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現聲聞相,行菩薩行

聖嚴法師

現聲聞相,行菩薩行

今天要和大家談的是,為什麼以「悲智和敬」做為我們僧伽大學的校訓。

首先談「和敬」兩個字。「和」是我與人和,不是要求人跟我和;「敬」是我敬人,不是要求人家來敬我。和敬,是僧團的準則,也就是「六和敬」。

僧團一定是要和、要敬,才能夠大家彼此助道,否則就失去僧團的意義。一個出家人不能和他人和睦相處、不能尊敬人,老是想到自己,伸展自己的想法、需求、理想,特別是伸展自己的私欲,那很糟糕!

尊重他人,以和敬為先

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哥哥從上海帶了一串香蕉回家。因為路途遙遠,香蕉皮已經發黑,但因我年紀最小,所以分到完整的一根,我吃了一口覺得真好吃,又甜又香,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美味的東西!

那時我心裡想:學校裡的同學一定也沒有吃過,於是我就把它帶到學校獻寶,也讓同學們高興,嘗一嘗這麼好的味道。可是因為同學多,所以就不准他們咬,只准他們每人舔一口。舔著、舔著,舔到最後,有一個同學卻一口把它吃掉了,結果其他的人都很生氣,大家追著要揍他。

這則故事是說,當自己有東西和大家分享的時候,大家都很和樂、很快樂,可是只要有人私心一起,想一個人獨吞,就會引起大家的不滿。

我把香蕉分給同學,在六和敬中稱為「利和同均」,類似俗話說的「有福同享」。此外,我們難免會有和他人見解、想法不同的時候,如果你說你有理、他說他有理,那就會爭持不下。

從佛法來說,眾生有種種性、有種種結,我們要和敬待人,尊重他人。尊敬、尊重他人的想法,並不是就不要有自己的想法,而是當自己有別的想法時,還是可以提出來,只是當其他人不贊成時,那就要妥協,尊重他人的想法。

不過,有些人會反過來說:「那你為什麼不尊重我?」如果這樣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尊重他人的想法,就不是和敬!我們應該拿和敬來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他人,為了「和」,就要尊重他人的想法。

現在的人都很有主見,很有自己的想法,這並不是壞事。譬如我常和我們的執事法師們一起開會討論,通常是我聽了大家的想法之後,再提出我的想法和意見。但是,有時候大家會說:「師父,你的想法是錯的,我們的是對的,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樣。」

那我就只有妥協,因為少數服從多數,我只有一個人,我就順從大家的想法。但如果確定我的看法比大家的好,我也一定會說出個道理,讓大家能心悅誠服,願意接受,如此就變成大家共同的意見了,我絕不會用高壓的手段。

因此,有好的意見,還是可以表達,說了之後如果能讓他人接受,那就變成大家的共同意見。如果你說出來之後,大家還是不能接受,那就只好放棄。這就是「六和敬」中的「見和同解」。

再者,校訓中的「悲智」,就是菩薩的精神,行菩薩道就是要有智慧、有慈悲。「慈悲」是利樂眾生;「智慧」是斷除煩惱,自己少煩少惱,也讓眾生少煩少惱;自己不被煩惱所困是智慧,讓眾生不被煩惱所困是慈悲。

利人利己,以悲智為根

煩惱是從身心環境所產生的,我們不受身心環境所影響是「智慧」,幫助眾生不受身心環境所影響而起煩惱是「慈悲」,這是菩薩行、是菩薩道。

「悲」、「智」、「和」、「敬」加起來,就是「菩薩僧」。以法鼓山為例,我們是大乘僧團,是菩薩的僧團,我們所現的出家形相是聲聞相,但是我們修的是菩薩行。

大乘經典裡,就有許多現聲聞相、修菩薩行的大阿羅漢的例子。因此,我們講的校訓——「悲智和敬」就是大乘的出家菩薩行,其中「和敬」代表著出家的僧團,「悲智」是代表菩薩行。

其實,「悲智和敬」這四個字,是所有出家菩薩都應該遵從的。而把它特別標明出來做為校訓,是我們僧伽大學的特色,也是我們僧團的特色——要把我們自己培養成「出家菩薩」,現聲聞相、修菩薩行。

現聲聞相應該要「和敬」,修菩薩行應該要用「悲智」。要培養成為一個標準的出家菩薩,就必須用這四個字,這是我們的特徵與特色。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僧大校風的建立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