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一切從新開始
所謂「出家」,出的是什麼家?主要是出煩惱的家。煩惱從何處來?一般說「生死苦海」,出家人也會有生、有死,如果在生死苦海裡感覺是苦,那就稱為苦海;但是出家以後,生死就不是苦海,生死的過程與環境,都是出家人的修行道場和環境。
出家生活以佛法為中心
我們這個世界稱為「三界火宅」,因為煩惱心生起的時候,就感覺身處在人間的地獄之中,逃也逃不掉。但是如果出離了煩惱,沒有煩惱的心,或者練習化解煩惱的心,那是隨時隨地都生活在清涼的淨土、佛國之中,因此法鼓山要提倡「人間淨土」。「人間淨土」的意思並不是要將地球變成佛國,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夠隨時隨處用佛法化解、消融自己的煩惱心,這樣就是生活在佛國淨土之中了。消除煩惱不一定非得出家,但是出家以後,比較容易化解煩惱。因為出家的生活習慣、環境,以及出家的生活態度和觀念,完全是以佛法為中心,所以出家人是隨時隨地都在修行之中的。
出家要少煩少惱道心強
一般人的煩惱,都是從男女的愛情,父母、兄弟、姊妹的親情,還有自己對名望、地位、財產、權力的執著之中衍生出來的。人為了要在社會生存,所以需要有家庭、有財產。既然是在家人,就要像個真正的在家人,要負起責任來;如果有孩子,就要負起當父母的責任;即使不結婚,或是沒有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事業與資產,以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然而出家人就不同了,出家人什麼也不要,連自己的身體都是屬於三寶所共有的。出家人沒有自己的財產,沒有愛情的糾纏,沒有地位、名望的占有欲;出家人有的就是為自己化解煩惱、為眾生能夠離苦得樂的悲願;出家人只有想到如何全心全力地使眾生能快樂、能離苦、能幸福。我們不考慮自己的問題,因為既然出了家,就不會為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擔憂。出家人只要有道心,能夠少煩少惱,就個人的生活而言,是非常容易解決的。社會上有許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與服務,當我們能幫助、服務他人時,自然而然也會受到幫助和服務。出家人不會為個人去爭取或是想得到什麼,但是得到的往往是最多的。這是因為出家人得到的是一種最高的安慰、成就,而自己則是少煩少惱的。
所以,出家之後,不應再以世俗的想法、用在家人的觀念與方式來看待出家生活,或是來看待這個世界所有的人事物,否則,雖然剃了頭、換了衣、住在道場,但是煩惱不會比在家人少。很可能進入僧團以後,在僧團內爭權奪利、爭名奪位,或是嫉妒、懷疑、怨恨等樣樣不缺。這是因為心態、想法都和在家人相同,因此僧團就變成一個造業、受苦的環境了。這樣的話,出家是出不好的,一段時間之後,你會覺得出家好像和在家差不多,就會走回頭路。
出家是一切從新開始
我勉勵諸位,「出家」是一切一切都要從新開始的,並不僅僅頭髮剃了就是出家,就可以出離煩惱,沒有這麼好的事!社會上也有許多人剃光頭髮,我在美國就看到許多女孩、男孩光頭,也有好幾個光頭明星,所以剃了光頭就和出家人一樣嗎?沒有,他們還是在家人。那衣服換了,就是出家人嗎?也不一定!演員穿上和尚衣服,模樣很像和尚,但是他們內心還是普通人。所以出家人為什麼被稱為「上人」?「上人」的意思,不是因為站到他人的頭上,而是出家人的想法、生活態度、觀念和在家人不一樣,並且超越世間一般人的想法,這樣就能離苦得樂,就能將這個世界當成是行菩薩道的道場,是修行解脫道的道場,這樣就是生活在「人間淨土」之中了。因此出家人不是逃避現實,而是對於現實的看法和想法和一般人不一樣。
今天除了勉勵諸位受剃度的出家菩薩之外,我也勉勵居士們可以用一句、兩句佛法幫助自己,這很有用的,許多居士都引用我的開示、法語。為什麼這麼多菩薩願意成為我們法鼓山的信眾?就是因為他們用了法鼓山的一、兩句的法語,覺得可以化解生活之中苦的感受,許多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進而體會到佛法的好處。出了家的人,更要時時用佛法化解煩惱。如何化解?就像剛才所說的,一定要把我們的想法、看法,以及生活的態度,做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這樣才是真正「出家」。
對俗家親人付出關心和照顧
出家並不是不要俗家的親人了,沒有這回事,俗家的人怎麼不需要關懷呢?出家人對一切眾生都要度、都要幫助,當俗家的親人有苦、有難、有狀況時,當然是要全力以赴給予協助。我們也歡迎親友們常常到法鼓山來,諸位的孩子、朋友、親人在法鼓山出家,這裡其實就是你們另一個家,所以我們是同一個家庭裡面的人。不是出了家就不管俗家的親人了,對於俗家的人還是要關心,假如俗家親人沒有人照顧了,那我們會照顧;如果俗家親人有人照顧,那我們就不必多此一舉。以上是我跟諸位勉勵的。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