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法鼓山的精神

聖嚴法師

法鼓山的精神

這一堂課是為僧伽大學同學「精神講話」,要向同學說明的是「法鼓山的精神」。法鼓山的精神,是有傳承、有傳統的。這個傳統,簡單地說,是漢傳佛教、禪佛教;漢傳佛教的特色是人間化,人間化則與儒家思想有關。

「人間化」是佛陀的根本精神

許多宗教是傾向於鬼神、天神的信仰,佛教則傾向於離開人間,乃至是要出三界、出生死的,出三界就是不要在人間,這是就目標而言;若是就佛法的修行過程而言,是不離三界、不離人間的。所以太虛大師曾說,中國的佛教,不應忽視屬於人間佛教的層面;然而一般的佛教徒,卻往往偏於鬼神信仰的層面,如此一來就和民間信仰結合了。印順法師也認為,如果佛教流於跟鬼神打交道,就變成世俗化,這就不是佛法。冀求生天、跟鬼神打交道是逃避現實,為求生天國而依賴天神,這都不是真正的大乘佛法。

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成佛,成佛之後在人間說法布教。雖然在大乘經典裡經常可見許多大菩薩、天神、羅漢來聽佛陀說法,那是佛法理想化了。譬如《華嚴經》的第一品〈世主妙嚴品〉,參與華嚴勝會的就有許許多多的天神,而這些天神是菩薩的化身;又如〈入法界品〉的善財童子,參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而這些大善知識也都是菩薩。這些天神、菩薩的心胸、境界,在人間是少有的,和人間是有距離的。像我們這些人要到華嚴會上、法華會上,去得了嗎?生於人間的我們,只能期待這些華嚴會上、法華會上的佛菩薩們,化現人間接引我們、教化我們。所以我們念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菩薩名號,是希望這些大菩薩們來到人間教化眾生。

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普陀山(觀音菩薩)、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嵋山(普賢菩薩),即是以諸大菩薩的道場而聞名。在漢傳佛教歷史上,這些大菩薩是信仰的重要中心。真有感應時,看到的很可能是人的形貌;如果菩薩化現和人不同樣貌,人和他們是有距離的。所以,大乘的佛法是落實在人間的。《六祖壇經》有一句話:「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是在世間的,而在世間的凡夫群眾能自覺、覺他,就是菩薩。總而言之,「人間化」是中國大乘佛教的精神,這種精神實際上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根本精神。

信心堅定、威德高強的光彩

請問諸位,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出生的時候,長得什麼樣子?他是人的樣子。有另外一種說法:佛陀的身高有一丈六尺高(普通的人約只有八尺高),佛陀的身體是紫金色的。這樣的說法,有可能是將佛陀神化了!他的身高有可能比普通人高大一些,他的身體有可能會散發出紫金色的光彩,但是,身高是否高達丈六?膚色是否為紫金色呢?這樣的說法,極有可能是從信仰的角度描寫,而將佛陀神化了,釋迦牟尼佛實際上是一位人間的比丘僧。

我舉一個親身經歷。我的師公智光老和尚,他的身高比我矮得多,但是我每次見到他,都覺得他比我高,這很奇怪,但我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而且,我也覺得他有一種智慧的、慈悲的光,並不是塗上一層油那種反光的光,而是看起來有一種無形的光彩。

漫畫家蔡志忠畫大人物時,總是將大人物畫得很大,小人物則畫得很小,小人物跟大人物相較,兩者的身材相差很多,大小立見。我曾經問他:「蔡先生,同樣是人,你把小人物畫得這麼小,把大人物畫得這麼大,是基於什麼理由呢?」他說:「從大人物的眼中看小人物,就是小的,氣勢就是這樣子;小人物看大人物就是仰望,甚至連頭都不敢抬,就是覺得自己很渺小。小人物的信心和威德不足,所以感覺得自己很小;大人物的信心堅定、威德高強,因此覺得高大。」這是蔡志忠先生的解釋,不知道諸位有什麼想法。

另外,我還有一個經驗。抗日名將孫立人將軍擔任陸軍總司令時,我在軍中當上等兵。印象中,孫將軍穿著馬靴,不僅有好多侍衛前呼後擁,還有許多長官隨行;那時見到孫將軍,我感覺他好威武、好高大啊,而我們這些小兵好小、好小。孫將軍去職之後,曾到中華佛教文化館來看我的師父東初老人,那時再見到孫將軍,他並不比我高,也不比我大。這就是說,我們會認為佛陀很高大,有可能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其實他的身高與一般人無太大差異,身體跟我們一樣是凡夫身,但因為他的智慧、慈悲、威德力,讓人仰之彌高、瞻若有光。

莊嚴娑婆世界即是莊嚴佛國淨土

佛教人間化,太虛大師倡導「人成佛即成」的佛教,意思是:當我們做人做得成功了,我們就是和佛相應。「人成佛即成」所說的佛,並不是指究竟圓滿的佛,而是指成就了佛的功德。換言之,首先就是要把「人」做好,所以太虛大師主張「建設人間淨土」。

