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生活——入眾、隨眾、依眾、靠眾
僧團要上軌道,一定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觀念的建立,另一個是制度的建立。觀念的建立需要靠教育和多聞熏習;制度的建立則需要研究與實施。觀念與制度缺一不可,但觀念比制度更重要。
教主釋迦牟尼佛重視觀念甚於制度,所以釋尊成道後的最初六年間,只說法未制戒,嗣後的僧團制度也一向是自由的、彈性的、充分民主的。
所謂自律、自發的精神,是從觀念所產生。因此,一個僧團若僅有制度,而觀念模糊、不明確,便如同外道群居的團體,不是住持三寶的僧團。住持三寶的僧團,首重正法觀念的建立,有了明確的法義做觀念的指導,制度稍差,還是清淨的僧團;如果觀念模糊、制度又很脆弱,這個團體就是烏合之眾而無法存在了。
入眾、隨眾,少欲知足
出家生活,是以一種離欲的生活方式,營造三業清淨的生活環境,藉著入眾、隨眾、依眾、靠眾來達成此一目標。若能依眾靠眾,一般凡夫即能成為賢者。
眾,指的是僧;入眾,便是進入僧團。入眾以後要隨眾,隨著大眾一起過規律的生活;然後靠眾,靠著大眾的力量來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互相勉勵、共同成長,以達成清淨、精進、少欲、知足的生活目的。若能如此,即已進入解脫之門的前方便,是從生死進入出生死的階段。這個階段叫作「預流」,亦即預入聖流的小乘初果。
入眾以後,每一個人的服裝、顏色、理髮時間、生活模式、起居作息均應相同。換句話說,大眾要我怎樣就怎樣,大眾怎麼樣我就怎麼樣,沒有個人「我要怎麼樣、我不要怎麼樣」,這叫作隨眾。因此除非有大病,宜盡量地隨眾,小病時,只要觀念、信心、道心能夠提起來,病就好了。
不隨眾,個人很容易懶散,雖然表面很精進,內心很可能是封閉的;心裡不開朗,不斷地起煩惱,造作生死業的機會便大大地提高。
隨眾能使你生活規律、煩惱減輕、身心開朗健康,不會想到個人的問題,可以減少造作生死業的機會。
很多人知道出家的目的是為「了生死」,但是在出家以後的平常生活中,卻因果不明、公私不分,懈怠、不精進、多欲、不知足,這樣不管怎麼念佛、打坐、參禪也無法了生死,反而造了很多「生死業」。
出家就是要出離生死業,想出離生死,就先要學習過離欲的生活。而離欲不僅是剃了光頭、不結婚、斷葷腥,當從少欲知足和精進開始;隨眾則是免於懈怠、放逸等生死業的根本方法。
依眾、靠眾,相互勉勵
我們應以大眾的力量,互相規範、互相勸勉,這就是「依眾靠眾」。如果見到常住大眾之中有服裝不整、違規、言行不得當、嗜睡不起床,彼此之間要相互勸勉,但必須尊重對方。可以先合掌,再客氣地說:「某某法師慈悲!您忘了穿長衫。」或「某某師兄慈悲!您剛才不該這麼講。」
如果對方正在氣頭上,你就說:「某某師兄慈悲,阿彌陀佛一、阿彌陀佛二……。」還可加上注意呼吸的動作,不用幾句話,他的氣就會消了。如果此法無效,就保持靜默,待他恢復平靜再規勸。但要記得,千萬別火上加油,助長他的瞋火。
被勸勉的住眾也應該說:「阿彌陀佛!真慚愧!謝謝。」師兄弟之間,應該養成這樣互相勉勵的習慣,不是互相的指責。
我們要生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好好地反省、檢討自己每天究竟造了多少生死業。僧團提供了修行的環境,大家要善知珍惜、把握,不要退道心,勿造生死業。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四篇 僧團的制度與規約|私取僧物造生死業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