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淨土的實踐
一、心淨則國土淨
對於未來,我沒有預言,也不敢預言,我只是根據佛法的觀點,提出幾點個人的看法,讓我們在心理上及生活上能居安思危,並且及早做未雨綢繆的準備。
我們莫不希望跨入人間淨土。如何跨入人間淨土?人間是不是已經有過淨土?將來是不是一定可以見到淨土?我們現在是不是就在淨土中?諸如此類的問題,大家必須要有信心及決心,否則不可能實現。
很多信仰佛教的人認為淨土在他方佛國世界,沒有佛教信仰的人則認為淨土的想法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是一種烏托邦的理想,是自欺欺人或自我安慰的話;其實,心中有佛,就可以看到淨土;如果心中無佛,縱然到了佛國淨土,還不知已置身佛國淨土。換句話說,倘若心地清淨、有智慧、有慈悲,淨土就會在你面前顯現;如果心裡不清淨,有許多煩惱,而且沒有慈悲,也沒有智慧,即使諸佛菩薩環繞四周,你也不知那就是佛國淨土。所以,心中無惡念、邪念,身體不做壞事,那就是淨土的象徵。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他所看到的世界就是淨土,他的弟子們用佛法修行,除煩惱、生智慧之後,所看到的世界也是淨土。歷經二千五百多年以來,所有的歷代高僧、大德居士修學佛法,有所體驗後,也都看到了他們各自的淨土。
今天,不僅我們臺灣,甚至於全世界,看起來好像很混亂,其實不盡然如此,還是有不少人生活在淨土中,雖然未必經常沒有煩惱,但總有一段時間沒有煩惱,因此就會體驗到淨土的存在。體驗淨土並不困難,問題是自己有沒有信心、決心?「信心」,就是要確信自己能斷煩惱,並且富有慈悲與智慧的潛能。「決心」,是念念之中,盡量不與煩惱心相應,把自己的心念和行為,與慈悲的、智慧的菩薩精神相應,這樣一念清淨就一念生淨土,二念清淨就二念見到淨土,念念清淨就念念生佛國淨土。
二、重建心靈、改變行為
如何跨入嶄新的二十一世紀?第一、用心靈的重建做為跨入二十一世紀的動力,第二、以身體行為的重建做為實踐與開發人間淨土的基礎。
一年前我在美國《紐約時報》閱讀到一篇報導,有一位惡性重大的死刑犯,進入監獄以後,因為知道自己是死刑犯,所以心情暴躁,行為乖張,獄中的管理人員感到非常棘手。有一天,這位死刑犯向管理人員索取一本《聖經》看,管理人員看他平時很可惡,就隨便給他一本佛經——《法句經》。他看完一遍後,若有所悟,於是,他又反覆地、仔細地讀誦,並默記在心,漸漸地他的性格、想法、行為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管理人員很驚訝,以為他發瘋了,但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觀察,發現他的表現很正常,沒有任何異樣。因此在他即將被執刑之前,監獄的管理人員與其家屬一起向法院請願,希望能給他一個自新的機會,讓他能為社會做一些奉獻,否則,將是人類的損失,也是社會的不幸。後來這個故事的結局如何,我不知道,不過,由此可知,心靈是可以重建的,身體的行為也可以重建;只要心理的觀念改變,行為自然就會跟著改變。
除了心靈的重建之外,家庭與事業觀念的重建,亦可為人間帶來淨土。當前的家庭型態已從農業社會的大家庭制度,進入工商業社會的小家庭制度,因此在觀念上必須要重新建立。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就是家庭的觀念不正確,所以造成了家庭的問題,進而對事業的觀念也產生問題。許多人因此變成工作的機器、事業的奴隸,竟日爭逐財勢名位,這是顛倒的人生觀,必須重建後才能建立人間淨土。
現在有許多家庭成員之間是彼此要求、占有、依賴,認為這是一種愛的關係。事實上,這是最不可靠的觀念,容易使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糾纏不清。長此以往,結果不是你用繩子套住我,便是我用鍊條鎖住你,彼此因為缺少各自的獨立或活動空間,反而失去了人類最基本的自由,以至於無法輕鬆自在地過生活。
就人生目標而言,許多人只知道追求成功,卻不知道追求成功的目的為何?倘若目的就是成功,成功就是目的,這有如「飲鴆止渴」,不僅無法滿足需求,反而葬送了寶貴的生命。一味地追求事業的成功、財富的成長,結果愈追求愈飢渴,愈飢渴愈追求,到最後只有累死了、苦死了、忙死了,甚至於真的死了!
