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響慈悲和智慧的法鼓
正統的佛教,應該具備的第一個條件,是以三寶為中心。三寶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佛法僧。
佛在人間的歷史上,是創建佛教的釋迦牟尼,他是人格的完成者,智慧和慈悲的圓滿者。
而我們對佛的皈信是因為以他所教化的法為指導,並敬仰崇敬他偉大的慈悲和無限的智慧。我們學習他的慈悲,才能成為一位菩薩,學習他的智慧,才能離煩惱。要學習佛陀無我的精神,才能有智慧。也就是說,我們對佛的皈信是為了修學佛法而得智慧。向誰修學佛法?是向清淨的僧寶,修學無垢的佛法。
那麼,佛是不是還在我們這世間呢?在!在哪裡?是在當我們運用到佛法、體驗到佛的精神時,佛就在那裡。因此,佛在我們的心中。
這麼說來,佛是不是有感應呢?當然有的。
信仰佛教,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無我、無相的,卻是有慈悲及智慧的功能,佛不一定有個具體的形象,只要接觸到佛的慈悲和智慧,佛就在那裡。第二個層次,佛是創始、創建、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是我們的教主,是一位歷史人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涅槃了。第三個層次的佛是佛像,及對佛像的信仰、恭敬、供養、崇拜和佛號的稱歎。在對佛像的崇拜和佛號的稱歎時,就有感應的作用,譬如念阿彌陀佛得感應,生病時念阿彌陀佛,相信病情會有轉變,念藥師佛、釋迦佛、觀世音菩薩等,都會有感應。
那麼,這三種層次我們需要哪一種呢?三種都要。我們不能否定其中任何一種,譬如:我們平常沒有頭痛,也沒有耳聾,身體也沒有不舒服,念佛可以消除煩惱,可以讚佛的慈悲、智慧、功德,可以準備學佛、成佛。
如上所說,佛教徒可以有三等層次;一個人也可以具備這三種層次的佛教徒身分;也可以分別於不同的情況下,具有這三種不同層次的心態,得到這三種不同層次的利益。
那麼,法鼓山的精神是哪一個層次呢?三種都具足,而以第一種為最高目標。現在,諸位菩薩為什麼要來參加法鼓山的活動,加入法鼓山建設的行列呢?為的是要敲法鼓,敲的是佛法僧三寶的慈悲和智慧的法鼓。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1 法鼓山的方向:理念|法鼓山的學佛路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