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8 人間淨土|自序

聖嚴法師

自序

淨土思想及淨土信仰,是屬於大乘佛教的共同特色,主要是指諸佛度化眾生的國土,以及未來彌勒佛下生人間成佛之際的娑婆世界。

至於人間淨土的依據,一是《彌勒下生經》,另外則是散見於阿含部以及許多的大乘聖典。如果以中國漢傳佛教的兩大主流而言,信仰彌陀淨土的歷代善知識,大概是以求生西方淨土為修持的目標;禪宗的諸善知識,大概是以自心淨土的開發為修持的目標。可是,彌陀淨土的修行者,除了持名念佛及願生西方淨土,也必須先在人間修種種福業,乃至發大菩提心,利益眾生、修清淨梵行,才能成就往生上品淨土的功德。禪宗雖然是以開發自心淨土的明心見性為目的,卻以「道在平常日用中」為修行的原則,因此《六祖壇經》的〈無相頌〉之中,就有這樣的四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足見不論是修的西方淨土還是修的自心淨土,他們的著力點,都不能脫離現實的人世間。

無可諱言的是,晚近數百年間的中國漢傳佛教徒們,由於不重視弘化人才的培養,普遍走向消極厭世的一面。例如以「了生死」三字為藉口,修淨業的人,就光靠念佛,求生淨土,竟忽略了修種種福德行;標榜禪修的行者,就知道坐破幾十個蒲團、走破幾千雙草鞋,唯求頓悟破關,竟忽略了穿衣吃飯、待人接物皆是禪。

我所主張的人間淨土,即是根據大小乘的佛陀遺教,同時也參考中國佛教史上幾位大善知識的思想。例如《阿含》、《般若》、《華嚴》、《法華》《維摩》、《無量壽》等諸經典之中,均可見到人間淨土的印象。又如天台智者大師、法藏賢首大師、六祖惠能大師、永明延壽禪師、蕅益智旭大師等所說的,妄心濁世皆是與淨心淨土相即相應。到了現代的太虛、印順二位大師,便更明白地提出了人生佛教、人間淨土、佛在人間的主張。我不敢說,我有什麼新的看法,我只是依據佛經及祖語,希望把人間淨土的思想,推展成為人人都能實踐的一種生活方式,我所講的、我所行的,多少跟前輩諸大師們的思想有相同處,也有不同之處。

因為近二十年來,人間佛教、人間淨土,已從少數人的思想,逐步形成了許多人在說在行的臺灣佛教主流。在這方面,我從理論面及實踐面,都下了一些工夫。現在法鼓文化公司,蒐集我歷年來與人間淨土相關的文章,編成本書出版,謹以慚愧及感恩之心,寫了這篇自序。

編案:此文為《淨土在人間》一書之自序。本書則是在《淨土在人間》之外,增補與「人間淨土」主題相關之文稿,因與原書不同,故更名為《人間淨土》。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7 承先啟後的中華禪法鼓宗|校註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8 人間淨土|「人間淨土」是什麼?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