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三篇 長者行誼|安住道場,行同事攝

聖嚴法師

安住道場,行同事攝

首先,想問諸位一個問題:「臺灣有許多道場,為什麼你們要來法鼓山出家?」

當你們還沒有進法鼓山之前,有的人是懷抱著夢想或規畫,想像著出家是怎麼樣的生活、大概要做些什麼;有的人則是迷迷糊糊的,只想著「要出家」,然後帶著一顆迷迷糊糊的心,到處去碰、到處去闖,看看這個地方、看看那個地方,如果適合,就在那邊住下來,不適合就離開。

那麼,什麼叫作「適合」?也不是真正的清楚,可能就是「適合我的個性」、「適合我的生活習慣」、「適合我自己的幻想」……,如果是這樣,出家和在家有什麼不一樣?不過是把自己的想法、習性和嗜好,通通背在身上,然後背著到另一個地方,這樣子出家和在家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安住產生修行的力量

而出家的原因,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目睹家人的生離死別,就說:「看破人生,要出家了!」但是剃了頭、換了衣,生離死別卻也還在。有的人可能是因為事業失敗、愛情破裂……,在人生路途上遇到重大的挫折,就說:「看破紅塵,要放下一切出家去了!」還有許多中年以上的人,出家是為了擺脫現有的生活型態、生活環境而想轉換軌道,反正甜頭、苦頭,在家人所有一切的滋味都嘗過了,只差沒嘗過出家的滋味,於是就來出家。

如果問他:「出家以後要做什麼?出家的軌道是怎麼走的?」他可能沒有任何概念,就只會說:「出了家再說!」如果是這樣,到任何道場出家都是相同的,只是要找一個地方剃頭而已,沒有必要一定要來法鼓山出家。

此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有些人在一個道場沒有辦法安住時,就會想:「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出家無家,處處是家」,認為出家人不一定要在一個地方安住下去,到什麼地方都可以。對道場沒有認同感、歸屬感,心肯定安不下來,然後就會想離開,去飄泊流浪當一個「馬溜子」。

出家人如果養成了浮動不安的習性,不願意在一個道場安住下來,常常在一個地方住個兩天腳底就癢,就想再到其他地方,說得好聽叫「行腳」,實際上是「馬溜子」,結果一生就這麼流浪到死,對社會沒盡什麼責任、做什麼奉獻。

出家,是要安住道場、適應所依止的道場,不是讓道場來適應自己的習性、幻想。每一個道場都有它的道風,法鼓山也有法鼓山的風格、理念。我們依常住的道風、理念而共同生活、共同成長,然後共同實踐我們的理念、推廣我們的道風,也就是說,我們依止常住,常住成就我們。

在高僧傳裡,我們常常可以讀到一些古大德,他們修學時,如果依止的道場已沒有什麼可以學習、成長了,師父就會把徒弟送到大道場親近大善知識學習。這情形在臺灣也有,有一些小寺廟,只有一個師父帶一、兩個徒弟,因為沒有辦法使徒弟按部就班地學習,於是將徒弟送到佛學院讀書、磨鍊,希望徒弟學成以後再回到道場奉獻。

此外,也有一些古大德在一個道場親近善知識多年,因為另外有奉獻的因緣,便結束這地方的修業而到另一個地方服務。譬如過去有些大德因為在寺廟、叢林裡擔任某一項執事頗具好評,就會有人請他去其他寺廟當方丈,或是到某地開發、弘法。但這都必須要在本道場有歷練才行,沒有在本道場歷練就跑出去闖,往往只會闖出一頭膿包。

以和敬適應大眾

你們來出家,一定要先學習常住的道風,所謂道風,是大家一起養成的風格,我們的校訓——悲智和敬,就是我們的道風。其中「和敬」是最基本的,如何做到和敬呢?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我們和他人的意見不同時,這時可以將意見委婉表達出來,而不要與人正面起衝突;如果對方堅持他的意見也沒關係,他不跟你和、你跟他和,他堅持他的想法,你就順他一次,他也無法老是要別人順從他。

有的人很強勢,總是認為自己講的是對的、其他人都不對,在團體裡,這種極端強勢的人,最後通常會變成一個獨裁者,不准別人有意見。如果你是這種人,那麼大家都會怕你,對你敬而遠之,心想:「我們都不對,那你就一個人去『對』吧!」如此就不能和敬了。

