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1 法鼓山的方向:理念|我們的使命

聖嚴法師

我們的使命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這是我數十年來經常說的沉痛話,也是我數十年來苦學苦修矢志弘揚佛法的原因所在。法鼓山的籌建,便是為了承擔起這項重大的使命。

人類在近五十年來的物質生活,已經改善很多,但在豐衣足食之後的人類,並沒有感覺到比五十年前更快樂。

其實是,物質愈豐富,人心愈空虛,欲望無止境,貪婪不已的結果,乃為我們的生存環境,帶來更多的恐懼、憂慮、焦躁、混亂、不安。人的身心不安、家庭不安、工作不安,社會豈能有安寧之日。

佛法是淨化社會人心的良劑

今日的有識之士,都已經了解到,要想安定人心、安定社會,已不是光靠政治制度、法令規章及社會設施所能為力。因為挽救社會風氣,必先挽救人心,挽救人心的根本方法,便是提供大家最好的安心之道,那就是用佛法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

佛法能從信仰諸佛菩薩及信仰護法善神的層面,讓人有受到呵護保佑而免於危險無助的恐懼。

佛法能從信仰因果報應及信仰因緣聚散的層面,讓人有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的責任感,也讓人有惜緣惜福、努力不懈的使命感,更能讓人有洞察世態、心胸豁達的超越感。

佛法能從增長智慧及增長慈悲的層面,讓人不受環境影響,不起煩惱無明,不計利害得失,不爭你我多少;但求知恩報恩,但求盡心盡力。所以我曾用「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的兩句話來勉勵四眾佛子。

佛法是挽救人心、挽救社會的根本之道。

可惜接受正信、正行、正知、正見及正統佛法的人,還是很少,誤解佛法以及將似是而非的外道法當作佛法的人,還是很多,不知佛法、不信佛法、拒絕佛法的世界人口比例,則更多更高,原因是,修學正確的佛法而又能弘揚正信的佛教者,人數太少。

所謂百年樹人,必須在理論的慧學及實踐的戒學與定學等三方面,都已打下了堅固的基礎,才能勝任弘法利生、化導社會的工作。

兼具整體佛教與全民教育

我們籌建法鼓山的目的,便是在於大量培養弘揚佛法的人才。朝向高深與普及的兩個方向,努力培養佛教的人才。不能成為專業專職的弘法人才,至少也是普及基層的弘法人才。今天出席大會的諸位善知識,已經在分別負起這兩類弘法工作的任務,但是我們的人數還嫌太少,我們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為還太少,我們對於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為還是很淺,對於社會人心的影響力還是很弱。

法鼓山是屬於整體佛教的,也是屬於全民教育的一個地方,法鼓山不是一座普通的寺院,而是涵括了學校與提昇人品的修行中心;法鼓山不僅是臺灣的,也是國際的,不但關注現在,更要放眼未來。所以,法鼓山的硬體設備分為三期:第一期工程,是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興建;第二期工程,是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的創建;第三期工程,是法鼓禪寺的興建。因此,法鼓山完成後,將能發揮教育、研究、弘法的功能,也為一般信眾提供一個修學佛法、淨化身心的良好環境,以及休假時或退休後的修行、安養的場所。此外,更重要的意義是,我們法鼓山將以佛法的信仰及佛教的精神,培養人文社會科系及研究所的青年人才,一方面,增強弘法人才服務社會的知能,另一方面,也培養一般青年能以佛法的智慧及慈悲,服務社會,淨化社會。

諸位菩薩善知識,今日的社會人心,需要用佛法來挽救;今日的弘法人才,需要我們的法鼓山來培養;今日的法鼓山,需要期待更多更多的人士來參與護持;今日出席代表大會的諸位菩薩善知識,代表著法鼓山海內外二十萬位信眾的信心和悲願。為了挽救人心、挽救社會,祈願三寶加被,以我們共同努力的功德,迴向給我們的社會大眾,平安、幸福、健康、快樂、溫暖、光明。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1 法鼓山的方向:理念|如何推動法鼓山的理念?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1 法鼓山的方向:理念|法鼓山的鐘聲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