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禪寺成為臺北市歷史建築
到了一九八四年,即文化館擴建那年,由於文化館無法繼續使用,活動只好移至農禪寺舉行。可是農禪寺一百坪的空間實在有限,怎麼辦呢?我們開始加蓋鐵皮屋,從主建築的四周向外搭建;第一次蓋了兩百多坪,算是勉強可夠。從那時開始,農禪寺可以打禪七、可以打佛七,也可以舉辦講經活動。漸漸地,參加共修的人愈來愈多,來農禪寺出家的人也成長不少。
這樣一來,空間又不夠用了,只好繼續加蓋鐵皮屋。在原來菜圃和種綠竹的土地上,搭起像工廠一樣的鐵皮屋,一批批地往外搭建。這些鐵皮屋,從外邊看是一棟一棟的房子;從裡面看,每一間都是相通的,就是大殿。農禪寺大殿經過三期擴展搭建,才有今日的規模。
所幸農禪寺的貴人很多,歷任的臺北市長都對我們非常重視。我記得黃大洲先生擔任市長期間,便來寺好幾趟;我們辦園遊會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黃市長都會蒞臨。他說:「農禪寺對臺北市太重要了,將來新的都市規畫一定要把農禪寺納入公園公設區,以正式的寺院型態來呈現臺北市的公園景點。」黃市長的一番鼓勵,我是非常感激的。
接下來的幾年,農禪寺的活動只有愈辦愈多,參加共修的人數也是一年更增一年;遇有大活動的時候,往往正殿坐不下,所以我們又一點一點地再擴展。建築物的空間,也從原來的地上一層增為兩層。在舉行皈依典禮、拜懺或者念佛會的時候,通常三個殿都是滿的,可容納二千多人。一九九三年,農禪寺辦了一場新春園遊會,參加人數竟高達十萬人次,實在無法想像這十萬人是怎麼擠進來的!可見農禪寺在臺北市已有些名氣,縱使這地方蓋得一點也不像寺廟的樣子。
有一樁事很有意思!長期以來,在臺北市政府的寺廟登記裡,農禪寺不歸寺廟,而是一個神壇!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土地的所有權,無法申請加入佛教會成員,也不能完成寺廟登記。房子蓋得不像廟,也不列入寺廟登記,那就成了神壇囉!此外,臺灣有好幾本介紹佛寺的書,也都沒有農禪寺的資料;理由仍然相同:農禪寺看起來不像廟,也不在寺廟登記之中。
一直到二○○四年春天,農禪寺終於有了一個新契機。在臺北市民政局、文化
局及都市發展局組成的「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經多次審查之後,正式將農禪寺提為臺北市歷史建築之一。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三條內文,歷史建築乃是指未被指定為古蹟,但具有歷史、文化價值,足以為時代表徵的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
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法鼓山近年來已發展成國際性的團體,尤其推動「心靈環保」理念,在臺灣和國際間均引起深刻回響,深獲各界肯定。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不希望農禪寺遷離臺北市;如果農禪寺離開了臺北,對臺北市民應是一項損失。在「臺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將農禪寺提為臺北市歷史建築之後,同年六月,也獲臺北市政府市政會議通過。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09 法鼓山故事|農禪篇 飲水思源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