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6 法鼓山的方向:萬行菩薩|奉獻自我,成就大眾──專職人員|以因、緣、果的佛法觀念來工作

聖嚴法師

以因、緣、果的佛法觀念來工作

通常一個團體裡都有組織分工,每個組織單位都有一位負責人,主要的工作是要照顧自己這一整組的人。所謂「照顧」,就是隨時隨地幫助、協助、指導以及督促組員。當然自己也要做好,否則的話,是不能擔當負責人的。其實,只要願意奉獻、願意照顧他人、願意做好事情的人,都可以成為負責人。

一般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懶的,能偷懶就偷懶、能懈怠就懈怠、能不做就不做,因此,必須要一層一層地督導和觀察。通常一個不負責任的負責人,他下面的人也一定不負責;但是也有的負責人很認真、做得很辛苦,可是組員卻偷懶。然而,只要組員裡有一個人做不好,就表示負責人沒盡到責任。因為督導也是負責人的職責,若是屬下有問題,就表示自己沒有盡責將組員帶起來。

工作的心態和精神

一般人以為在我們這裡工作,工作量很多,薪水卻不多,其實並非如此。這幾年來,許多公司、團體經常是把薪水往下調的,而我們則是比照公務員的薪水漲幅來調漲,所以應該不算是薪水很低的地方。

我們不是營利單位,而是由社會大眾捐款來支持運作的。於是有人認為:如果我們的募款成長了,那麼薪水好像也應該要往上調。事實上,我們是一個非營利事業團體,不像一般大企業一年可以賺幾億,能夠從中拿出一部分來給員工做為紅利。

我告訴諸位,我們在這個地方是要為社會服務的,是為社會來找錢、來找人、來做事的,並不是為了我。我們僧團的法師一個月只有一千元零用錢,其他的什麼都沒有。我們吃的東西,多半是信徒們供養的,並沒有使用募款的錢,僧團的法師都是義工。其實諸位也一樣,只是因為諸位需要有生活費。所以我常常說,諸位是在這裡做義工,但是我們提供大家生活費,感謝諸位在這裡所做的奉獻。請諸位在這個地方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來,是為了奉獻而來的。為什麼值得諸位來奉獻呢?是為了法鼓山的理念,不但自己可以運用,也可以分享給我們的家庭。

因此,諸位在這裡是奉獻的義工,也是支薪的義工,我們是這樣來看待諸位專職菩薩,諸位一定也要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就會過得很快樂,否則的話,觀念上沒有調整,你會過得不開心。

今天在座的諸位之中,有好多位是長期的義工、終身的義工,為我們這個團體付出、募款,不但自己出錢,也自己募款,虔誠地奉獻。而諸位擔任工作人員,就是專職的義工,所謂「專職」,是專門負責在這個地方奉獻,但是有領薪水。這一點要請諸位了解,不能因為認為薪水不高,工作的精神就不好,這是錯的。

實踐理念就能展現工作精神

雲來寺是法鼓山的門面,常常有人來參觀,若是看到辦公室很髒亂,就會覺得我們這個團體是沒有精神的。所以每一級主管,都要好好照顧自己負責範圍之內的組員,隨時要提醒他們,上班的時候,辦公桌上不應該有杯子、報紙、書籍或其他雜亂的東西,應該只有你正在用的文具物品,其他的東西不要放在桌面上;下班以後,辦公桌上則要收拾得乾乾淨淨的。

另外,辦公的時間不准聊天,否則就表示你這個職位工作很少,可能是不必要的。我們不需要人浮於事,若是人多而沒有事情做的話,那就把這個職位撤掉。

我們要常常注意團體裡的工作精神,這在任何一家企業,尤其是有前途的、有規模的企業,都要求得非常嚴格。我認識的企業界人士很多,如果他們來看到我們的辦公室很亂、工作很散漫,這些企業界人士還會來捐助我們、贊助我們嗎?不會了!他們會認為這個團體是沒有希望的,雖然辦公室建得很好,可是在裡面辦公的人沒有精神。

當然,並不是說每一位同仁都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如果十個或是一百個人之中有一個這樣的人,那雲來寺大約四百位專職之中,就可能有四個人是這樣。雖然不多,但是其他人全都會受到影響,那我們這個團體的形象就被破壞了。所以,若是有這樣的人,一定要幫他糾正過來。剛開始要規勸他,因為我們希望能幫忙他,但若是規勸了一、兩次,甚至三次都相應不理,那就只有請他離開,不能因為一粒老鼠屎而影響了一鍋粥。或許是我們這個環境對他來講不理想,他離開後,可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環境;而他對我們來講,也不是理想中的同仁。

