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出家的目的

聖嚴法師

出家的目的

一般在家人都會做生涯規畫,或是結婚,或是從商、從政、從事什麼行業;那麼出家人的生涯規畫是什麼?其實出家本來就是你們的生涯規畫,既然出家了,就是做一個出家人,並不需要再做什麼個人規畫,否則會有麻煩。

初發心比較容易,但要有恆常心,也就是堅定的意志則比較困難。在家人做生涯規畫,可是有些人走一半就改道了。出家至少一生一世不會變更,所以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戒都是終身受持。而學佛是多生多劫,最快也要三大阿僧祇劫:第一阿僧祇劫是到初地,第二阿僧祇劫是第七地,八地以上則是第三阿僧祇劫,十地修完了,還需要一百劫修「相好莊嚴」,此即所謂的「三劫修福慧,百劫修莊嚴」。

一個阿僧祇有多少呢?阿僧祇是無數的意思。其實它有數目,只是以我們人間的數字沒有辦法計算,所以給它一個名稱叫作「阿僧祇劫」。我們一生在這三大阿僧祇劫之中,也只是一個很短的階段。

出家目的在修福修慧

修行的黃金時段是二十多歲到四十多歲之間,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將修福、修慧的基礎打好,否則過了四十歲,就會開始對自己失望,慢慢產生錯誤的想法。過去在中國大陸的出家人,多半是童年出家,也就是在二十歲之前,而你們大部分是三十歲以後才出家,是所謂的「半路出家」,已經算晚了,因此對出家的目的要有更清楚地理解。

我們的生涯規畫就是做出家人,但要做一個怎樣的出家人呢?很多人好高騖遠,譬如有的人在沒有出家以前,看到出家人威儀堂堂、法相莊嚴,心中羨慕,便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個這樣的出家人,一旦學不起來,便失去了自信心。

有的人很在乎自己的身材和面貌,其實法相莊嚴與這些沒有什麼關係,只要有慈悲心,心裡少一些煩惱,自然而然是威儀堂堂、法相莊嚴。反過來說,如果沒有慈悲心,經常在煩惱裡打滾,不是與這個人作怨、就是和那個人作對,放不下他人、也放不下自己,面貌就會愈來愈醜,威儀也會愈來愈差。與人作對、作怨,就是不威儀;如果有煩惱,面孔就會和馬或牛一樣,一點也不像人,更不像佛菩薩,相當難看。因此,人的面孔是會隨內心改變的。

有一次,一位很漂亮的女明星到農禪寺來,不巧她的男朋友也帶了另一個女孩子過來。她一看,氣得要命,又哭又鬧,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多醜就有多醜。她的美並不是假的,只是被她的嫉妒、瞋恨給破壞了。平常因為沒有嫉妒、沒有瞋恨,所以演哭戲時也總是很美,但現在是真正在哭、在鬧,所以很難看!

出家人也不要有太多的妄想。有些人出家以後,希望以後能當住持,能成為知名的高僧,但寺裡住持只有一個,高僧也不是人人能當,而我們出家人不求名、不求利、不求權、不求位,既然還有所求,又何必出家呢?

那麼出家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吃好的嗎?在社會上,要吃好的有更好吃的。是為了落髮嗎?我們有些同學就是如此,一進來就訂好目標,一年後一定要落髮,第二年一定要做什麼、第三年一定要怎樣。我們不是這樣,而是依序從一年級到四年級,然後畢業,接著進入僧團隨眾修行,即依眾靠眾,然後隨眾作息,隨眾修持戒定慧,隨眾修福、修慧。

也有人認為出家能解脫,於是一出家就希望解脫、就希望證阿羅漢果。在佛世,證阿羅漢果的人確實很多,譬如佛經以「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來說明佛陀的僧團;還有五百比丘尼,也都是大阿羅漢。但是佛之後,就不容易證了,因為他們都是累生累劫跟著釋迦牟尼佛修行的人,當釋迦牟尼佛從兜率內院下降人間時,部分就會先下來為佛營造一個環境,做準備的工作;另外有一些則與佛同時,或比佛稍微晚一點下來,以護持佛陀修行與弘化的工作。這些內容都可以從本生故事、從佛經裡看到。

我們要慚愧,我們生在末法時代,能夠聽到佛法已經不容易,所謂「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何況我們已出家了,更要把握而精進修行。

出家能得三種解脫

解脫是什麼?是從煩惱得解脫,出家人沒有在家人的世俗負擔,所以出家以後煩惱就少了。出家修行至少有三大好處:第一,沒有家屬之累。家屬是指配偶、兒女,佛經形容這是鎖鍊、枷鎖。

第二,沒有財產之累。財產就好比毒蛇一樣,身為在家人,至少要為自己的生活奔走,頭腦裡要不斷思考收入的問題,擔心入不敷出時該怎麼辦,十分麻煩。譬如開計程車,如果一天開下來,找不到半個客人,不僅吃有問題,連汽油及車子本身的消耗都沒辦法抵銷,心裡就會愈來愈著急:怎麼這個人也不上車?那個人也不上車?

