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交予常住 生命付予龍天
這一堂課叫作「出家心行」,首先要向諸位介紹的,是關於出家的心態。這個主題我已說過許多次了,但是既然出了家,出家的心態對於身為出家人的我們是非常重要的。「死生交予常住,生命付予龍天」是出家應有的心態,這也是過去中國大陸的叢林,凡是有人進單時都會要求的。
「進單」是什麼?就是進入常住,進入叢林的意思。所謂「叢林」,是指大寺院,就是許多人共同生活、共修清淨梵行的道場。到叢林中來討單,就應有「死生交予常住,生命付予龍天」的認知。意思是說,既然決定進入常住,那麼自己就不該有個人的想法或作法,應依循道場的制度、規律、生活作息,不能自己單獨要求什麼或不參與什麼,否則就是沒有把「死生交給常住」。常住道場的所有運作,從殿堂到出坡以及各項作務,大眾應協力合作,才能和合共住。再者,就像在家人的家庭有家規、家法、家風,團體中有法規、規則,軍人有軍人的紀律一樣,每個道場都有每個道場的道風。
不違背精進修持,是每個道場的原則,就是要大眾修持戒定慧三學,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原則是相同的,而運作的時候各有不同的風格,這不同的風格就是道風。以大陸江蘇省為例,長江以南、長江以北的道場,風格是不相同的。譬如,金山寺在江南,高旻寺是在江北,兩個道場的道風不同。所以,當你打算進入某個道場,就要了解、實踐那個道場的道風,這樣才能在那個道場安住下來。
因為「把死生交給常住」,所以常住安排你在什麼位置、安排你擔任什麼工作,就是依著常住的安排,沒有自己想做、不想做的問題。從前有一位很有名的老和尚去揚州高旻寺掛單,在這之前,他被推到江中差一點淹死,雖然有人將老和尚救活了,但是他的身體沒有完全康復,就到揚州高旻寺去。到了高旻寺,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個人,馬上邀請他擔任一個重要的職務,但是因為他才從長江裡被人撈起,身體還很虛弱,沒有辦法負擔這個責任,而他也沒有明說,只是表達無法擔任此一要職,因而被常住打了一頓。
只有執事任務,沒有階級大小
因為就常住的立場,既然進了道場,不接受道場派任的執事就是抗拒,抗拒等於傲慢,因此被打了一頓。那麼,對於這位老和尚而言好不好呢?沒有什麼好不好的,就是捱了一頓打,消消業。我說這個故事的用意是要說明,進了道場,死生就要交給常住,常住派任的職務,不應有個人的理由、個人的意見。
有些人能上、不能下,例如原本是身居高位,不願意下台,認為下台沒有面子。這是無理的。出家人只有工作的責任,沒有階級大小的分別。出家人就是出家人,都是法師,即使我是師父,但我也是法師,我並沒有說自己跟弟子有什麼不同。
我一向說大眾是相同的,不論是男眾、女眾,年紀大小或戒臘高低,都是法師,沒有階級之分的。不要認為被派任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就是升級了、升官了!如果將你的位置調整,就認為是丟官了、丟臉了。這都不是出家人的心態。出家人是平等的、沒有階級的,各位同學一定要清楚這一點。
僧團需要諸位服務的時候,你應該高興有機會可以培福了。當你服務的機會少了,也應該高興,因為比較有時間自修了。無論在哪個位置、擔任哪個工作都很好,應該要有這樣的想法,否則,心裡不自在,將很難安住在道場裡。
先將心磨平,安住在道場
有些人進入道場之後,老是抱怨、挑剔,懷疑這個道場是不是適合自己。阿彌陀佛!當你認定那個道場、進入那個道場,就要安住下來,沒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如果總是考慮適不適合,那一定不適合。為什麼?因為這是你的習氣很重、我執很重,當然不適合。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因為這個道場一直和自己想像的差異很大,不久就會選擇離開。
曾經有幾位體驗班的學生,在還沒有就讀僧大之前,經常對我說:「我們這個道場要這樣、要那樣,否則我不想來喲。」我說:「為什麼?」他們說:「這不合理嘛,這簡直是折磨人嘛,不僅浪費人力、浪費時間,還浪費財力。」我告訴他們:「我們這個團體是百川進大海,百川的每一川,成分是不一樣的,但是流進了海裡,全部都一樣了。我們要容納所有的人,不能夠為了哪一條川流的特色,而要大海變成這一條川流的水質,這樣就沒有辨法容納其他川流的水囉。」
