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的祝福
九二一臺灣大地震一週年的今天,我們在臺北市政府捷運公司所提供的這塊三角形公園地上,結合王俠軍先生的琉璃鑲銅藝術、姚仁喜先生的建築裝置藝術,以及中國大陸的青銅鑄造技術,呈現出一件好山好水的殊勝雕塑。它為臺北市增添了一座新地標,也為臺灣的苦難留下了歷史的見證,更為全島的每一個生靈祈求幸福,人人都展現希望和光明的願景。
災後人心重建的工程,必須是多方面的,也必須是持續性的,應當轉失落的悲情成為無限的希望。法鼓山除了於九二一前夕晚上分別在中部的南投、埔里、竹山、東勢四個常設的安心服務站,以及臺中分院、金山鄉的法鼓山上,舉辦「九二一周年祭——用愛與關懷迎未來」及「世人共祈願,持咒億萬遍」的總迴向大法會,今天也在臺北市中心舉行安置平安鐘的啟用典禮。
平安吉祥的鐘聲,適時報平安;希望之光的鐘面,隨時指點我們好運;祈願式的琉璃雙掌,能為我們帶來川水長流似的福澤。因為對於災後的重建,物質的救助固然重要,心靈的空虛及精神的徬徨,也當以永久性的公共藝術品來啟發及安慰。
當日本阪神大地震發生之後,日本人將人心的重建,列為災後建設的重要一環。法鼓山在九二一震災發生之後,擔任的主要角色便是人心重建。它共有十大項目,這座平安鐘的雕塑藝術就是其中之一。之前已有一口影鐘,裝置在臺北市捷運總站的水景舞台區。這件大雕塑品,最初的靈感是緣於阪神大地震後,日人曾邀請琉璃藝術大師王俠軍先生製作了一件浴火鳳凰的大型作品,命名為《不死鳥》,於週年紀念時裝置於神戶。法鼓山因此也邀請這位揚名國際的藝術家共襄盛舉,為我們本土留下一件不朽的作品。
災後的悲情,如果讓人持續地哀喪,固然不健康;但是,災後很快就故意地遺忘掉從災變中獲得的教訓及寶貴的經驗,也是重大的損失。唯有記取經驗,感恩曾經給予我們援手的友人,緬懷已經往生的菩薩們,我們必須鼓足勇氣,轉逆境為助緣,努力生活下去,才能報慰於他們。平安鐘的功能,便是隨時提醒大家為平安祈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永遠象徵著明日會比今天更有希望,大家攜手同行,就不會再有災難。
相信這座好山好水,將會是許多人士在此約會許願的場所,也將成為吸引遊客們小憩留影的著名景點之一;此功德也將迴向給臺灣全島的父老們,平安吉祥,萬事如意。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4 法鼓山的方向:關懷|社會關懷|心安就有平安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