因此,即使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但大家卻不能接受的時候,應該暫時放棄自己的想法,順從大家。如果你就是認為自己的意見很高明,可是這些人卻都聽不懂,為了要幫助他們,自己要先適應他們;你雖然聰明、能幹、智慧高,但是你所處的團體是不一樣的層次,在這種情形下,你要先融入他們的層次,才能對他們有所幫助。

譬如我跟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當他們吱吱喳喳地給我許多意見,我要駁斥、反對他們的意見嗎?他們問我:「師公!我講的對不對?」我說:「對!對!當然對。」小朋友聽了好高興,便願意跟我在一起,跟我做朋友,他們認為師公很好、很隨和,以後我說的話,他們就會聽了。如果你就是覺得他們幼稚、不成熟,不贊同他們的意見,他們便會覺得這個老和尚很古怪,不敢和我相處了。所以,與人相處或者共事,要以和樂、和敬為基礎。

你們之中,聰明、能幹的人很多,但不管多聰明、多能幹,都應該明瞭在團體中生活,是自己要適應大眾,而不是要大眾來適應你,在適應大眾之後,你自然而然地可以把大眾帶起來。如「四攝法」裡的「同事攝」,「同事」就是指我先跟大眾「同」,使得大眾也能同意我。

就以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來說,他之所以能夠同時適應、應對無量無數恆河沙世間眾生的祈求,像有無量手、無量眼,能無處不現身一般,就在於他能適應眾生。所以,我們要學觀世音菩薩,度眾生時要適應眾生,在團體裡要適應每一個人,你能適應每一個人,你就是團體裡的領袖。

當然這裡所說的「領袖」,不是當方丈的意思。領袖,有意見的領袖、有職務的領袖、有德行的領袖。德行的領袖是以德服人,這類人不見得有什麼大名聲,就是默默地在道場住上幾十年,但在這幾十年中,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人。

也就是說,有些人雖然默默無聞,但對團體卻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所以,並不一定要方丈和尚才能度化人,方丈和尚只是一個代表,我們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度化人,在言行舉止上、在道業道心上,去感動人、影響人,就是在起教化作用。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發揮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學習去適應每一個人,才能在團體裡產生感化力、影響力。至於是不是擔任什麼重要的執事、是不是有名望,都不是問題。有些人適合做行政工作,有的人沒有領什麼重要的行政工作,但是卻可以在團體裡默默地奉獻,做一些凝聚或融合的工作。

消融自我,為眾服務

我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古時候,曾經有個出家人到某道場掛單,一住就是很多年,他的面容蠟黃,好像得了黃疸病,但是他每天都把寺裡的廁所打掃得乾乾淨淨,也不知他是在什麼時候打掃的,反正人們一早起來用廁所,就已是乾淨的了;除了打掃廁所之外,他也很精進用功。

後來他突然不見了,人們非常懷念他。其實,這個人曾是另一個道場的方丈,退位以後,他就去另外一個道場做淨頭,專門掃廁所,也因此而影響了那個道場的道風,直到被認出來了才離開。所以,不管有名無名、職務大小、工作多少,這都不是問題,道心、行為、威儀,都能感動人、度化人、影響人。

同樣地,你們現在即使只是學僧,還是可以一邊自化、一邊度人。你們師兄弟之間,彼此要互相幫助,學習對方的長處、原諒他人的短處,「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度他、他度你,可以互為師友。

而且,我們法鼓山的理念是「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提昇人的品質」應該從提昇自己開始做起,從糾正自己的習性,改善自己的想法、觀念、行為做起;「建設人間淨土」不是叫別人建設,而是我們自己去建設。我們自己把環境建設成為淨土,這樣才能影響他人。

再者,法鼓山的理念,適應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社會,這是在法鼓山出家的殊勝。有的道場走的是守舊、復古的路,但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因為時代是往前走的,標榜復古,那就進入歷史、成了古董,不僅很難產生弘化的功能,可能連生存也會有問題。所以,我們的團體要承先啟後,本著古大德的典範與精神,開啟適應時代、適應社會的弘化之路。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三篇 長者行誼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1 法鼓家風|第三篇 長者行誼|修忍辱行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