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念佛.法鼓山——一九九○年新春信徒聯誼大會開示
步步高陞
今天是農禪寺新春信徒聯誼大會,我首先祈求三寶為諸位祝福,祝福諸位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剛才前一個小時是拜見師父的儀式,我是代表三寶接受諸位拜年;佛教不強調個人崇拜,我何德何能,讓諸位來禮拜?所以我也不斷地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祈求觀世音菩薩為諸位加被,為諸位祝福。但願諸位自己也常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回顧去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辛辛苦苦地度過了一年,我在這裡代表三寶向各位致慰問之意。去年的已經過去了,不管是成功或失敗,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從今年開始,是念念新生、步步高陞。
什麼叫作佛法
現在把今天的主題分段做介紹。第一,什麼叫作佛法?我們知道佛法是修行的方法、修行的道理。從一個普通的人漸漸走上成佛之道,在這過程之中我們需要用佛法做指標。它有三個條件:一、正信。二、正解。三、正行。
一、正信:正信跟迷信不一樣,迷信是沒有原因而有了結果;不是經過自己努力修行,卻希望突然間能得到某種成果或者證果,就是迷信。而確信一定要由因地的努力修行,而產生佛法受用的結果,則是正信。
二、正解:即正確的見解。舉凡合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原則並與佛法相應的正知、正見,都是正解。如果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是迷信亦是邪見。邪見不一定是殺人放火的念頭,而是不信因果,希望憑空獲得利益。有些人懷著碰碰運氣的心態,去爭取、追求不合理的利益,這也是邪見。
三、正行:即正當的行為。凡是利人利己的行為,都叫正行。為自利而損他叫作邪行;自利而不損他還可以算是正行。佛、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將自己的一切供養十方三寶,布施所有眾生,是正行的模範。而凡是破壞家庭、擾亂社會和傷害自己身心健康的行為都是邪行。
佛法的功能不外乎自利與利他。何謂自利?何謂利他?自利是指對自己的精神或身體能夠達到安身或安心的目的。許多人雖然物質生活十分享受,但內心卻非常矛盾,時常衝突、痛苦,這種生活是自我傷害,無益身心健康。因此禪修的功能,可以使我們身心平衡;物質生活雖然簡單、淡泊,但是身心健康。而從禪修的打坐中,可以達到安心的目的。如果心不安,身體能安嗎?而要心安,先要從觀念上疏導心中的種種矛盾。同時,打坐的方法可以使我們的心從混亂的狀態中逐漸歸於平靜。心裡平靜後才能夠進一步地除煩惱、增智慧。
何謂利他?利他可分為:一、消極的利他;二、積極的利他。經中有言:在我們接觸的環境中,如果有一位是正信的三寶弟子,乃至於僅僅稱念一句佛號、一經一偈,這個環境都會因此而得到平安。又說:假如這個世界,只剩下一人知道佛法,承認自己是佛教徒,這個世界也會因而得到大利益。這是消極的利他。也就是說,自己是佛教徒,縱然不會度眾生,但我們用佛法做為生活的依據和標準,再用禪定的方法來修行,至少在家庭生活方面不會產生困擾,可達到安家的作用。且對社會以及周遭環境仍有助益與貢獻。而積極的利他,是將自己的財物和知識、能力以佛法布施於他人之所需,為眾生解決問題,也就是菩薩利他行。
禪是修養身心的正法
禪是修養身心的正法,正法和邪法是相對的。邪法似是而非,看似有利實則有害。正法自利、利他,不但現在有益,而且永遠有益;對己有益,對他必然有益;對一個人有益,對所有一切眾生亦都有益。
智慧分有我的智慧及無我的智慧,禪的目的是無我的智慧。世間所說的智慧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有大有小,有個人的自我、團體的自我、同類的自我,或是宇宙的自我,層次不一,而禪的修行是從有我至無我。無我是不以自我觀念為中心做有益眾生的事;並在種種與佛法相應的行為中,表現出智慧。而真正的無我即是智慧心。
