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
1
此二句係出自《靈峰宗論》:「故《宗鏡錄》云:『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而非直接引自《宗鏡錄》。
2
下文只提到四位,另二位為虛空日光明菩薩未來為法自在豐王如來、阿閦菩薩未來為阿閦如來(T3, no. 157, p. 189c29-p. 195c3-10)。
3
下文只提到四位,還有一位為大迦旃延未來為閻浮那提金光如來(T9, no. 62, p. 21b17-28)。
4
「法上傳」未見關於慧遠及僧休之記載。
5
本段引文除引自《佛在人間》十四頁,另有十八、一三二、一三三、一三七頁。
6
可參閱《太虛大師全書》第二十四冊〈第十四編支論:建設人間淨土論〉。
7
可參閱《華雨集》第四冊之《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增一阿含經》原文為:「諸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8
可參閱《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從人到佛之路〉。
9
可參閱《印度之佛教》〈自序——編述之緣起、方針與目的〉。
10
可參閱《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序〉。
11
可參閱《佛在人間》〈人間佛教要略〉。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8 人間淨土|附錄二印順導師的人間佛教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