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受報、還願——面對挫折、接受挫折、化解挫折、消融挫折

聖嚴法師

受報、還願——面對挫折、接受挫折、化解挫折、消融挫折

人不轉,哪裡轉?

諸位菩薩是我們法鼓山核心中的核心,希望大家能學習用佛法調心,遇到任何事情,不要老是抱怨人家有問題、環境有問題。佛法是教我們向內思考,而不是向外埋怨他人。

環境跟我們有衝突是正常的。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人因為有這個身體,所以處處有問題,譬如說,環境裡充滿了空氣,空氣是自然的,但是當冷空氣強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冒、打噴嚏、咳嗽,大家因此抱怨天氣不好、氣候惡劣。想想,這究竟是人的問題,還是天氣問題?學佛的人怎麼處理這些問題?

去調整自己的心!只要心念一調整,環境就會轉變。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如果人不轉,哪裡轉?心轉!這就是「心靈環保」。通常我們連自己的身體都轉不了,遇到狀況就像蠻牛一樣,一頭衝過去,衝得頭破血流,還一邊抱怨、指責,落得自己痛苦,環境遭殃。

如果我們不用佛法幫助自己,怎麼能推動我們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不是口號,更不是標語,是要我們自己去用、去實踐的。團體之中難免有人會有怨言,有人能夠表達出來;有的人不敢說,悶在心裡;或有的人則私下向人輾轉傾訴。這種情形,就像是一顆橘子裡面壞了汁囊細胞,從一個傳到另外一個,到了第三、第四個,結果整顆橘子全壞了。本來只是一個小問題,但是一個人的思考方式有誤,就會影響到所有人的思考模式跟著錯誤。

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應該是:有問題、有狀況,我們共同想辦法解決;個別的問題,能夠個別解決的就要解決;不能解決的,就用團體的智慧來處理。任何一種制度,都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能夠檢討缺點、改善缺點,我們便能夠成長。我們現在的護法體制,最初是由幾個人規畫的,實施一段時間以後,就必須要修正。發現小問題,就是局部處理;如果是大原則、大方向,就需要我們共同來討論、制定,讓大家都能夠適應。

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面對抱怨、解決抱怨。不能解決的要反應,反應以後要處理。許多的問題,只要我們的心量大,當下能接受、包容,那問題就沒有了。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小事要忍,忍了以後,問題自然會消失了;不過有些事情忍了以後,問題還在那裡,可能愈來愈大,那就要馬上處理,假使不處理,本來只有一個爛細胞,結果就會變成一顆爛橘子,那就糟糕了!

不是受苦,是還願

我們來到世界上有兩大任務,受報和還願。第一個是「受報」。「報」也分成二種,一種是苦報,一種是福報。「報」是因與果的關係,過去世種的因,在這一生受報。我們總希望多一些福報,不要受苦報,可是如果過去世造的苦因多,種的福因少,這種希望當然會落空。假如我們過去世造了許多福因,這一生就是非常順利的。

在臺灣有某位先生,一出生就是高官的公子,從小沒受過苦難,非常平順當到了高官,未來退休了,還會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他的這一生就是福報。但是有的人從小就很艱苦,一直到老還是非常辛苦,一輩子身世坎坷,這是什麼原因?就是苦報。

不過身世坎坷的人,如果不自艾自怨,那就不是受苦報,而變成是「還願」了!我從小沒享過福,忙了一輩子,已可不愁什麼,老了應該要享老福的,可是卻愈來愈忙!這時候我想到我是來還願的。

當我們受苦的時候,不要以為是來受罪的,而是來還願——還過去生所發的悲願。地藏菩薩到地獄度眾生,是不是因為他發了願?地藏菩薩到地獄的時候,會不會感受到地獄裡的冰與火?一樣會,冷就是冷,熱就是熱,就像消防隊員穿了全副消防救生衣,進了火場,還是會有灼熱感。但是地藏菩薩發願要度地獄的眾生,是自願的,加上心有定力,所以他不是在受苦,而是在還願。

所以當我們遇到困擾、遇到苦難的時候,要想:「好感恩,讓我有機會受報與還願。」因為有困難的時候,正好能鍛鍊自己的信心、生起慚愧心,並增長悲願。菩薩一定要從受苦受難之中,才能夠去救苦救難!這是說,當我們受苦報的時候,心念上不以為是苦難,就不會怨恨,就不會有退心。

《金剛經》有云:「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過去世種的因、造的惡業,原本應墮三惡道,由於今生學佛,所以重罪輕報,只是被人家輕賤、瞧不起,然而過去的惡業重罪卻也因此全消解了,所以能不感恩嗎?