禪修是安全的方法。但是,可能有很多人都聽過:打坐如果沒有老師指導,修不好會走火入魔的說法。這是方法和觀念不正確所導致的結果。因為禪的基礎觀念、方法和外道是相通的。用外道方法所得的種種利益,在禪的方法中都能產生。而外道修行法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在禪的修行中不應發生。因為禪修的方法、觀念正確,特別是心理觀念的指導,能夠使我們擺下身心的障礙,不執著於種種身心的現象反應,直向智慧之門;外道的修行方法特別重視身體、心理的反應,認為自已能夠羽化登仙、飛行自在、長生不老,這種觀念到現在還風行。可是千百年來尚未發現有人能夠不死;而在精神方面的反應,實際上都是神經的反射作用,在打坐到身心統一時就會有這些神祕現象,認為就是開悟、成佛了,這是顛倒、是著魔。禪修的方法是明朗、安全的,只要你的心態、觀念健康正確,就不會有事。
禪修的過程,是從小我的認定到自在的無我。所謂小我的認定,是能夠主宰自己,指揮自己。有這種把握的人有多少呢?通常的人都是身不由己,身心不自在,那還能作得了主嗎?諸位看到出家人打坐一小時、兩小時甚至幾個小時一直不動,看了也許很羨慕,或者心想這也沒什麼了不起,反正沒有事情做,坐在那邊好舒服。但是請諸位試試看,可能就坐不下去,第一身體無法適應,第二心不能平靜。要用禪的方法使心能集中,能夠即時指揮自己的心,叫它動就動,不動就不動,或者至少能做到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要它不想就不想,能做到這一點也不錯;能夠做到外境出現不跟著跑,你的修行工夫已經相當不錯,但那只不過是能夠自主、控制小小的我而已。
有個弟子跟我說:「師父啊!我不會欺負人,因為是佛教徒嘛,欺負人是不對的,所以我能做到不欺負人,但是人家欺負我,我會生氣。」我問他:「誰在受氣?」他說:「我啊!」「為什麼要受氣?」「他在欺負我啊!」我進一步說:「被人欺負你在受氣,你生氣是煩惱?是歡喜?是菩提?」他說:「當然不是菩提,不是智慧,而是煩惱。」我說:「既然知道是煩惱,你還自找煩惱,有沒有辦法讓它馬上停止?或者令它不起?」
所以我們仍要修,遇到煩惱時趕快先念阿彌陀佛。第一念煩惱現前,你沒有辦法停止,想不到要念阿彌陀佛,第二念想到:「啊!我的煩惱還在,這個時候趕快念阿彌陀佛還來得及。」那個弟子說:「佛教徒讓人家欺負,不是讓人家造罪嗎?」我說:「讓人家欺負,知道是被人家欺負,又沒有辦法叫他不欺負你,這個時候究竟要煩惱還是要智慧?當然要用智慧來處理。馬上反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以拳還拳,以腳還腳,這樣你的煩惱加上他的煩惱,兩個人的煩惱合起來是雙倍的煩惱,煩惱倍倍增加,這是學佛的態度嗎?」因此禪的修行是要從個人的自我,漸漸地進一步到參禪,用參禪的方法破自我中心,從此不執著人我是非,這就是無我。所以《心經》講觀自在菩薩用深般若波羅蜜多來觀照,照見我們的內在生命和外在的世界全部都是空的,即是無我。能無我就能自在;自在的意思就是心無罣礙。只要不被人事物困擾,就能夠自在地利益他人、廣度眾生。
念佛法門
接下來講念佛,也就是淨土的念佛法門。初進佛門者,可以參禪可以念佛,但是佛法是法法相通的,入門後即等於是同浴佛法的大海裡了。念佛法門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極深。在此我將分成一、念自佛、二、念他佛、三、念自他佛三方面來解釋念佛法門。
念自佛就是念我們自心的佛。所謂自性佛是禪宗的觀念,禪宗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每一個眾生本心與佛無二無別,自心就是佛心。中國到了明朝有唯心淨土跟自性彌陀的觀念出現。自性彌陀是指當心中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我們的心裡,不一定要過了十萬億佛國的西方才是阿彌陀佛的世界:而唯心淨土就是我們心裡沒有煩惱,沒有貪心、瞋心及無明的愚癡心,當下一念就和淨土相應,此時內心就是淨土,淨土就在自心。如果不念佛不修行,心中的佛被貪瞋癡等煩惱遮蓋住了,就無法顯現。那麼用什麼方法來修行呢?要勤念南無阿彌陀佛。心有所求,求不得即煩惱,貪心及瞋心往往就會出現,如果這種心出現了,要念阿彌陀佛。當我們念佛時,這種煩惱心便會被阿彌陀佛的佛號所取代,我們的心自然就會安靜下來,與佛和淨土接近,而慢慢地相應了。
念他佛,他佛就是心外佛。經典裡提到,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琉璃世界有藥師佛,兜率內院有彌勒佛。中國的大乘佛教大都是以這三種佛號,佛國淨土為往生的目標。但是念他佛不一定是為了求生西方,在沒有往生佛國以前,我們的身心已經因此而得到利益。佛是由菩薩成的,菩薩到處度眾生,我們為了現實的利益或者是解決困難,可以念佛也可以念菩薩;另外不管是希望往生淨土或者是完成現在的心願,都可以用念他佛的方法來修行。但是求他佛、念他佛往往也會帶來一些問題。例如最近有位太太帶她的兒子來看我,她說:「我這個兒子從小就不會讀書,現在已經初中畢業,要考高中了。師父啊!聽說你神通廣天,請師父幫我兒子的忙,只要我兒子能夠考上高中然後很順利地考取大學,要多少錢我都答應。」我看了她一下說:「妳有多少錢啊?」