三、用智慧使用時間、享用時間
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步調非常快速,愈來愈緊張,時間也顯得愈不夠用。事實上,時間是夠用的,過去的人有時間,現在的人有時間,未來的人還是有時間,端賴我們如何使用時間、享用時間,這必須要有一些智慧。
我有一位在家弟子老跟我說「忙得要死」,問她究竟忙些什麼?她說:「我每天要洗臉、漱口、洗衣服、買菜、煮飯、吃飯、洗碗筷,還要忙著看電視、聽收音機等等。」像這樣的人每天都在「忙」,一直忙到死為止,非常可憐。她反問我:「師父,你忙不忙呢?」我說:「我不忙!你看我現在沒有事,我在跟你聊天。」
我常講「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很多人無法了解忙的人還有時間,可以忙中偷閒來享受自在輕鬆的生活。其實,忙裡偷閒的祕訣在於工作的時候要享受工作的情趣,在生活之中隨時隨地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做什麼,就專心做什麼,心無旁騖,不胡思亂想,也不東摸摸、西摸摸。許多人就是不知道如何掌握「身在哪裡,心就在那裡」的要領,經常在不知不覺中把時間給浪費掉了!
因應快速時代的來臨,如何調整我們的生活步調,就看我們如何安排時間。剛才我提到的那位居士,整天都很忙,的確很累。事實上她的時間是非常充裕的,就看她怎麼安排。我在日本留學時,因為自己一個人住,凡事都得自己來,可是我每天工作的時間仍然長達十四個小時,而所剩下來的十個小時則充分休息,享受生活,這是多麼愉悅的人生!所謂「修行的人,山中無日月」就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雖然社會變遷很快,但我們的心不要隨著環境的變動而受到影響,就能享受自在輕鬆的人生。現在我們四周環境五花八門的新東西太多、誘惑的東西更多,你千萬不要好奇,否則二、三輩子的時間都不夠用!所以你必須要有所選擇,不應該聽的不要聽,不應該看的不要看,不應該去的不去,時間自然就多了。
四、時時感恩,淨土不遠
新世紀的到來,我們要準備迎接在密集的空間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在密集的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會發生兩種情況,一種是互相摩擦的機會增加,另一種是人際疏遠的可能性提高。摩擦的原因是空間太小、彼此的利害相衝突,就像小雞籠裡裝了許多隻雞,為了爭取空間,就會你啄我,我啄你;疏遠是因為人太多了,而每個人的心中又都太忙了,沒有多餘的力氣去關心別人,以致於左鄰右舍不相識,乃至於親子間的關係淡漠,相互不知彼此的生活狀況。換句話說,這種人際關係的轉變,我們必須要有如何因應的心理準備。
去年報紙刊載有一位老人家過世了兩個多月,都沒有人發現。他的兒女們都在美國,事隔數月知道後,所關心的竟是老人留下了多少財產,卻對其後事置之不理。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們農禪寺的一位信眾的朋友父親過世,我們這位信眾很熱心,於是商請農禪寺其他的蓮友一同助念,而且建議他這位朋友用佛化的儀式。結果他朋友的兄弟說:「且慢,喪葬儀式不用急,老人家生前未交代財產如何分配,我們先將財產分配好了之後,再來談喪葬的事。」
從以上的兩個例子,我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你爭我奪、親情疏離的情形,即使是親兄弟姊妹亦不例外,這是非常不幸的事。以前的農村社會因為兄弟姊妹大多住在一起,這種情形較少見,但是現在的社會,兄弟姊妹長大後就各奔前程,甚至於幾十年難得見一次面,彼此之間缺乏感情的維繫,當然會為了遺產互相爭鬥不休。這種情形到了二十一世紀會更嚴重,這必須以佛法中「布施」、「感恩」、「慚愧」的方法來對治。「布施」是將自己所有的奉獻給他人,他人所有的不要去爭奪;「感恩」是對於任何人、任何事要心存感謝。有感恩的心自然會對社會及長輩、祖先回饋報恩,即使沒有得到父母或他人的恩惠,也要感謝環境的人事,使我們在逆境之中成長。如果能以感恩的心對待所有的人事,人際關係就不致於有摩擦、疏遠的現象發生。
