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佛法融入生命與生活
諸位既然來參加僧伽大學佛學院的新生講習,在心態上就要知道自己是來出家的,目的是練習做一個標準的出家人。雖然目前你們不知該如何成為一個出家人,但進入佛學院之後,你們漸漸就能夠了解出家人應該要有怎麼樣的心態,以及怎麼樣的生活方式、生活型態。
出家人的心態及型態,你們要清楚。心態,包含觀念和態度兩方面;型態,則包括語言及肢體動作的表達,也就是身口意三儀都要像個出家人的樣子。出家人的身口意三儀和在家人不一樣,同樣是人,但是在家人想的大都是顛倒見,因為知見上的顛倒,所以常常會起煩惱,造生死業。
知見的顛倒主要是出於沒有智慧、沒有慈悲心,所以讓自己煩惱、也讓別人煩惱。出家人不應該如此,我們所想的應該是正見,就是菩提心、出離心,因此是解脫業。而且,在解脫業之上要進一步發菩提心、學成佛之道,也就是要行菩薩道。
你們初進學院的時候,首先在穿著上,設計得和出家人有一點點相像,至少顏色是相同的,這是為了讓大家取得身分上的認同;而在生活方式上,則是讓大家過出家人的生活,以了解出家的生活型態;之後,就是要讓大家養成出家人的心態,真正做一個出家人。
《新生講習手冊》的第一頁,有悲智和敬四個字,那是僧大的校訓。在生活中,不管你是一個人,還是與其他人相處,或是參與團體的運作,都不能夠離開這四個字。這四個字可以用四句話來解釋,就是:「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
以慈悲關懷人
首先,「以慈悲關懷人」,也就是關懷他人的意思,句中所說的「人」是指自己以外的所有人。我們不要老是要求別人的關懷,而要主動關懷別人。
曾經有一個學生在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讀了三年的書,因為我叫不出他的名字,因此很失望地對我說:「師父,我做了您三年的學生,您還不記得我的名字,表示您一點也沒有關心我。」面孔我是認識,但就是叫不出名字,這不代表我不關心他,我是平等地關心,而不是個別的、一個一個地關心。
過去我因為常常和學生在一起,所以學生很容易感受到我的關懷。但是,現在佛研所的同學在三年之間能夠見到我的機會很少,每個學期一次「創辦人時間」,第一年、第二年他們滿乖的還會來,到了第三年就不一定來了。因為見面的機會少,所以叫不出名字來。可是當初佛研所是我想辦法募款找老師、找種種資源才成立的,說我沒有關心好像也不是。但是,他們感覺我沒有關懷他們。
你們諸位也一樣,我是院長,你們要我常常關懷你們、常常跟你們在一起,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應該是你們要來關懷師父、關心老和尚吧!更何況我是關懷你們的,只要有機會,我經常會問副院長、問學務、教務和其他的法師:「同學們的狀況怎麼樣?」雖然我無法一個一個去問你們:「學業怎麼樣?」「身體怎麼樣?」但我是關懷你們的。
今天有一個佛研所的新生,早上起來散步爬山,正好我也去爬山,他一看到我就說:「師父,我十年前就皈依您,您根本就不知道我是誰,對不對?」我是不知道。他說:「十年了,我考試進了佛研所,師父都還不認識我,今天真有福氣,在路上遇到您了,好高興呀!」這位學生很高興地和我爬了一個小時的山,他說:「我終究是跟師父在一起了!」好像之前我跟他距離好遠的樣子。
我常常這麼說:「我出家學佛那麼久,我是隨佛出家的,釋迦牟尼佛也從沒有來關心過我呀!」雖然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關心我,但是我天天都在用佛的遺教、佛的智慧來幫助自己、幫助別人。釋迦牟尼佛不需要用他的身體來關懷我,因為從他的法、他的智慧,我們已經受到很多的恩德和關懷。感恩佛,所以要使佛的法常住在世間,這就是報佛恩。所以,我們要關懷人,要以慈悲心關懷所有的人,用像佛那樣的慈悲來關懷所有的人。如果你用慈悲心關懷人的話,你一定會覺得非常充實、非常有福氣。