她說:「因為我就這一個兒子,你如果肯幫忙的話,可以全部給你。」她好像怕我嫌她的錢少。我告訴她:「錢妳留著,我如果有這種能力,就可以醫好臺灣及世界上所有智能障礙的人了,那多好啊!各人因緣如此,我無能為力。要幫妳兒子的忙,只有靠妳自己好好地替他布施、供養、念佛、用妳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給我錢沒有用,我沒有這種能力,就是有這個能力,這樣做的話,是外道的作法,成了邪教。」這位太太又問:「修行人都不幫我們的忙了,那佛菩薩也不會幫我們的忙了。」我說:「我沒有這樣說。要自助而人助,自助而天助,自助而佛菩薩助;一定要先自己修行,自己求,才能得到佛菩薩的感應。」
念自他佛,即是相信自己是能修行,是應該修行的人;並且相信修行後也一定可以成菩薩、成佛。那我們現在這些未來佛,要念什麼佛?念已成之佛,希望已成的佛幫助我們,用佛法啟示我們,指導我們,以佛法及佛的感應力、神通力、慈悲願力來接引我們,這個念力就叫作念自他佛。
佛法是自利又利他的。自利是屬小乘佛法;能夠利他,才是真正的菩薩行,才是大乘佛法。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佛教徒,有佛教徒的地方就在修持佛法,而修持佛法的表現就是自利和利他。如何自利?如何利他?有兩句佛法成語:「上求菩提道,下化度眾生。」上求不是為自己求,是為了下化一切眾生而求。能夠利他,必定對己有益,水漲一定船高,所以不要怕利他時對自己會有所損。
建設法鼓山的目標
今天歡迎諸位回來參加新春聯誼大會,一則讓我見見大家,同時也讓大家見見我,讓諸佛菩薩看到你們回來農禪寺,並且讓各位看看農禪寺有沒有什麼改變?藉此也向諸位報告一個好消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了使佛法能夠普遍推廣,並向高層次發展,我們在臺北縣金山鄉得到一塊地——法鼓山,做為我們佛研所及農禪寺的擴建用地。
歷史上佛教的寺院大都在山上,住的都是長期修行的出家人,在家居士最多去參加一、兩次法會,或是去參訪。現在的社會,佛教必須要普通化,一個道場必須是僧俗四眾共同修行和弘揚佛法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建設法鼓山的目標。
在近幾百年來的佛教,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一個方向是研究佛經的人及懂得真正佛法的人,只有為數很少的法師和居士,沒有辦法對大眾提供利益。而這種人稀少,是因為佛教沒有注重培養做高深研究的人才。另外一個方向,就是迎合民間的一般要求,所以把佛教降低至神鬼這一層面。有人把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放在土地公的兩邊,這樣的佛教是不是正信的佛教呢?不是,這是民間信仰的一部分。像這樣的佛教徒占絕大多數。
諸位知不知道我有兩本書非常暢銷,一本是《正信的佛教》,一本是《學佛群疑》。但是我心裡並不覺得高興,因為寫這種書的人為什麼只有我一個呢?假如有一百個、兩百個人都能夠寫這種書,也都能夠受到普遍地歡迎,那正信的佛教就會普遍化,也不會把土地公和釋迦牟尼佛放在一起了。現在有很多地方都邀請法師、居士講經,宣揚佛法。一方面我很歡喜,一方面也覺得擔憂;歡喜的是有那麼多人需要佛法,擔憂的是講佛法的人太少,而且有一些人講的不是正確的佛法。
因此,我籲請有共同心願的法師和居士們,一起來推展法鼓山的弘法計畫。一方面培養研究佛教學術的高級人才,一方面用那些人才來培養出另一層次的弘法人才;再由弘法人才去普遍、廣大地宣揚佛教的道理和修行的方法。
這一次諸位回來參加聯誼大會,看到農禪寺好像變了,變得很興旺了,農禪寺興旺不是我個人的努力和光榮,而是農禪寺所有的出家眾和在家弟子們共同努力和護持的結果。農禪寺能夠為社會國家和這個世界提供多大的力量,這也是諸位的貢獻,不是個人能夠成就的,在此要謝謝諸位。
五年後,法鼓山的建設計畫完成時,可以預期的,對現在的佛教會有相當大的轉變,且以另一形式出現。但是那也要靠諸位的願心和努力的共同護持。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彌勒佛的人間淨土、藥師佛的東方琉璃淨土以及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淨土的精神融合起來,呈現在法鼓山。諸位來參與的人,不管是用財力、人力、智力或心力等力量來支援法鼓山,使得法鼓山早日完成,就是諸位的無量功德。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3 法鼓山的方向:弘化|活動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