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男女.僧俗.內外之分

聖嚴法師

男女.僧俗.內外之分

「男女有界、僧俗有別、內外不同」,這是我再三叮嚀的一句話。

臺灣的佛教,從日據時代起,多半已成了俗化的佛教,光復後又一次大規模地引進大陸的佛教,再從臺灣的先天、龍華等齋教型態轉變而成;這種種因素,使得臺灣的佛教形成了男女眾共住同一寺院,也有女眾跟隨男眾出家,還有平時在家人親近道場或住在寺院等現象,因此男女界限、僧俗差別,更應該注意。

經過多年的演化與努力,臺灣的佛教一方面迎合環境和時代潮流的需要,一方面以戒定慧三原則做為修學的依準,所以臺灣佛教具備著傳統佛教的長處與適應現代社會的特色,但也相對地失去了傳統佛教的優點。

農禪寺剛開始不是寺院,只能算是小精舍,當我從美國回來接掌時,只有幾位女眾,慢慢地才增加成有三十幾位男女眾共住的道場。如果男女眾沒有分界就會衍生出許多的麻煩,所以個人在內心與日常生活上都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即使是因公而單獨談話也有不妥之處,應找另一個人作陪;在戒律上男女交談不得超過五、六語,而且談論也是以佛法為範疇。

男女眾談話,在第三者看不到的地方絕對要避嫌疑,即使是談公事也一樣;佛經上描述女眾就像毒蛇、地獄坑那樣地可怕,那是對男眾而言;如果對女眾來說,男眾也是如此。為什麼佛要這樣講呢?這是為了成就彼此修行的緣故,怕往來頻繁,妨礙道心。

平日要常提道心與慚愧心,出家後都是光頭模樣,心裡不存男女想,形相上沒有誘惑存在,大家都是來修行的。

我一向自律嚴謹,並且保持三個原則:

(一)和女眾保持適當的距離,防人譏嫌。

(二)和信徒保持適當的僧俗關係,不與信徒談論僧團的經濟、人事、是非,再親近的信徒也是一樣;唯有如此,才能防己流俗,建立信徒對三寶的信心。

(三)不與人有金錢上的瓜葛,障礙修行的清淨心。

信徒是來親近常住、親近道場的,不是來親近常住眾的某一個個人。如果信徒只親近你個人,他本來是三寶弟子,結果成了你私人的勢力,這對常住道場有害,對信徒、對你自己也無益。

若能時時保持這三個原則,到任何地方都會受到歡迎,而且處處也都可以安身。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和闖.和樣與和尚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一篇 出家的心態與觀念|守己與守分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