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心不隨境轉

聖嚴法師

心不隨境轉

心隨境轉,即是煩惱,即是凡夫,會為自己也為他人帶來困擾。學習佛法的人,不可以心隨境轉;可是我們卻經常陷在境中,不是在內境,就是在外境,由於觀念模糊,又不善於用方法,於是忙得團團轉,不知該將心安放何處?

內境是指心中的妄想、煩惱;外境是環境中的人事。大多數的人認為煩惱來自外境,為此對外境產生占有、排斥或對立。其中,事雖不會惹來煩惱、困擾,但因為有人心的作用,因為加進了「人」,啟動了妄念,「事」就變得複雜,就會衍生出很多令人煩惱不已的問題來。

事實上,最難應付的是內境的虛妄念及顛倒想。一般的人都只想到瞋愛等的境界現前時是苦惱,卻沒有意會到妄念、狂想也很麻煩。例如有一樣食物在你面前,吃也好,不吃也好,沒有什麼關係;可是萬一有人叫你非吃不可,或者你想吃而他偏不給你吃,或者給你少一點,這時候你的心便起了煩惱。這些源自心內的狂想、妄念,很少人能夠明察秋毫,總認為是外境的問題,因而埋怨環境、責怪環境,無法安心。

心隨境轉,涵蓋了心外之境和心內之境。一般心內之境是指貪、瞋、愚癡,稱為三毒;此三心一經觸動,煩惱隨之而至。不能安心的人,此三毒隨時都可能從八識田中冒竄出來,然後在心田中猛打煩惱鼓。煩惱鼓一打,心就不能安;心不能安,身體也就跟著不安;身體不安,就要找醫生看病了。

此外,身不能安,便容易跟自己過不去,也易與人樹敵,跟人生氣,對任何事情也都覺得不對勁。而且身體害了病,醫生便會要你治療、調養,本來是小病,一下子更增添了另一層病,心病又接踵而來。

本來是心病,然後變成身病,身病又變成心病,這身心兩種病的惡性循環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所以,看病愈看愈多、範圍愈看愈大,心離開佛道也就愈來愈遠。

病是業報,業隨心轉。有謂「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罪亡心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4這是因為實證「空性」的緣故。所以要常常練習觀空;心住於空,安於空,觀無常,觀無我,重病就會變輕病,輕病漸漸地就會轉為無病。這是收心、攝心的方法,一定要學會,不要被境界所轉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二篇 如何調身與調心|彼此體諒.互相關懷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