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回響
法鼓山所以是一個世界佛教教育園區,除了各項硬體設施的完善齊備,充分發揮佛法的教育與關懷功能;同時也緣於所有住山與來山的菩薩,都是此一環境裡的修學者、受教育者,也是法鼓山理念的實踐者和推廣者;如此不斷地學習、練習,體驗與分享,不僅成長了自己,也能影響周遭的人群一起改變,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品提昇和社會人心的淨化。便是法鼓山的一大使命,推動提倡全面教育;也是法鼓山共識裡的方法:「提倡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
法鼓山提倡三大教育與推動全面關懷,是由僧團扮演掌握理念指導中心的角色。如今僧團的各項制度、規章皆已完善;以方丈為一切理念、原則的最高領導中心,其次是首座,主要是協助方丈;方丈不在國內之時,由首座代理。再其次是副住持,代表僧團出席教內外活動,與各界互動;原則上不擔負行政職責。再則是都監,就是總執行者;都監以下設副都監。目前僧團設有弘化院、百丈院、傳燈院、關懷院和青年發展院等,原則上,每一院皆有一位副都監或由監院代理副都監。
此外,尚有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國內外各分支道場;規模較大的道場設住持,較小的道場設監院。至二○○六年底,我們的僧眾人數已超過二百人,整體運作相當順利,內外一致、同心和諧,充滿朝氣、信心和活力。
在僧團的外圍,則有在家居士組成的護法團體,這是法鼓山團體裡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些外圍護法組織,僧團有如一座孤島。事實上,僧團是為大眾奉獻、服務而存在的,特別是為來山的菩薩提供教育和佛法的關懷課程。而護法居士既來山學習,也可以是弘法的先鋒。
法鼓山的護法組織,現有護法會、法行會、法緣會、法青會、榮譽董事會、教師聯誼會、禪坐會、念佛會、助念團、合唱團與義工團等;各會團之間,彼此相互支援,僧團法師也投入其中,擔任輔導與關懷的角色。
二○○五年起,由於我對僧俗四眾期勉法鼓山要邁向年輕化、國際化,一則培養青年人才,也要與國際社會接軌。因此這幾年來,法鼓山舉辦多場國際會議,也多次遴選青年代表出席國際重要會議,並且主辦宗教、青年、婦女等世界和平會議;地點在臺灣法鼓山或在國內知名大飯店舉行,美國則在紐約象岡道場舉行,成
果斐然。
除了護法組織,法鼓山另成立十一個基金會,辦理各項文化、慈善、教育、人文與公益等社會活動。如「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為推動校園人文精神的建立,在海峽兩岸支持重點大學設置「法鼓人文講座」,今有臺灣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亞洲大學,以及中國大陸的北京大學、北京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和廣州中山大學,皆已成立「法鼓人文講座」;並在中華佛學研究所設立漢傳佛教研究基金。
又如「聖嚴教育基金會」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成立「聖嚴漢傳佛學講座教授」,對於漢傳佛教的研究發展,以及增進漢傳佛法對世界人類的貢獻,都是一個新里程。另有「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從事國內外急難救援、安心服務、病傷死亡慰訪、「百年樹人清寒獎學金」及歲末貧戶關懷等,都在持續做著教育與關懷的工作。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9 法鼓山故事|修學篇 山居生活|我講的一堂課:「高僧行誼」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