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如何護法又修行?——聖嚴師父對護法信眾的叮嚀

聖嚴法師

如何護法又修行?——聖嚴師父對護法信眾的叮嚀

什麼是「百萬護持」?

護法總會今年推出「百萬護持」活動,有些人以為「百萬護持」,只是捐款百萬的護持,其實我們推動「百萬護持」的目的,是為了關懷社會,透過對社會大眾的邀請,共同護持法鼓山的三大教育,達成「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百萬護持」的意義,就是希望全臺灣有百萬以上的民眾,共同來推動法鼓山的三大教育志業。

什麼是法鼓山菩薩的精神?

吃過蓮子的人都曉得,蓮子甘甜,蓮心卻是苦的;自己心甘情願吃苦,把美味留給他人,這就是法鼓山菩薩的精神。法鼓山菩薩為社會大眾服務奉獻,在別人眼中看來似乎很辛苦,但自己卻是忙得快樂,累得歡喜,這就是法鼓山鼓手的精神所在。

況且,蓮心還可以續生蓮蓬、蓮花與新生的蓮子,如同人間發了菩提心的萬行菩薩,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地方,為社會做出許多奉獻。但有些人會說:「我的能力不足,沒有辦法為社會奉獻!」這是推託之詞,每一個人都有奉獻的能力,也都有可以奉獻的地方。

如何推動佛法?

法鼓山是一個具宗教性質的教育團體,我們不講神鬼、也不講神通,只要以慈悲待人,以智慧處世,龍天善神就會來庇佑我們,這就是宗教信仰。法鼓山提倡「心靈環保」,是一種生活化的佛法,具有宗教的精神,但實已淡化宗教的色彩,我們倡導大眾「以慈悲心,化解瞋恨心;以智慧心,消解煩惱心」。

法鼓山推行任何活動,包括助念、義工團、禪坐共修、讀書會、合唱團等,都是為了達到關懷的目的,而以「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與〈四眾佛子共勉語〉等最實用的生活佛法,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在關懷的同時,也達到品質的提昇。

做義工有什麼好處?

法鼓山推動的生活化佛法,與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應用這些觀念與方法,可以讓自己少一些煩惱,使家庭多一些和樂。如果慈悲心與智慧心不足時,可以藉由拜懺、念佛或是禪修,這些都是修行。不快樂的時候,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先放下自我,奉獻自己當義工。

勸人拜佛、念佛,是在做義工;當別人參與修行活動時,在一旁為他們服務,這也是在做義工。做義工,一定是既快樂又健康的人。

身為法鼓山的悅眾,有什麼收穫?

凡是為大眾服務,在服務的過程中,讓大家感到很歡喜的人,便稱為悅眾。法鼓山的悅眾菩薩,必定是從佛法得到法益的人。這種法益有別於一般世俗的價值觀,我們不會以財、勢、名、利、地位做為引誘,而是以佛法的觀念與方法來自助助人。唯有透過佛法的修學,達到自利利他的成長,才是真正菩薩道的行者。

參與法鼓山的另一種好處,是相互關懷。一般人對自己的信心不足,遇到挫折、困境、病痛時,多半希望從他人身上獲得幫助,在自己的智慧無法處理問題時,到廟裡求神問卜,尋求心安。但是學佛之後,我們相信有因果、有因緣的存在,知道彼此的關懷與祝福,可以形成很大的力量。

發願之後,如何恆持願心?

在發願的當下,如果因一時的情緒或感動,而沒有深思自己是否真的願意為眾生奉獻,為眾生救度,在緊要關頭上,便可能產生疑慮。但若是以懇切心來發願,則不會退卻。一旦發現自己的疑慮,也是好的,可藉此觀照自己,再重新提起悲願心,便可化解恐懼的疑慮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一師一門,同心同願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提昇人品從自我做起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