如果你老是等待人家的關懷,你一定覺得非常無奈、也非常可憐,到最後不是批評這個、就是批評那個,認為大家都不慈悲:「沒有人知道我的困難!」「我有了問題,沒有人替我解決!」「這地方大家都不慈悲!」「法師不慈悲!同學不慈悲!」「師父根本就不知道我們,我們是死、是活,他根本不知道!」這樣的話,你的煩惱就會很重,你就會準備回去了,因為你覺得在這個地方得不到關懷。
自己不用慈悲心關懷人,而希望別人用慈悲心來關懷你,到頭來你一定會很失望。如果自己用慈悲心關懷人,你會覺得很幸運、很充實。慈悲心不是婆婆媽媽、牽牽掛掛、成群結黨,也不是施小惠、拉關係,慈悲心是看到需要我協助的人,就去協助他。但並不是說,他有困難我幫助他,等到我有困難,他就非要來幫助我。最後你幫助我、我幫助你,兩人的感情變得很好,再也分不開了,成為生死同參,如果變成這樣,那就糟糕了。這種狀況在家人常常發生,叫作「結盟」,但是我們出家人不能如此,出家人是以慈悲心幫助人,不能有期望他人回報的念頭。
其實懂得關懷他人的人,一定是健康的。譬如有的人身體好、有的人身體差,有的人頭腦好、有的人頭腦差,可是即使身體差一點,但是能夠關懷人,你的心理一定是健康的,心情是快樂的;即使你的頭腦不是那麼聰明,但能夠關懷人,你就不會覺得自己很窩囊。
以智慧處理事
第二,「以智慧處理事」,智慧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也不是學問,而是基於慈悲心,應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把「自我」放進去考量。譬如現在你們在這裡當學生,你們如果先考慮到成績好不好,先考慮到老師或者師父對你的印象好不好,先考慮到自己將來出路會怎樣,如果只考慮到這些,把「自我」擺在前面,用這種心態處理事情,結果一定不好,因為這不是「以智慧處理事」,而是以自私心來處理事,是以自己的主觀立場來處理事。
以和樂同生活
第三,「以和樂同生活」,我們出家人的生活講「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要成為「六和合僧」。通常我們都是要求別人來跟自己「和」,這是不對的,應該是自己要跟別人「和」。可是如果有人把你當成仇人、當成怪人、當成嫉妒的對象,或者是看不起你:「像這樣的人,怎麼夠資格跟我做朋友!」「奇怪了,像這樣的人,也能進僧大。」「像這樣的人坐我隔壁,真是丟臉!」遇到這種人,你還是要跟他和,他跟你和不和,不管他,至少你這一邊沒有這種苦。
如果兩個人發生口舌,因意見不相同,發生了一些誤會,那就趕快念一句「以和樂同生活」,因為彼此之間不和,就會產生不快樂。如果他那一邊無論如何就是不快樂,那你這一邊最好是要快樂;但如果他已經很不喜歡你了,你還表現得很快樂的樣子,有時會使得他更難過,因為他會想:「這傢伙真無恥,我已經氣他氣得要死,他還那麼快樂!」如果真是這樣,你不要把他當作仇人,也不要老是故意去找他,你不故意去找他就沒有事了。還有,要尊敬他,這就是接下來要講的,「以尊敬相對待」。
以尊敬相對待
第四,「以尊敬相對待」,雖然有的人智能、體能較差,或者習慣、習性很奇怪,我們還是要尊敬他,尊敬他是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因為他現身說法,表現得那麼差勁,成為一面鏡子,讓我們反省;如果他是一位非常有道心的人,我們更要尊敬,因為他能夠激勵我們修行。
所以,如果有同學威儀不整、口不擇言、常常遲到早退,或者常常溜出去吃一碗麵,或是其他花樣的話,你們不要學他,也不要恨他,而是要勸勉他,關懷、尊敬他是一位菩薩。你們彼此之間要尊敬關懷、互相照顧,能夠尊敬相待,就能夠和樂相處。
「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你們彼此要用這四句話來互相勉勵,並且要朗朗上口,以便隨時隨地運用。例如看到同學發生了不愉快,就說:「以和樂同生活」;看到某甲在批評某乙時,就說:「以尊敬相對待」;看到有人發生問題沒有人照顧,就要「以慈悲關懷人」;看到某人真糟糕、真不像話,這時就要「以智慧處理事」。
生活即修行
生活就是修行,可分成兩個層面,一個是照顧我們自己環境裡的事務,一個是大家共同發心處理大眾的事務。不要認為來僧大就是來讀書的,讀書讀到柴米油鹽都不曉得,常住的事務不關心,那就成為一個懶比丘、懶比丘尼了!