曾經有一位文化工作者被人告到法院,進了監獄。坐牢時,他的太太就把我所寫的書送給他看,刑滿出獄後,他到農禪寺來請我為他說皈依。他當時見到我第一句話就說:「我非常感謝某某人讓我坐牢,如果不是他陷害我,讓我坐牢,我大概不會這麼快願意看佛書。看了佛書之後,我的人生觀、我的心境完全改變了。雖然那個人至今仍視我為仇人,我內心還是很感謝他。」他還說,佛法使他不平衡的心平衡了,仇恨的心、報復的心變成感恩的心。如果我們大家在任何情況下,對我們的恩人或仇人都像這位居士一樣,存有感恩的心,我們這個世界不會是淨土嗎?
五、佛法的根本精神及原則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非常繁雜且多元化的,包括宗教、政黨、商業等都是。我從一個宗教師的立場觀察,相信二十一世紀會更複雜、更多元,因為只要有少數幾個人或幾十個人,就可以成立一個合法的宗教團體。而且許多新興的宗教團體,都自稱所傳播弘揚的是最正信的佛教,最了解釋迦牟尼佛的佛法,反倒是像我這樣的人,是最不懂佛法的。在這種多元化的社會裡,應該如何自處?近年來有許多好心的出家及在家弟子向我建議:「師父,現在的時代變了,大家都有新東西,你也應該要求新、求變。你如果不變,就是死路一條了。」我就回答:「要怎麼變?我再怎麼變,還是光頭,總不能叫我留頭髮吧!我頂多也只是將僧袍反過來穿而已。」
佛法是這樣的,在古時候講因果、因緣,現在也是講因果、因緣,未來還是講因果、因緣,這原則、道理是不能變的!不能因為時代不一樣,就說殺人沒關係,因果不存在了,這是不對的。所以佛法是亙古常新,其理永遠適用於時代的變遷,而且,在複雜多元的環境中,也是需要百年老店、千年老企業。釋迦牟尼佛的店已經開了二千五百年,雖然老店裡的人不夠新潮,但老店裡的貨是千真萬確、真實不虛的。因此,我的原則是不論人家怎麼變,我還是依據佛法的根本原則、精神,講我所體驗的佛法真實義,至於別人怎麼批判我,我都不予以辯駁。如果我參加辯論或是跟著他人求新、求變,那就會變成四不像,最後佛教就不見了。所以要以不變應萬變,但不變之中,在技巧上、工具上是可以更新的。像二十世紀的今天,在交通、資訊、傳播,以及生活等工具上都已日新月異,如果不用它就會和社會脫節,所以佛法的根本內容不能改變,而方法、方式可以改變;佛法的基本觀念不能改變,而在運作上可以改變;不變之中有變,變之中有所不變,恆常不變的是佛法的原則和根本精神。
佛法是用智慧、慈悲來自利利人的,雖然在修行的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屬於精神層面的現象或心理的反應,那都只是附帶的作用,而非佛法的精髓所在。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諄諄教導我們用他所說的道理、方法來去除我們的煩惱,增長我們的智慧,關愛我們的人間,淨化我們的社會,廣度眾生,普結善緣,這就是佛法不變的道理和原則。
雖然佛有時也現神通,但佛不會藉用神通來度眾生,因為那是違背因果的原則。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有四十多年的時間在印度弘法利生,從南到北照樣用他的雙腳一步一步地走,直到臨終涅槃,從未使用神通,所以我們不能用內在的、精神的、心理的反應或現象,做為衡量佛法的標準或價值。我在全球各地弘法,都有人希望我有神通,也相信我有神通,且不只一次地告訴我:「師父,現在有許多人知道三世因果!你也跟我們講一講,好不好?」「師父,現在某某人,你去求什麼,他就會告訴你什麼,師父,你能不能也告訴我們一些?」我說:「告訴你什麼?」他就說:「明牌你這裡有沒有?」這就是人性的貪婪,稍一不慎,就會掉進煩惱的深淵,相當地危險!