不論是對領薪水或不領薪水的義工,我的要求都一樣。因為我們正在推行「心五四」、「心六倫」等社會運動,如果你真的能夠實踐的話,一定會是很有精神的,所以,到我們這裡是來受教育的,因為接受了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熏陶,受到我們環境的影響,漸漸就會變成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即使離開這裡到社會上,大家都會讚歎你是很好的工作夥伴。

人的本性是墮落的,覺得往下流是舒服的,因此沒有人管最好。雖然我們希望諸位成長,但是不會使用權威的方式。所謂「耳提面命」,就是指一般人經常需要有人提醒、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給你拉拉耳朵,所以諸位要我來精神講話,就是為了給大家精神,鼓勵大家、鼓舞大家。如果在精神講話之後,諸位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情緒更好,心理狀況更安全、穩定,那麼精神講話就是有用的了。

佛法的基本觀念:因、緣、果

很多人見了面都會說:「因為我們有緣,所以在一起工作;因為我們有緣,所以能夠見面。」如果一見面就吵架,算不算有緣?算!是惡緣。怎麼辦?我們要改善它,把它改變成善緣。緣是能夠改變的。

在佛教經典中,將「緣」講得最徹底的是「唯識」。唯識提出緣有四種:一是因緣,二是所緣緣,三是等無間緣,四是增上緣。

因緣

第一種緣又叫作「親因緣」,是指主要的一個因緣。緣開始的時候只有一種,就是親因緣。譬如對法鼓山這個團體來講,我就是親因緣。最早我們這個團體裡,只有我一個人,剛剛開始的時候,什麼也沒有。然後漸漸地有了團體,也有了道場和建築物。那最初的一個因是我,這就叫親因緣。

諸位也是一樣。在你出生的時候,只有你一個;結婚以前,父母手足不算在內的話,也只是孤家寡人一個;然後漸漸地,各種各樣的緣才聚集在一起。一個人的時候,就是單獨的、最初的這一個分子的存在,就是親因緣,簡單地講,即是因緣。

所緣緣

第二種緣是所緣緣,就是因為你這個親因緣,漸漸地產生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關係,譬如你跟父母、夫妻、兒女、兄弟、姊妹、同事、同學,甚至社會大眾都跟你有互動的關係,所以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在這個世界上活動、在這個世界上有功能和作用,而所有跟你有關係的人事物,都叫作所緣緣。

「所」是「被」的意思,那些被你接觸的、奉獻的、學習的,都是你的所緣緣。比如夫妻兩個互相學習,就是互為所緣緣,也可以叫作「互為因緣」。因為自己是親因緣,那麼所緣緣就是自己的對象。現在諸位在這個地方,就是我的所緣緣;而我則是你們的所緣緣。彼此互動之間的雙方,你的對象是我,我是你的所緣緣;我的對象是你,你就是我的所緣緣。

有的人很會運用所緣緣,讓自己在各方面成長;有的人不善於運用所緣緣,那這個人在社會上將會是不受歡迎或重視的人。因為若是一個人只想到自己,不想為社會服務,不為家庭想、不為父母想、不為兒女想,這個人就是不善於運用所緣緣的人,是個自私鬼,在家裡會受到歡迎嗎?到了社會上、到了團體裡,會受到歡迎嗎?不但不受人歡迎,也不能成長、增長自己。其實好好地照顧兒女、跟兒女互動,即使兒女的學問不如你、知識不如你,什麼都不如你,但是你自己一定會成長。在這裡,兒女就是你的所緣緣。所以,所緣緣很重要,人必須靠所緣緣才會成長,所以懂得運用所緣緣的人,一定是個非常努力、精進,為社會奉獻的人。

等無間緣

第三種緣是等無間緣。「等」,是相等的等;「無」,是沒有;「間」,是間隔的間;總合起來就是「沒有間隔」。等無間緣是從時間上來講的,所緣緣則是以空間上來說的。等無間緣是指從前一秒到後一秒、前一念到後一念之間,在時間上沒有間隔、沒有間斷。

我們對一個人、對一樁事的用心,不能三心兩意、不能間斷,不能說今天我在這裡好好地工作一天,明天就不工作了。如果有了間斷,接下來要再做的時候,就會比較辛苦;同樣地,我們對於一個人的照顧,也不能說今天照顧一下,明天就不照顧了。所以持續不斷地繼續做下去,就叫等無間緣。

