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等死、不怕死?
問:有些人因為來不及在往生前交代清楚身後事,使家人在悲傷處理喪葬事宜外,還得為了設法避免外界的閒言閒語或是求心安,選擇求神問卜。究竟有哪些事宜是我們生前應該先準備好,才能避免一些不樂見的事情發生?
答:了解死亡,就不怕死亡。要做到不等死、不怕死,前提就是要正確認識死亡,並隨時做好死亡的準備。我們人一出生就註定逃不過面對死亡的到來,只是有人早一點、有人遲一點。
把該做的事趕快做完,或是一年預立一次遺囑,清楚交代財物、喪葬和遺願等處理方式讓親友們知道,才不致於死後還為生者留下一堆疑問,增添親友的麻煩。
準備死亡就是準備結束這段人生旅程,展開下一段的旅程。如果能夠平安離開現階段的旅程,又安然地到達另一個階段,這樣最好。
問:儘管在佛法上或心靈上得到慰藉與理解,但面對親人往生的悲痛仍令人難以承受,總希望能盡量幫助往生的親人,讓他「一路好走」。當下身為家屬的該怎 麼面對,才是正確的呢?
答:面對親人往生時,能保持心情平靜是很難的,一定會傷心哭泣,這是人之常情,在所難免。親情難忘,做到不傷心流淚並不容易,但是希望哭泣時能夠忍耐一些,暗暗地哭,不要痛哭失聲。
此外,最好馬上觀想有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者,能夠這麼想,心裡的痛苦就能減少,因為既然有阿彌陀佛來接引你的親人,就不會放心不下了。
當親人尚在彌留階段時,最好叮嚀他不要理會任何幻境,只讓阿彌陀佛接引。這樣一方面可以安慰即將往生者,另一方面求佛來接引他,這個力量很有用,而且很重要。
問:當親人即將往生時,在精神上我們求佛、觀想佛來接引他,而實體的身軀又該如何移置,才是好的呢?
答:真正的死亡,是壽(生命)、煖(體溫)、識(心識)三者全部離開了身體。
有的往生者可能壽已經沒有了,煖也沒有了,但還執著於身體,不太願意別人觸碰他。還有,當煖還在的時候,往生者可能神經的感覺還在,仍會有疼痛或不舒服感,觸碰身體會讓他產生瞋恨心。
因此,不要觸碰剛往生者身軀的原因,就是為了不要讓他的心產生瞋恨、不快樂、不舒服、惱怒等情緒,通常需要經過八小時後,再來移動他的身軀。
問:華人的傳統總是希望臨終者能在自家嚥下最後一口氣,這個想法是對的嗎?
答:傳統上,華人多希望能留一口氣回家往生,究竟有沒有意義呢?其實這是世俗的觀念,總覺得人死在家裡比較好,佛教並不強調這個想法。
事實上,現在歐美等國家,甚至現在的臺灣,多半往生於醫院,從醫院直接送到殯儀館,然後就在火葬場火化,沒有堅持要回到家裡。
有的人死後神識馬上就離開了,就像業力特別重的人立即下地獄;有福報或是修行特別深厚的人,則馬上生天或生佛國。所以,有沒有留一口氣回到家,便不重要了。
問:死亡是千古以來,人類不輕易觸碰的生命難題。埃及金字塔、中國秦代兵馬俑等,都是古代帝王耗費數十年時間,為自己的身後事所精心準備的曠世陵墓和陪葬物,想問:「人為什麼怕死呢?」
答:人們懼怕死亡,是因為不知道死後的「我」是不是還存在?
如果能知道自己死後有地方可去,而且去的地方可能比現在更好,那又何必畏懼死亡呢?或者,死後另外一段生命現象正等待著我們出生,又為什麼要害怕死亡呢?
生命就好似一段旅程,如同我從臺北到美國旅遊,我在臺北的家是這個模樣,到美國之後的家又是另一個樣子。若我們把死亡當作一個階段的結束,接下來再到另外一個地方旅遊,而且是我們自己願意、希望去的地方,能夠這樣想,死亡就一點也不可怕了。
特別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死亡是為了達成自己的願心,願到佛國淨土。既然已經到了佛國淨土,那裡比這個世界好得多,又何必害怕死亡?如果因願力而在人間度眾生,並且要到人間最窮苦、災難最多的地方,去幫助那些貧窮、困苦、潦倒又沒人關懷的人,乘願而去救濟眾生,雖然生活很辛苦也會甘之如飴。一切端看我們存著什麼心?若是前往自己本身想要去的地方,就沒有什麼好畏懼的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八輯 生活佛法類|08-15 生死皆自在|坦然面對生死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