六、放鬆身心,自在生活
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科學物質文明快速進步,趨勢專家預料到二十一世紀進步會更快。以往約每隔十年就有一個新趨勢,未來可能縮短至三年或五年,乃至於每年都有一個新趨勢出現。這個新趨勢就是物質的改革又改革,相對地,精神卻愈衰弱、愈頹廢,而且被物質所混淆、淹沒,弄不清何謂物質生活?何謂精神生活?譬如有些人酗酒、飆車、找刺激,認為這是找到精神上的安慰,請問這究竟是精神還是物質?
如何來改善、因應這種假象?那就必須要用佛法的觀念或方法來改變;在觀念上要提昇精神生活,必須勇於面對自己、認識自己、駕馭自己,還要有自我化解困擾的能力。佛法告訴我們宇宙的任何現象都是暫時性的,都是因緣聚合而成的,如果我們注意改善它,它就會愈來愈好,否則就愈來愈壞。為了要自我認識和調整,必須要用佛法做為鏡子。如果我們懂得一些佛法,譬如:《心經》、《金剛經》等,這些經典所講的就是如何調整我們的觀念和情緒,就能讓我們身心所受的壓力獲得舒緩。現在有一本暢銷書,叫《EQ》(情緒管理),它的觀念和方法在佛法中早就已經提到了。
身心放鬆就能自在的生活,或是放鬆身心就能得到自在生活的人生。如何放鬆身心?簡單地說,首先心中不要憂慮、恐懼,要發生的事,憂慮、恐懼沒有用;應該發生的事,興奮也沒有必要;已經發生的事,難過更是於事無補。不管是好、是壞,應該以平常心來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然後把它放下,如此一定可以輕鬆自在過生活。
七、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
用愛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溫馨」的意涵包括溫暖,令人有舒服、愉快、芬芳的感覺,所以很多人說回家的感覺真好。每一個人都希望回家,雖然有時為了生活得出外賺錢,或偶爾出去散散心,但終究還是希望能回家,因為家中有溫馨。如果回到家,看到的面孔是長長的,聽到的聲音是狠狠的,聞到的味道是臭臭的,感受上是冷冷的,請問這樣的家庭會讓你想要常回去嗎?大概是在家裡不如在外面的愜意!因為那不是真正的家,也許連窩都稱不上。假使一個家冷冷冰冰的、吵吵鬧鬧的、臭臭髒髒的,誰會想要回家呢!但是有許多家庭就是這樣的,所以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家庭的意義是什麼?有人說:「人住的地方,就是家庭。」那麼,一個人住的地方,甚至於一個人住一整棟房子,算不算一個家?從戶口上或許可以稱為家,但從內容上看,並不是。所以,西方人認為單身漢不可靠,因為單身漢無牽無掛,可以天不怕、地不怕;有家有室的人就有許多的顧慮,一想到自己的親屬,就比較會恪守本分。因此家庭的定義是指有二個親人以上共住的地方,或是夫婦與子女、或是父母與子女、或是兄弟姊妹住在一起。一個完整的家庭應該是親人之間有很好互動的關係,彼此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否則就像旅館一樣,只是供人暫時歇止的地方,缺乏共同感情的連結。