人的一生,如果期望常常受人尊敬、被人讚歎,反而是很痛苦的事。我們不可能永遠被人家讚歎、恭維,永遠順利如意。《法華經》裡有一位常不輕菩薩,一生被人看不起,甚至人家要打他、汙辱他,但他還是尊敬所有的人,把所有的人當成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我們大家都希望被尊敬、被讚歎、被恭維、被重視,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有這種想法就是一種煩惱。我們都是萬行菩薩,我們要在受苦受難之中,從事救苦救難、修福修慧的活動。

做好人,不等於做傻瓜

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有品德、威儀,有慈悲心,是自己在修行,是不求回報、是無條件的,不是為了要讓人恭敬、讚歎,反而要經常不忘去恭敬、尊重、讚歎別人的美德和善行。

但是,做好人並不等於裝做傻瓜。傻瓜沒有原則,我們是有原則的,以逆境為菩提道的資糧,視挫折為增長菩提心的一股力量。很多人都會游泳,游泳的時候,如果是順著潮水、風向,一定游得很輕鬆;假如逆流而上,便會不斷受到阻力,雖然吃力,不過也有好處,那就是在阻力中,可以把游泳的技術練得更精湛、更紮實。

我現在請問大家:「你的牙齒會不會咬到自己的舌頭,或者咬到自己的嘴唇?」一定會有的。連自己的身體都會發生這種狀況,怎能保證人與人相處不會產生摩擦?摩擦是正常的,但不可因此便認為說:「反正摩擦是正常,我們就互相打來打去吧!」如果這樣,反倒變成愚蠢了!我們的嘴巴、舌頭,為什麼被自己的牙齒咬到?一定有原因的。當我們比較忙、比較累、元氣不夠、睡眠不足的時候,這種事情一定會發生,但絕不是故意的。

當我被自己咬到的時候,我很感恩,因為有這麼多菩薩成就我、需要我,我忙得睡眠時間都不夠,因此牙齒咬到了舌頭。怎麼辦?擦藥、多喝水,還是繼續忙。這是盡形壽,獻生命,為的是報三寶恩、眾生恩、父母恩、師長恩。雖然不知道能不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但是我覺得佛法對我幫助很大,所以我要把佛法奉獻給別人,只要有人願意接受,我就給人家。

最近,我在中國大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演講的時候,行程忙得不得了,除了演講,要見的人非常多,每每到了晚上十點鐘,還有人要來見我。我的侍者擋著說:「師父要休息了,明天一早還有事。」我說:「阿彌陀佛!好不容易來一趟,他們需求佛法,就像大旱之望雲霓,即便我已經累了,身體不舒服,還是要見!」我知道侍者是為了照顧師父、護持師父,卻忘了我來大陸的任務。

因此,我奉勸大家有困難的時候,不要怨聲載道、吐苦水。如果有問題在我面前出現的時候,我找誰呀?我念觀世音菩薩。大家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懇求菩薩的祝福。請大家要做師父的化身,做無底的垃圾桶、無塵的反射鏡。任何人的怨言、牢騷、不滿都聽下來,聽了以後能解決的便解決,不能解決的就反應,反應了若沒有被重視,就做無底的垃圾桶吧!那就不會變成自己的煩惱了!

我們法鼓山是「心靈環保」的專賣店,諸位菩薩知道「心靈環保」,卻還是有人沒好好保護自己的心靈。請大家問自己:你的心還是一面無塵的明鏡嗎?只要煩惱心一動,不管是貪心、憎恨心、憂慮心、悔恨心、妒嫉心、懷疑心,你的心就蒙上更多塵了!

然而,心就是這個樣子。萬一心裡不快、不舒服、不自在,怎麼辦?「處處觀音菩薩,聲聲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念觀音菩薩,你的心就會平靜下來,天大的難題也會迎刃而解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法鼓山將朝年輕化、國際化發展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5 法鼓山的方向:護法鼓手|鼓手的核心精神|行善沒有條件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