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眼前一亮
法鼓山第一期工程的建築群總面積,約有二萬五千坪,主體建築包括大殿、禪堂、接待大廳、男眾寮房、女眾寮房、教育行政大樓、國際會議廳、圖書資訊館和教職員宿舍等。對於建築群的坐落位置,也許有人以為是偶然的因緣,實則都是經過我的一番長考。
首先確定的是禪堂。早期我在山上走,走著走著,走進了一片雜樹林。我的第一個感受是靜。那地方很安靜,然後我發現樹林裡有塊大石頭,便往那石上一坐,覺得身心舒暢,有一種身心與環境融合為一的感受。這股攝受力很強,一坐而讓人身心安住,甚至連身體的感覺都不見了,也不想起坐了。當下我便確定:這地方就是將來法鼓山禪堂的所在。再者,就法鼓山園區環境來講,禪堂的位置屬於比較隱密的深後方,也是一個優點,如此可減輕外界的干擾,對精進的禪眾也是種保護。
其次選定的是男眾寮房和女眾寮房。男寮所在實際上是個小平台,女寮原是一塊濕地,但位置較隱密、腹地也較大。此外我也考慮,讓男眾住於向陽面,視野佳,可俯瞰金山平原;女眾住於背陽處,作息空間較隱密。再則我想到,將來山上的住眾應是女眾多於男眾,所以小的一塊供男眾住宿,大的一區做女眾寮房。
至於現在的教育行政大樓和國際會議廳,原是一塊局促的平台。我一開始就想,在坡地以上蓋教室、辦公室,坡地以下建國際會議廳。那時尚未考慮學生的住宿空間,我原來思考學生也住男寮、女寮,問題是教職人員與出席國際會議的貴賓怎麼住宿呢?因此我就選定現在的教職員宿舍位置。讓我驚喜的是,原來受限的空地經整地之後,居然可建成規模不小的房子!
法鼓山工程之初,山上唯一一塊較平整的台地,就是全度法師起觀音殿的地方。在我的規畫中,那裡是齋堂、接待中心和行政辦公大樓的最佳場地。至於大殿的落腳,確是一大難題。
因為山上的平地太少,想要有一處現成的空地興建大殿根本不可能。唯一較出色的平台是原來的觀音殿,就是現在的接待大廳所在,但因地理位置並不居中,所以不列入考慮。那麼究竟哪裡合適呢?某日,當我走到現今開山觀音公園的平台,忽然覺得眼前一亮!就在小小平台以下,有一種氣勢徐徐開展,而金山平原豁朗眼前——這不就是最好的大殿位置?只可惜那平台太小,將來建了大殿恐怕只是小裡小氣,也只容納百把人,怎麼辦呢?我請教建築師得到的回答是:「平台小,還有解決的辦法——就把大殿建築一層一層往外延伸,最下一層與接待大廳平起。」經他這麼一說,我所有的疑慮一掃而空,大殿位置也經此確定下來。
不過,依照建築師的原始設計,大殿空間不到二百坪,與農禪寺大殿差不了多少;是我不斷要求擴增、再擴增,才有今日的規模。現在大殿這棟建築,從山上仰望它是四層,像一座古城堡,由上而下是一致的;從內部看,最上一層是大殿,中間無柱高十四公尺,面積約四百一十餘坪,可容納一千八百個座位;外加寬大的迴廊,前有可容納兩百個座位的平台。四周粗大的圓石柱圍繞,氣勢不讓國家博物館。
在大殿佛龕正下方的六公尺深處,我們埋設了一座面積有二點五坪,高一點九公尺的地宮,可說是法鼓山一大特色,也是法鼓山一大珍寶。我們建設地宮的目的,一是為了保存當代臺灣的佛教文物、藝術品和多樣性物種,且註明公元三千年以後始能開啟,以讓後代子孫一探佛教文明和文化發展的軌跡。這是我在參訪大陸陝西省「法門寺」地宮和好幾個寺院的古寶塔之後而有的想法,但是我也聲明:法鼓山絕對不會起塔。
其次,法鼓山不收古董,不藏古文物,我們的「鎮山之寶」是地宮。由於地宮的存在,無形中也助長了大殿的氣勢,讓大殿的宏偉之氣自然而然發揮出來,自然而然氣勢永存。我相信,法鼓山地宮將成為臺灣史上一座重要的文化地標,有一天房子會倒,法鼓山地宮將屹立常在;不僅僅在於其珍貴的意義價值,也因其具有堅固的防震、防水、防火、防腐蝕等保護特質。
法鼓山地宮的主體設計,可分為內外五層:強化鋼板水泥牆、南非花崗岩石函、鈦金屬箱、方型陶缸以及壓克力盒。藏品有五大類:佛教藝術品、信仰文物及法器、供具及供品、繪畫及書冊、衣物用品等,計一百五十六項目,共三百多件。
此一地宮專案,是由施建昌菩薩負責,僧團果懋法師協助執行。施菩薩為了這個專案長時間四處考察,他到了日本,甚至遠赴美國研究鈦金屬結合現代科技製作的可能性。這個過程滿辛苦的,總算我們把它完成了。法鼓山地宮是全臺灣的第一座地宮,也是當前臺灣唯一的一座。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9 法鼓山故事|建築篇 本來面目|大好氣勢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