現在有所謂的「單身貴族」,如果單身貴族與父母或兄弟姊妹住,這就是一個家庭;如果是一個人住,那就不能稱為家了,只能稱為住的地方。就像我在日本留學時,一個人住在四個半榻榻米的小房間,那只是我寄宿的地方,而不是我的家。可是我回到臺灣後,情況就不一樣了。有一次,我在高雄對一位居士說:「你不要再留我了,我家裡有事情,我要趕回家去。」這位居士楞了一下說:「師父,你不是出家了嗎?怎麼還有家?」我說:「有,我的家叫僧家。」他又問:「家是有眷屬的呀!」我說:「徒弟就是我的法眷、僧眷。」
八、家和萬事興
又有一次,我們邀請臺北市的市長演講時,司儀就介紹他是「我們臺北市的大家長」,還有我們法鼓山這個團體也可以算是一個家庭。另外每一個人所依靠或歸屬的範圍也稱為「家」,譬如專門寫文章、寫小說的人叫「文學家」,專門從事政治工作的人叫「政治家」,從事藝術的人叫「藝術家」,偉大的宗教師我們稱他為「宗教家」,在工商企業界有大成就的人稱為「企業家」;由此可見,各行各業中傑出的人物,都可以自成為一個家。禪宗對有名的禪師亦稱為「作家」,與一般所稱創作文章的「作家」意旨相同,因為他能夠培育、創作後期優秀的「禪師」。
總之,家庭有兩層意義,一個是共同生活的範圍,另外一個是歸屬的範圍。許多人認為「家」的定義只是指直系親屬所組成的小家庭,可是當我們了解家庭的意義後,就知道「家庭」是可以大,也可以小。所以,我們對於家庭的認識,必須先由基本的小家庭再擴展至大的家庭,大的家庭可以大到以國家為家,以民族為家,甚至於以天下為家。而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家。因此「家庭」可大可小,小至僅有夫妻二人,大到可以包括一切眾生在內,《維摩經》說:佛與菩薩是以眾生所在處為家。
佛經形容「家」像牢獄、枷鎖,原因是一般人對家庭有錯誤的認知,只是想互相控制或占有對方,彼此都認為應該聽我的。進入這樣的家庭,就會失去個人立場、方向、目標,這不是「無我」,而是失去了自由,因此產生矛盾、衝突、摩擦、爭吵等層出不窮的家庭問題。佛看到這樣的世俗家庭,覺得非常可憐,便對我們開示,要以慈悲心來照顧家庭成員,以尊重心來對待家人,彼此之間是互助的關係,而非占有的關係。這種觀念對出家的僧團、寺院同樣地適用,所謂「和合僧團」就是以和、樂為基礎的。中國人有句俗諺「家和萬事興」,其實就是佛教的精神。
九、出家,無家,處處家
「出家,無家,處處家」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出家人把自己所住的地方當成一個家在照顧,即使是僅住一個晚上,仍把它視為「家」來照顧、珍惜、愛護,但沒有想要占有這個家的意思。如果今天我到你家打擾一夜,我把你的家視為我的家,所以第二天離去時,我就理所當然地把你家的東西全都拿走,我相信往後沒有人敢收留我了。而一般在家居士的家庭觀念是「在家,有家,沒有人家」,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在家人只管自己的一個家,別人的家就不管了。希望在家居士也能秉持出家人的「出家,無家,處處家」這樣的觀念來修行。
對皈依三寶的佛教弟子而言,佛教團體就是我們的家。對家庭要有維護的責任,如果沒有維護的意願,那就不是你的家,因為你對它沒有認同的心。我們對於自己住的家,一定希望它是安全的、安定的,窗戶破了、房子漏了,要修理,因為它是自己的歸宿。佛教徒是以三寶為皈依處,因此佛教徒的責任就是學法、弘法、護法,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工作,唯有如此,佛教的大家庭才安全、有前途、有光明、有溫暖,否則,即使是皈依的佛教弟子也只是在外流浪的佛子。
十、體貼忍讓,盡分盡責