正應了過去人的看法:「出家人是懶人!」過去的人看不起出家人,認為出家人就是一個「懶」字,只有懶人才出家。但是,出家人應該是為人服務的,要養成為大眾服務的習慣,這才叫作有道心。道心,是成就他人,在成就他人的時候,自己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成長、更多的利益。
我記得有一屆佛研所,也就是惠敏法師那一屆,因為班上有一個會照顧人的惠敏法師,他同班的同學都受到他的照顧。結果今天的惠敏法師,是我們僧大的副院長、臺北藝術大學的教務長兼共同科主任,佛研所的副所長,因為他願意關懷人、照顧人、成就人,所以他的成就也最大。有道心、有慈悲心的人,自己一定是成就最快的。
因此,我一向勉勵佛研所的同學,要「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讀書的人、做研究的人、做學生的人,如果沒有好的身體、沒有健康的心,書是讀不好的,即使讀了也等於沒有用。譬如我自己的身體不是很好,讀書的時候常常有一些小病,可是我的心理很健康,身體也沒有壞到老是要請假。
如果心裡常常「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你的心是健康的,你的身體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最糟糕的是,心裡老是覺得不平衡,老是覺得不能適應,老是覺得「這個環境怎麼這麼差勁!」「為什麼不改變?」「為什麼不改善?」如果常常有這種念頭的話,你的身體一定不會好,因為心不健康,身體也不會好。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把書讀得好,就是讀了也是個書呆子,只能模仿老師教的,下次也只會拿著課本照本宣科,結果課本是課本、自己是自己。
我們學佛的人,就是要讓佛法和我們的生命相結合,否則書本就只是書本,就算你能夠寫、能夠講,那也只是書本上的知識,與自己的生命不相關,這時候佛法就只是拿來吃飯的工具,或是拿來表示自己不是廢物,能夠講、能夠寫而已,這樣是不健康的心態。一個健康的人應該將聽到的、聽懂的用出來,也就是說,學以致用是我們出家人應該要有的心態,這跟把佛法當作學問來研究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我要求佛研所的學生,希望他們能夠「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僧大的同學,你們更是要這樣。雖然學院安排了許多課程,但在這四年之中,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諸位成為一位大法師,而是要各位成為一個平平實實、老老實實的出家人。出家人的心態、儀態要養成,然後要有正知正見,把悲智和敬這四個字時時放在心上。做一個像樣的出家人,就不至於辜負自己來出家的初衷,也不會成為佛教的負擔,或者讓父母失望、擔心。
如果來了這裡以後,老是讓你俗家的人操心,常常寫信、打電話告訴他們:「我在這裡真糟糕,熱是熱得要死,冷是冷得要死,吃也吃得不好,睡也睡得不好!同學又不好,老師也不好!法鼓山簡直就是個法鬼山!」這樣子,你的家人一定要你回去。業障重的人,到了我們山上,就是地獄了;相反地,有智慧、有福報的人,會覺得我們山上是淨土。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一篇 法鼓校風|和尚.和樣.和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