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以師父的悲願為悲願
我們每一個人由於無始以來不同的業力和習性,造成了想法、看法、聰明程度等種種的差異,所以要經常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同時也要盡量發揮長處,改善短處,否則不但自己煩惱痛苦,也會引起他人煩惱痛苦。
我們是出家人,要學做人天的師範;如果煩惱多,就無法對人產生感化的作用,對自己也無法安住身心。有些人會有這樣的直覺反應:「佛法這麼好,出家人怎麼會修成了滿身的煩惱?」其實出家人還是凡夫,未得解脫,所以尚有煩惱,這是本來就有的習氣;而出家久了,雖然也會有一些波折或身心的衝擊,但若能用慚愧心、懺悔心和慈悲心來調伏自己,寬諒他人,心情波動的現象自然會漸趨平穩、安定。
我們法鼓山僧團才剛剛開始建立不久,制度雖然尚未健全,但也正在積極改善中;而道場的一切設施亦尚未臻完善,不過法的熏習卻不虞匱乏。
過去的叢林是山居生活、農村社會的型態,現在則是都市生活;而在今天的社會,就算是住在山裡,所接觸到的物資和人事,都和城市沒有兩樣,所以臺灣、日本、美國的山林佛教,都已經都市化了。修行人的生活是不可能再回到一百年前的模樣,歷史是永遠不會重演的,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在運作,但方式是不一樣的,也經常需要改善。
所以,法鼓山農禪寺有它自有的特色,這樣的環境也可算是一塊淨土了,這是大家共同努力創造的,需要靠大家的維繫與愛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將自己範圍內的責任做好,對其他外圍的事也盡量協助關心,整個僧團自然會充滿朝氣、充滿希望。
師父冀望把佛法推廣到全世界,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得到佛法的利益,因而發願擔起這個重責大任。
師父為何要閉關自修?無非想得到修行的方法。為何要出國留學?因為當時佛教讓人誤為迷信,出家人受人輕視,所以若要普遍提高出家人的社會地位和教育程度,是需要從各方面去努力的。
我去日本、美國,吸取了新的觀念和方法,進而將中國正統的禪法推廣出去。日本的禪有武士道的民族精神,中國卻不一樣,像虛雲老和尚、來果禪師、明末蓮池大師的禪風都和日本的禪風不同。日本禪較為單純,中國禪的涵容性則較廣大。
師父在有生之年要把佛法推廣出去,遍及世界的每一角落,但這得靠大眾的協助。諸位常住眾敬愛師父,但也要體諒師父;多愛惜自己,也要愛惜常住。師父是法鼓山全體大眾的,是中國佛教的,也是世界佛教的。你們能來親近常住,跟師父學習佛法,也要以師父的悲願為自己的悲願,大家同心同願,協助師父推動法輪。如有不同的理想、抱負,想另求發展,師父是不會阻撓的,但你自己就很可憐了。
如果只知道要求師父及常住,而不接受師父及常住對你的期許,你就無法在僧團中安住了。因為師父與僧團正在成就你、培育你,你也應該在自利的同時,追隨師父、配合僧團,做弘法利生的工作。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0 法鼓晨音|第六篇 佛法開示|森林中的共命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