法鼓山的理念有一句「建設人間淨土」,這句話最早提出的是太虛大師;還有一句「提昇人的品質」,意涵就是「人成佛即成」。「人成佛即成」且又提倡「建設人間淨土」,這兩句話彰顯了漢傳佛教的特色,也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大乘佛教的目的,在於莊嚴清淨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成為佛國淨土。請問諸位,一切諸佛都有其佛土,例如阿彌陀佛的佛土在西方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佛的佛土在東方琉璃世界。那麼,釋迦牟尼佛的佛土在哪裡?對了!就是在娑婆世界,就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果我們只想到西方淨土或東方淨土去,而不將這個世界建設成為淨土,是不是有些對不起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的佛土。

再請問諸位,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會下生到哪裡?是的,就是我們想要趕快逃走的這個世界。當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跑掉了。我的意思並不是念阿彌陀佛、念藥師佛不對、不好,這是一個方便;然而,我們不應該忽略了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的佛土就在這個娑婆世界,他們都是發願要莊嚴娑婆世界成為佛國淨土,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漢傳佛教的精神!

勉勵所有的眾生都能發願成佛,這是太虛大師的思想。而太虛大師的思想也就是法鼓山的理念,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與太虛大師主張的「人成佛即成、建設人間淨土」的思想相同。太虛大師的傳承是寄禪八指頭陀,是禪宗的系統,因此,太虛大師是禪師。

佛教的現代發展要提供社會服務

接著我要向諸位介紹,現在的乃至未來的佛教,在臺灣、在亞洲地區的每個國家、乃至在中國大陸,佛教的發展與弘傳都要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諸位知道,緬甸、柬埔寨等佛教國家,原本比丘們可以依托缽得到供養。但在國家實行社會主義之後,一般人民的生活有問題,使得出家人的托缽乃至受供養跟著發生困難。這些地區的比丘們,目前當然也有依托缽乞食為生的,可是接受的供養有可能不足,因此他們必須思考如何踏入社會,而政府也鼓勵他們從事社會服務。例如斯里蘭卡、泰國的出家人,都思考著如何為社會服務。

現在中國大陸的出家人,如果在這個廟裡待不下、到那個廟裡也待不下,到處流浪,是難以生活的。我曾在嵩山少林寺見到有一位出家人去掛單,道場的知客師說:「只留你一餐,吃過飯以後要離開!」所以現在並不像過去,拿了個戒牒就表示受了戒,是正式的和尚,可以通行無阻地到各叢林掛單。現在沒這回事,戒牒只能證明是出家人,供你一宿二餐後就要離去,因為在道場常住裡,你沒有身分。提及這些情形,是為了向諸位說明目前現實社會的情況,佛教的生存與發展要適應環境的變化。

我在西方曾參訪南傳佛教的道場,人數少、寺廟小,與大社會的接觸不足,因此難以推展,過得非常艱苦,有些甚至為了生活而不得不脫下僧服,進入社會謀職。許多在西藏、緬甸、泰國出家的西方人,一回到西方社會,經常無法維持出家的生活與身分,為什麼?就西方的觀念,沒有吃白食的,你說:「我是和尚,要受供的,你們應該要供養。」人們可能會回答:「你為什麼不去工作?」乞食是印度的風俗,其他地區不一定行得通。所以,在今天的社會乃至未來的社會,出家人必須要為社會提供服務,對社會無法提供服務的人,很難在社會生存。那麼,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就是將我們所學到的佛法,自己用,然後也分享給其他的人用,這就是服務。

學習僧團執事是學習服務的開始

在西方,我見到許多西藏喇嘛非常努力去適應現代的社會。一個喇嘛如果是個活佛,可以受到供養;可是到了西方國家,如果不在學校教書或者不指導修行、佛法的話,就不容易生存下來。也就是說,要讓自己具備成為一位老師、法師、禪師等的條件,能為人服務,才容易生存。例如像我或者是果元法師,在美國生活應該沒有問題。為什麼?因為可以指導修行或佛法。如果不會指導修行、不會講佛法,只要能為人服務,譬如擔任知客、典座、行堂,也是另一種服務方式。

一個出家人如果對僧團的執事一項也不通,就沒有辨法為社會服務。對外服務的時候,除了照顧我們的環境外,可以先學習擔任知客工作。擔任知客有三項基本要點,如果能掌握,大抵就不會有失職之處:第一,見人要謙虛、要微笑;第二,請對方坐,倒杯水給他;第三,將法鼓山介紹給對方,如果對方問起安心、調心的方法,就指導他如何調心、安心。這三點拿捏好,知客工作大抵就合格了。希望我們僧團的住眾,先學習生活中的每一項執事,先為僧團服務;如果能為僧團服務,就能夠為社會服務了。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盡形壽受持出家戒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一篇 出家的意義與目的|出家是二十一世紀最時髦的行業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