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聖嚴法師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精神」的意思非常抽象,沒有辦法用一句話表達清楚,舉個例子來說,一般我們提到達賴喇嘛,就會想到達賴喇嘛是西藏的精神領袖,也是整體佛教的代表。他的影響力,或者說他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就是不使用暴力,而且要讓世界上每個人都知道佛法。不使用暴力,即是說明佛教是非暴力的宗教;至於弘傳佛法方面,達賴喇嘛常講慈悲、智慧,這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菩提心與出離心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但出離五欲還是在欲界,必須更進一步出離三界;舉例來說,不僅是五欲的樂,連定境的樂都要出離。

菩提心、出離心是非常可貴的,我們平常向在家眾說明菩提心時,不外就是要布施、護持三寶、協助出家眾救度眾生、發願使眾生得利益等。講出離心時,也總是鼓勵的成分多些,要他們心不隨境轉,不要被世間種種外緣所影響,不要隨著魔鬼的音符而起舞;然而,真正的出離心,是要對三界中的一切都出離的。

在家人要做到完全出離,並不容易,要成就阿羅漢果,還是要出家的;另外,《無量壽經》裡也提到,想要往生西方淨土得「上品上生」,就必須要出家。2果有人說:「我身不出家,但心出家。」說這話的人,除非他是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否則就是吹牛,因為初地以上的大菩薩六根清淨,不受生死困擾,才有資格說是心出家而身現在家相。

所以,諸位能來出家是好事,但出家並不等於就是「上品上生」的保證,不是一出家就是向西方極樂世界買了保險一般,將來一定可以到極樂世界去。實際上,要真能上品上生,出家是其中一個條件,另一個主要的條件是要專心精進念佛,而且要修三種淨業,即:(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3這三淨業中的菩提心,即是大乘佛法的重心,也就是說,如果離開了菩提心,大乘佛法就沒有著力點。

另外,一般人一講出離心,往往就忘掉了菩提心。常常聽到有人嘴巴說著:「我要度眾生。」若問他:「什麼時候度呢?」回答可能是:「那要等我自己修好了、解脫了以後再度。」其實,出離心、菩提心必須是同時並行的,不是說完成了其中一項,另一項才開始著手出發。

所以,大乘菩薩心就是為眾生的心,為眾生,所以我們要修行,而自己修行的同時也是為了利益眾生,兩者是同時進行的。不是說一定要自己先成就了以後,才來弘法利益眾生。而能傳承佛法的,多半是凡夫僧,因為聖僧畢竟不多,因此,在凡夫階段,就應該要有慈悲心、出離心。

放眼全世界,處處為佛教

曾經有一位日本的天台宗祖師講過,如果看了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而不流淚的話,那人一定沒有菩提心。4我們從傳記裡看到,蕅益大師的一生就是為了佛法、為了眾生而做努力。他窮畢生之力深入經藏、廣註經論典籍,其目的不為其他,純粹就是為了度化眾生。譬如他註解《梵網經》,是為了讓眾生懂得《梵網經》;他研究《法華經》,也是為了讓眾生懂得《法華經》;又為了在家居士能好好持戒,所以他就編了一部《在家律學》;為了使出家人能持戒,就寫了幾套有關戒律的書。

蕅益大師的精神令我很感動,受到他的影響,我也本著要把佛法與人分享的心,所以書一本一本地寫出。這不是為了表示我很有學問,也不是為了學術上的地位,我真正為學術而寫的書只有兩本:一本是我的博士論文,5一本是我的碩士論文,6我寫書的目的,是為了要讓現代人接受佛法,了解佛法的好處。

例如我寫《戒律學綱要》,目的就是要讓人知道如何持戒、如何真正地實踐戒律,並且了解戒律的精神,而不是持戒持得像蕅益大師所說的「裝模作樣」,7處自稱「我持戒」、「我是一個律師」,標榜自己持戒嚴謹,實際上卻漠視戒律的精神。我所強調的是戒律的精神,是要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實踐的,而不只是戒律的軀殼。

所以,即使我現在非常忙,還是不忘要寫書。不過,寫書不能信口開河或空空洞洞、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地寫,而是要蒐集資料,有根據地寫。

另外,太虛大師對我的影響也很大,但他被當時很多守舊派的人士稱為「魔」,認為他離經叛道,因為他會參加各種會議,和很多有名望的人來往,甚至他也看外道的書、有關革命的書,而於文章中表現他個人強烈的主張與看法。雖然如此,太虛大師卻從不計較、氣餒,還是把所有佛教的道場、信徒都當作是自己的道場、信徒來照顧,而不管那個人是否與他對立,就如同他的法號般,心量廣大如虛空,無論受到什麼樣的批判誤解,他心心念念就是為整個佛教、為所有眾生。

我沒有像太虛大師那麼大的心量,但我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精神。所以,我思考問題乃至傳遞給弟子的訊息,都是從「整體佛教」、「全部佛法」來著眼。而我這一生的立足點雖是漢傳佛教,但在我心裡,對任何一個系統下的正統佛教都尊重、讚歎,因為佛法是一味的,就如同海水是一味的一般,雖因區域的不同,而分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但終究都是海水,味道都一樣是鹹味。此外,我們也應該放眼全世界,要有世界觀,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臺灣佛教」或「中國佛教」的地域化思考中。

