問:新聞報導裡,針對社會案件的敘述,十之八九會加上「難掩一時衝動」的字眼。若碰到衝動時刻,該如何面對和處理?

答:對於修行人來說,遇到難掩衝動的事情時,就得靠平常的用功了。譬如遇到誘惑時,馬上注意自己的呼吸,體驗自己的呼吸。對於當前的刺激或誘惑還是無法拒絕時,立刻將眼睛轉開,甚至離開現場。

如果離開之後心裡還是記掛著,還處於波動的狀態,就繼續運用禪修的方法體驗呼吸,亦即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並且體驗自己當下的情緒。調整自己的呼吸後,心會慢慢平穩下來;若仍波動,則進一步在呼與吸之間數一個數字,一、二、三……數到十。持續數個三、四回之後,念頭、欲望就會煙消雲散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5 生死皆自在|簡單生活護地球|如何從個人做好環保?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5 生死皆自在|簡單生活護地球|如何有智慧地「理財」?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