家庭是屬於倫理的體系,是責任的關係,是互助的組織。我看到有許多的年輕人,談戀愛時,如膠似漆,彼此保證永遠不會對他方產生懷疑心、計較心,而且會體貼、忍讓對方。可是結婚後沒多久,就發現對方有問題,因此常糾正對方說:「你怎麼老是這樣子,你要改一改。你不改的話,我們兩個怎麼相處下去呢!」另一方也說:「你也要改一改,你一點都不像我們談戀愛時的模樣,你的狐狸尾巴愈來愈長了。」於是兩個人吵起來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叫我去勸架,就是我做師父的沒有理。很多夫妻吵架,因為是我座下的皈依弟子,都會來找我:「師父,你替我評評理,他欺負我。」另外一個說:「師父,你評評理,結婚沒多久,他就原形畢露。」要我怎麼講呢!講哪一邊都不對,所以遇到這種情形,我就說:「夫妻是倫理的關係,而不是『論理』的關係。」
家庭成員之間,是責任的關係,而不是爭取權利的關係;責任就是義務。這個時代的人,都講究權利,要保障權利。國民有國民的權利,丈夫有丈夫的權利,妻子有妻子的權利,兒女有兒女的權利,就只我這個做師父的人沒有權利。很多人都爭取權利卻沒想到要盡責任,你向我爭,我向你爭,結果大家都很辛苦。其實有什麼好爭的?家庭應該是和樂的生命共同體,而不是爭權奪利的組織。所以,基於佛教徒的身分,如果把自己設定在盡責任的立場,而不是爭取利益或權利的立場,這家庭一定會和諧。身為家庭的一分子,應善盡自己身分和立場的責任,而且要盡心盡力、盡分盡責。凡事若能抱持「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的心態,家庭就會因你而幸福、平安、和諧;如果老是在爭權奪利,老是在計較你多我少,那麼這個家庭就會因你而吵吵鬧鬧,終至支離破碎。
十一、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最近我常常接見法鼓山的勸募會員,有一次我接見一百多位會員,其中有一位會員大家都說他的勸募成績非常好,我因此問他:「有幾位會員是你照顧的?」他回答說:「有一百多位。」他還說:「沒有多少,感覺不滿意。」大家紛紛為他鼓掌,這時另一位菩薩跟我說:「師父,我懺悔,我慚愧,我要退出勸募會員。」我說:「為什麼?」他說:「人家一百多個人都嫌少,師父,我只有五個人哪!」於是我跟他說:「人比人會氣死人,你不要比喲!他有一百多位會員是他的緣。你雖然只有五位會員,但是你把他們照顧好,這就是你的緣;你如果退出,一個也沒有了,你盡心盡力就夠了,不要跟人家比,你把這五位會員照顧好,說不定這五位之中,有一個人也會找到一百多位會員,那你的功德就很大了!」
在我的出家弟子中,有不少非常優秀的人才。有時我要他們去弘法、演講,有的人願意去,有的人就是不想去。問他為什麼?他說:「跟師父一比,我怎麼能講呀!」我說:「我今天頭髮白了,你要等到頭髮白了才講嗎?那個時候你就沒有機會了,當初我也是像你一樣不會講,然後漸漸地講多了,自然而然就會講了。」
記得我十一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父親到河邊散步,有一群本來在岸邊乘涼的鴨子,看到我們父子倆走過去,那些鴨子就一隻一隻地跳下河,游到對岸去了。我的父親因此就拍拍我的頭說:「小孩子啊!你看到了嗎?大鴨子、小鴨子都過河了,對不對?」我說:「是啊!牠們都過河了。」他說:「你再看,小鴨子游的水路是小的,大鴨子游的水路是大的,你看到沒有?」我說:「看到了。」父親又說:「不管小鴨子的小路也好,大鴨子的大路也好,牠們是全憑自己的力量過河的,你將來也要一樣喲!做小鴨也很好,做大鴨也不錯,只要能夠過去就好。」這些話對我的啟發很深,也就是盡心盡力第一,大小多少不要去跟別人比。否則,你就不敢走了。