出家人雖然也需要生活,也有房子需要維修,也有團體與事業需要經營,可是這些是屬於公家的、三寶的,而不是我們個人的。經營的情況好,就多做一些,情況差,就少做一些,不會與人比較,也不會說我們這個團體一定要變成怎樣。因此不會受財產困擾,心理上也不會有負擔。

第三,沒有事業的負累。在家人一定有事業,只要企求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與人競爭。有一位職業作家,是靠寫文章、賣書生活,其實他已經滿受歡迎了,但是因為現在出版業蕭條,很不容易維持,一本新書出版以後,一刷二千冊要賣完很不容易,因為在書局中,若沒有人買,銷路不好,兩個星期馬上被淘汰,在書店裡就下架,看不到書了,然後又要在兩星期內趕出另一本書來。因此,這位作家要不斷地寫、不斷地寫,寫的時候又要擔心銷售量的問題,老是生活在緊張的狀況下。目前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不斷挖空心思競爭,希望自己有生存的空間。

出家人不需要競爭,只要盡心盡力做「自利利人」的修行工作。自利、利人都是修慈悲和智慧,我們有多少潛力就把它發揮出來,發揮不出來的,就做一個老實的出家人、老實地修行,就如印光大師講的「老實念佛」。

老實修行對社會大眾有用嗎?我們勸人念佛,不如自己念佛,別人看你一整天都在念佛修行,也會跟著念佛修行。所以再笨、再無能,就算是一個只知道吃粥、吃飯的粥飯僧,只要還會念佛,就能利益他人。所以一個出家人,只要道業不荒廢,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因此,只要不荒唐,出家至少可以得到這三種解脫,但是只要你一執著,馬上就在名利、權位、勢力諸多煩惱之中打滾,成為一個「勢利和尚」、「名利和尚」。我們就是要從勢力、名利、權位中解脫,而做一個老實的出家人;能吃飯時吃飯,吃粥時吃粥,隨眾作息,就是一個很好的出家人。

不妄為師,老實修行

有很多人自命不凡、好高騖遠,出家以後,希望成為虛雲老和尚第二、太虛大師第二、印光大師第二或弘一大師第二,但清末民初以來,還沒有人超過這四位大師。「大師」不是自己認為的,並不是他們出家時說「我是大師」就成為大師,而是歷史所公認。即使印光大師也是到晚年才出名,在《印光大師嘉言錄》及《印光大師文鈔》還沒出版之前,還沒有人知道他,直到這幾本書出版以後,因為書裡的內容很感動人,所以才被視為大師,但是書出版後不久,他就往生了。

太虛大師雖然一開始就被視為大師,是因為他幾位學生稱呼的關係。他十六歲出家,十六歲時就展現豐富的文采,而十七、八歲就有了悟境,只可惜五十九歲就往生了。而虛雲老和尚則是到五十多歲時,才逐漸有人知道他,他出家時也只有十九歲。所以他們都不是一出家,就很狂妄地說自己要成為高僧、要成為知名的出家人,或者一個主導佛教、領導群眾的出家人。

還有印順長老,他有一本自傳《平凡的一生》,他寫了那麼多本書,思想、佛學的造詣,在中國佛教史上很少有人能超過他,但他還是自認很平凡,不覺得自己是高僧,也不覺得與其他出家人有什麼不同或特別之處,就是做一個平凡的出家人。他解脫了嗎?他從沒說自己得解脫了,事實上,所有中國的高僧、禪師,就是大悟徹底的禪師,也不會說自己已經解脫、說自己是佛,只是說見到佛性、親證佛性,親見如來的本來面目,但是他的佛性與佛完全相同。

明心見性並非不可能,但是想變成一代祖師的夢不要做,否則,第一會起煩惱,第二會產生鬥爭,而與他人比較、計較。因為為了要做祖師,就會想辦法把其他人擠下來,離修行愈來愈遠,十分危險。

放下執著就是解脫

凡是跟名利權位相關的東西,我們一律要擺下,擺下即解脫,不要把它想像得很神祕,好像是有樣東西可以得到。

《金剛經》裡,佛不是問須菩提,自己是否有得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還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實際上沒有,否則就是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

學佛就是去執著,對眼前的人事物有執著,就會有煩惱;而未來是虛無飄渺、根本不存在一個夢境,如果追求它,也會有煩惱;所以,最好是活在當下,把握當下。活在當下,就是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出坡時出坡。僧團作息表是怎麼樣,我們就跟著怎麼做,這就是修行!

不要空想,否則煩惱會很重,出家沒幾天,就會開始想:「我的前途是什麼?我的未來是什麼?」出家已經萬事放下,還要問未來嗎?既然放不下世間的事、世間的物,那又何必出家呢?同學之間也不要互相計較,計較誰做得多、誰做得少,或是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放不下這種計較心,就會產生煩惱,而這煩惱並不是別人給的,是你自找煩惱。看起來好像是別人給你煩惱,找你麻煩,讓你看不順眼,但其實是你自己的心在動。

所以要提醒自己放下一切,因為我們是來修行的。如果放不下,馬上問自己:已經出了家,已經落了髮,已經放下萬緣了,為什麼還放不下呢?萬緣放下,一身輕鬆,放下的當時就是解脫,解脫不是另外一樣什麼虛無飄渺的東西。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出家的第一課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體悟生命真正的意義,回到真正的家——出家,是件歡喜的事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