這也就是法鼓山的精神,除了要學習踏實、謙虛、尊重的精神外,還要心胸廣大,不要只為個人設想;當然,我們要維護自己的團體,但更應該為整個佛教設想,因為佛教是全世界的佛教,所以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是我們自己人。

我們的未來,一定要有前瞻性,要往遠處看、往大處看。大處,就是世界佛教;遠處,就是未來的佛教。如果只想到現在,那是短視、沒有前途的;如果往大處想、往遠處想,不只是想到自己,而能處處為佛教,想著要利益眾生,你存這個心,出家修行就不會有問題。

就像我先前講的太虛大師,他十幾歲就思考到全中國的佛教;我自己也一樣,十多歲接觸到佛法,就想到該如何讓更多人了解佛法、得到佛法的利益。我學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基於這一點,我雖然比不上太虛大師,但我是以他為榜樣的。我們僧伽大學的精神也應該是這樣,凡事往廣處、大處去思考。

過去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和我見面時所談的都不是他個人的事,而是談二十年以後的中國佛教會怎樣、一百年以後的世界佛教會怎樣、如果我們努力朝哪個方向去做的話,佛教會怎麼樣……之類的話題。

有一次,我們在東京見面時又談到這問題,當時我連下個月的房租都不曉得在哪裡,接下來的生活可能都過不下去了,但兩個窮鬼卻在討論二十年、三十年以後的佛教會如何。當時,在座有人就認為我們太不切實際了,但現在看起來,當初說我們不切實際的那些人,到現在好像沒有什麼路可走了,但我們這兩個窮鬼,現在能走的路還真是不少呢!我說這話的意思,是要大家不要擔心個人前途的問題,佛教有前途,我們就一定有前途。

實踐創校的精神

一所學校的發展,和創校理念與校長的治校精神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僧伽大學現在是創校的初階段,我這個創辦人沒有辦法和你們每天生活在一起,我只能給你們精神,希望你們能把握這精神,誠懇謙虛、努力踏實、心胸寬大,不單為自己個人著想。尤其你們是僧伽大學的第一代學僧,更要把握住創校的精神,好好經營下去。

你們不要只會埋頭讀書、拚成績,認為學業成績分數比較高的人,就比較優秀。究竟誰是真正的人才,大概要在僧大第四年才約略看得出來。所謂「品學兼優」,對於一個出家人而言,品學這兩者之中,「品優於學」要比「學優於品」來得重要,而「品」,就是自己的行誼人格。與人相處、為團體奉獻服務、為大眾解決困難,這方面不一定有分數,也很難打分數,但卻非常重要。

一個出家人不一定要會背多少經、多少論,但一定要有慈悲心,能為人解決困難;有出離心,自己少欲知足、少煩少惱;有菩提心,為大眾奉獻、服務。這些都要比課業的分數來得重要,但並不是說,你們上課的時候可以不用出席了,每天就在那邊掃落葉、清廁所、招呼信徒。我的意思是,你們不要把全部時間都放在課業上,不要只以書本為重。

我個人是為了眾生而讀書的,這是我的精神,如果你們不是這樣,那就不是法鼓山的精神。請諸位把精神掌握好,要為眾生讀書、利益眾生,當然這當中也包含了為自己少煩少惱而讀書。

如果沒有辦法降伏煩惱,怎麼辦?你們現在和外界接觸的機會不多,在僧團裡又無聊,時間一久,有時候頭腦裡就會出現古怪的念頭,譬如你們的頭髮理得很短,一開始還不覺得怎樣,但一陣子後,或許會想,頭髮若是能留長一點,應該會比較好看。你或許不覺得這是煩惱,但那就是煩惱!所以,平常自己的心上要有工夫,當狀況出現時,平日用功的工夫就要拿出來。譬如念佛的人,心中就要有佛號;參禪的人,心中隨時都要提話頭;默照的人,就用默照的方法。

如果上述這些方法都用不上,可以拜佛懺悔。但拜佛時不要身體在拜,心裡卻在那邊又怨、又恨、又罵,嘀咕著,拜了這麼久也沒用、菩薩又不靈,結果愈拜愈煩惱……。拜佛,要留心身體的動作、心裡的感受,這是與四念處——身受心法,有關的基礎修學法。心不能調伏時就觀身,身比較調伏了以後再試著觀心,用這樣的方法來拜佛、懺悔就有用了。

我曾經教一個徒弟拜佛,但他拜了幾拜,人就跑掉了。我問他︰「為什麼不拜了?」他說:「本來對佛像的感覺還好,但愈拜心裡就愈怨恨,恨那佛像為什麼不幫我?」要知道,拜佛的用意不是在求佛像幫你忙,塑像能幫你什麼忙呢?安心要自己求,佛像不能幫你安心。

你們對於「精神」二字懂了嗎?現在諸位出去與人相處互動時,大家一看很容易就知道你們是法鼓山的人。這不是依你所穿的行者服等外相來辨識,而是從氣質得知,這種無形中流露出的氣質,就是法鼓山的精神。我們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學僧,應遵循我們的校訓「悲智和敬」,但這不只是法鼓山僧伽大學的精神,也是做為一個出家人所應具備的條件。

今天的精神講話很重要,諸位的心胸要廣大,要努力、踏實,「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句話就是最好的說明,但這句話如果僅是用嘴巴念是沒有用的,它的重點其實就在於不要老是為自己設想。至於這樣的精神是否發揮得出來,則有賴平日有用心的方法、修行的工夫。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法鼓山的風格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現聲聞相,行菩薩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