在時間的過程之中,我們的每一念都是念念不斷、時時不斷,不斷地維繫著自己前進,努力奉獻,不斷地持續下去,只要稍微間斷,要想再繼續接下去,可能會浪費時間,因為常常三天曬網、兩天打魚,就不能夠進步得很踏實。像這樣,就不是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是指你跟緣之間的關係不能斷掉。譬如你跟太太之間,不能今天愛,明天就不愛了,夫妻的愛是一輩子的;而愛也不光是用空口講,必須用事實來表現。怎麼表現?並不是每個小時給一塊糖吃,也不是每個小時念念不忘,而是真心誠意地把對方放在心上照顧、放在心上關懷,遇到事情要馬上了解,了解後要馬上解決,給予支援與處理,這樣才是愛。也就是說,雖然不在家裡,但是心中有家人。

譬如雖然我不在雲來寺,但我心中有雲來寺的人。這些人對我來講太重要了,因為我們這個團體的運作,是以雲來寺為核心,雲來寺是我的動力、是我馬達中心的一個線圈,當然我非常關心雲來寺,雖然我很少來,但是我一直是關心的,這就是等無間緣。如果我現在在雲來寺,說我關心你們,但是走了以後,心中就沒有雲來寺,那麼緣就間斷了。然而,這是不是佛法講的執著呢?不是,而是慈悲,慈悲的心會時時刻刻繫於某一些人的身上。譬如總統本來就要關心整個國家,但他只有對外時才關心國家,私底下卻貪汙、腐敗、無能,不關心整個國家的命運,這個總統對國家的關心,在時間上沒有繼續下去,是經常間斷的,那就不是等無間緣。

增上緣

最後是增上緣。什麼叫增上緣?增是增添、增加;上,是向上的意思。向上是指我們的人格向上,或是技能、知識上升了、增長了。增上緣可分成兩類,一類是順增上緣,一類是逆增上緣。

順增上緣簡單地來講就是增上緣,是從正面來幫助我們的人事物。事物本身無所謂增上不增上,但是對我們來講,如果是讓我們得到利益、受到好處,譬如財富增加了、智慧增加了,或者是能力增加了,這就是增上緣。

在做事方面,有的人覺得做事好像是被榨取勞力,其實遇到事情時,雖然不是你的責任,可是沒有人做,此時你若能勇於任事,負責把它做起來,你就會得到好處。不論在知識上、技能上、人品上,或是做事的經驗上都會有所增長,這就是順增上緣。

在人的方面,就是有人幫了你的忙。比如我留學日本的時候,身上沒有錢,可是有一位善知識,以匿名的方式資助我獎學金,讓我把博士讀完,而這個人就是我的增上緣。

在物的方面,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等,由於這些東西在我面前出現,使我得心應手,能夠左右逢源,這也是我的增上緣。譬如普通人遇到垃圾都是避之唯恐不及,認為是沒有用的東西,可是有的人卻將垃圾變成他們的財源,因為垃圾而賺大錢,成為企業家。像現在就有資源回收公司、資源回收企業。

逆增上緣是什麼呢?它是你的攔路虎,你要陞官它扯你後腿,你要發財它讓你破產,你做什麼事它都會給你打擊。它不一定是一個人,也不一定是一樁事。有一種人專打落井的人,就是「落井下石」,這種人應該是可惡的仇人,但是當我們被人打到井裡去的時候,首先不要放棄求生意志,並且想辦法在井裡活下來,然後等待機會讓人把自己從井裡救出來。這樣一來,反而成為一個磨鍊意志的好經驗,以後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在困難面前求情、求饒或是放棄,一定會度過難關,而當時的仇人,也就成為逆增上緣了。

最近我看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書中描述他從長安出發要去印度,一路上遇到的人事物,都給了他許多阻撓,一次又一次的艱難,真是九死一生。但是他從死亡邊緣一次又一次地走過來,因此將他的意志磨鍊成決不退縮,也不放棄,最後終於到達了印度。跟他同時去的人都受不了,不是往生了,就是在半路上退縮了。雖然玄奘大師跟他們面臨同樣的事情,可是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不屈不撓的意志力,以及抱著絕對要到印度求法的決心,不論遇到任何困難,仍然求活不求死,最後終於完成了心願。這就是逆增上緣。

有人說「久煉成鋼」,也有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都是指逆增上緣。像我這一生,遇到的逆增上緣比順增上緣還要多。有時候原本是順增上緣,卻一下子變成了逆增上緣:原來是支持我的,結果卻反對我;有的人跟了我好久,結果卻離開了我,甚至離開以後,還做了一些事情讓我很難過。但是也有一開始是逆增上緣,結果慢慢地卻變成了我的支持者,有時很難去區別順增上緣和逆增上緣,但是站在我的立場,這些全都是增上緣。諸位也應該學習、了解什麼是增上緣的意義。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6 法鼓山的方向:萬行菩薩|奉獻自我,成就大眾──專職人員|用人、募款、成事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6 法鼓山的方向:萬行菩薩|奉獻自我,成就大眾──專職人員|傳承、創新,做安心的工作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