我曾經看過一對母女,母親將近九十歲,躺在醫院裡,女兒五十多歲,頭髮白了,而且也退休了。母女倆相依為命,女兒常在醫院裡照顧老母親,老母親覺得很對不起女兒,就跟女兒說:「人家說久病無孝子,我已經病了這麼久,你怎麼還在照顧我啊!為了不要拖累你,我想早一點死,你不要再照顧我了。」女兒聽了就流著眼淚說:「媽,現在我沒有事情做了,媽媽讓我照顧,就是我的事。現在我們兩個人相依為命,如果媽媽先走了,我就成為一個孤獨的人,媽媽你不能走啊!」這個故事很令我感動,這就是家庭的互助精神,家庭的溫馨。
十八年前,我在美國時,有一位信眾已將近八十歲,住在老人院,我問他:「你住在老人院,沒有事了吧!」他說:「師父,我忙得不得了!」我說:「你忙什麼?」他說:「那些老人家,沒有人照顧啊。師父,挺好玩的,他們都已經七、八十歲了,還會向我撒嬌呢!明明沒有病,看到我就裝病,要我去看他們。我知道他們是假的,但是有人需要我幫忙,我很高興。你看我像八十歲的老人嗎?」他就是因為有佛教的信仰,不怕死,願意廣結善緣,幫助他人,所以他雖然已經是近八十歲了,卻像一個年輕人,生活得非常健康自在。假使一個人老是擔心沒人照顧,等著別人來照顧,這個人一定沒有安全感;如果能夠發心,哪一個人乏人照顧,我就去照顧他,一直到死為止,這樣你會成為最健康、最有安全感的人。
十二、以慈悲心照顧家人,以智慧心對待自己
不管在家居士或出家人,除了對自己「小的家」盡心盡力外,還要對「大的家」盡心盡力;有的時候,對大的家盡心盡力後,你小的家也不會有問題。曾經有一位女孩要出家,他的家人全部反對,結果這個女孩還是出了家,他的家人就當他已經死掉了。過了二十多年,他的父親生病住院,在家的兒女都在忙著照顧自己的家庭、事業,沒有時間照顧住院的父親;反倒是出了家的女兒,因為有許多徒弟、信徒,都輪流去照顧老人家,且稱呼他為阿公。後來他的母親也生病住院,我去探望她時,她告訴我:「師父,我真是對不起我的女兒,想不到他出了家還會這麼孝順!」我說:「出家人是最孝順的,否則不能當出家人。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都是孝子,所以我們出了家的人肯定是孝子。」後來他的父母都過世了,他的兄弟姊妹跟他商量父母遺產分配的事情,他前來請教我,他說:「我已經出家了,還要遺產做什麼!」我說:「對,如果出家人拿了遺產,人家就會說原來是為了父母的錢,才來照顧父母的。」所以出家人是出家、無家、照顧家,而且是不要家裡的錢。
家庭的溫暖,是源自於家庭成員間互相欣賞與慰勉。大多數的人都是要求、指責和批評他人,而且欣賞通常也只能欣賞優點,不能夠欣賞缺點。但是我們看到有許多藝術家,他們常以欣賞的角度,去描繪殘缺或破舊的景物,將之編織成為一幅美麗的圖畫,他們稱為殘缺的美。所以本來殘缺、破損的東西是一無用處的,可是當你用欣賞的角度去觀看時,就會覺得很美。
我常勉勵人:「以慈悲心照顧家人,以智慧心對待自己。」「以慈悲對待人,以智慧處理事。」有慈悲心的人一定會給別人溫暖,有智慧心的人一定不受他人的傷害。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8 人間淨土|心佛相應,當下即淨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