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事的共識——以和為貴
共識的意思就是有默契,有了整體感、責任感、菩提心之後,和他人間的默契自然就會產生。雖然我們的性格、想法、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各有所不同,若能放下自我,成全整體大眾,默契自然就會出現。
一般人所謂的共識是兩人共事很久,彼此知道各自的想法、作法。就僧團的默契而言,比較容易培養,因為我們不是以個人的嗜好、性格、興趣為默契,而是以整個僧團的形象、理念及正確的佛法知見為默契。
柔能克剛,和能成事
常住眾有時也會為了詮釋師父的理念、整體的形象,而發生知見差異的爭執,當遇上這種情況,怎麼辦?
其實人有剛柔之分,剛強的人雖然短時間略占上風,然而安人者必然是柔順者及和眾者,因為柔能克剛,和能成事。
柔並非一味地消滅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消融自己的性格、想法、情緒等,同時包容對方的差異。若雙方的性格都是剛烈的,便很難達成默契,且易造成兩敗俱傷。唯柔能和,所以僧團的共識應以和為貴,彼此相應,一團和氣。
僧是三個人以上的出家團體。有句話說:「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為什麼三個和尚沒水喝?主要原因是彼此不和。若想有水喝,就得彼此分工、合作無間。
僧中的任何一項職務都必須以和成事、以敬安人,若互有衝突而不彼此協調,就有違出家人的和敬原則了。
剛柔並濟,以退為進
解決衝突的方法有二,首先當充分了解實際的狀況,若有必要,再做妥當的調整。其次可找雙方談話並予以協調,若當事人有所爭辯,協調者務必保持中立,放寬心量加以包容,切忌直接評斷、指責或給予建議。
若有對立,便生不和,因此需要以親切的關懷及彼此的尊重,來紓解雙方不平的情緒,如此才能維護僧團的和樂。
佛法是剛柔並濟,以退為進,以疏導代替直接的衝突。和合是自己存在的同時,也讓對方有伸展的空間。
有人形容僧團是龍蛇混雜、兔象共林的團體,因為出家人來自不同的環境,任何類型的人都有,也各有生長的背景與習氣。所以,不必對出家人的形象過度理想化,而要求大家都是如你心中所想的那樣,認為非要達到你的標準才是人天師範、法門龍象。雖然如此,一般出家人應有的心態、威儀仍應該要養成。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五篇 執事應有的觀念|執事者應具備的觀念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