所以,要出家,首先必須把心磨平。道場的道風如何,就要接受,這樣才能安住僧團,否則進了僧團,沒多久就會想離開,即使暫時勉強待下,之後還是會離開。為什麼?因為,你的心裡總是在想著這個團體應該改變,改變得像自己想像之中的那樣。存著這樣的想法,你到任何一個有制度的僧團,都沒有辨法待下。那就一個人修行吧!但是一個人修行不容易成功,為什麼?第一、缺乏老師的指導;第二、你的修行基礎不夠,知見沒有建立。我遇過許多同輩或晚輩,他們有很大的抱負,都想要早一點成就,於是自己去閉關或是去住茅棚,或者在市區買個公寓住,看書、打坐、拜佛、修練,自己用功。像這樣是不容昜修成的,因為他們的心非常固執,自我中心的意念太強。
修行,就是要放下自我中心的意念,因此我們說:「死生交予常住,生命付予龍天。」龍天是指護法的諸天菩薩,我們自己身體的健康,自己能照顧的只是一部分,其他要靠護法神來護佑。自己能照顧的這一小部分,不要糟蹋,冷的時候要加衣服、熱的時候不要穿太多,不要餓得太過頭或是吃得太脹,飲食起居、生活作息要正常,這是我們自己可以照顧的。除此以外,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不是自己能夠掌控的,那就要龍天護法的護持。
修行只有道心,不擔心生死問題
雖然說應好好地照顧身體的健康,不過,如果對死生、對生命太在乎,或者是希望活得久一點,那麼,這就是俗人的觀念了,不是出家人應有的心態。我們一定要相信,如果有道心,護法龍天就會保佑我們。古代有許多善知識經常遭遇九死一生的境遇,但他們置生死於度外,不擔心自己是生還是死。只要有道心,不須擔心生和死。
今天早上我遇到一位中年婦人,她說最近心中總是存著恐懼。我問她恐懼什麼?她說:「恐懼死亡,我怕隨時都可能死亡。」我說:「為什麼恐懼死亡?」她說:「因為我有病,我怕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死去。」我說:「阿彌陀佛是無量壽,你不妨多念阿彌陀佛。不要怕死亡,不要擔心死亡,多念阿彌陀佛就是了。當然,到最後還是會死,誰都會死,但是不要怕死,你多念阿彌陀佛、多結善緣。」這位婦人是來山上當義工的,負責清掃公共場所,我說:「你掃地就是做好事,你自己念佛也勸人家念佛,自己掃地、也勸人家一起來做義工,這樣子你會活得更平安。至於擔心害怕,那就不必了。」
我不知道這位婦人會不會接受我的意見,如果接受我的意見,她就不會繼續恐懼下去,甚至也會活得久一點,否則愈是擔心死亡,可能會死得早一些。因此,一定要相信,我們在佛法上精進用功,龍天護法一定會護佑,我們是平安的。如果還是生病,常言道「比丘常帶三分病」,可以將病視為助道因緣。但是如果總是病得一塌糊塗,飯吃不下、路也走不動,什麼事情都無法做,這就不是三分病,這個是七分病、八分病了,這樣子很難修道。「三分病」是指身體是有病的,但是心理是健康的,要相信護法龍天會保佑你,如能這樣,你自己會提起精神,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有病。
請問諸位,覺得自己身上一點病都沒有的人請舉手。沒有人舉手,那表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病。我曾經問過醫務室負責醫療的法師:「我們常住中,有多少人是不害病的?」他說:「沒有人不害病,是小病、大病的差別罷了,大病很少啦,小病沒有一個人不害的,多多少少都有病。」
不能因為身上有病,就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帶著一點病,如果能讓自己生起慚愧心、更有精進心,這樣子的病是帶病延年。因為有病,知道自己的業重而起慚愧心,就能因為有病而有道心。應該這樣想:「自己能多活著一天,是賺到的,在這一天就應該精進用功,自利、利他。有機會利他時,做利他事,沒有機會利他時,至少自己要負起應負的責任。」現在,你出家一天就修行一天,這就是你賺到的。如果你認為:「反正明天可能就死了,我今天還要做什麼?就等死吧!」這就很可惜了!因為生命可貴,你浪費了今天一天的生命,一輩子有多少個一天?甚至一口氣、一口氣的呼吸也都是珍貴的。但是珍惜生命的意思,並不是說要你養尊處優,而是為了要充分地發揮生命的光輝來利己、利人。在僧團中就是要這樣發揮自己生命的功能,來成就大眾、成就自己。
尊敬戒長者,尊重高職務者
接著,我要再次叮嚀諸位,雖然出家人沒有階級,但是出家人以戒臘為尊、為貴,應尊敬戒長的法師;即使對方的戒臘不比自己久,但負責團體中較高層的職務,此時應以職務為重,要尊重職務。
一個團體一定有其組識結構,這結構形成了一個機制,我們處在結構中就受到機制的約束。在僧團中,這個機制是整合性的,是整合所有的意見成為共同的意見,個人的職務也是整合的、不是獨裁的。此外,一個團體有它的道風,無論是誰來擔任負責人,他都必須遵從我們的道風,如果不遵從,就會亂了。
諸位來法鼓山,就要安住於我們的制度,如果來了以後,就想要將所有的制度風格全部改變,會發生什麼事?結果可能是大家離開了,只剩下改變制度的人;或者,剩下的人從其他地方另找一班人來。最近中國大陸有個道場,原來的住持圓寂了,請了另一個道場的方丈來晉山,結果,這位新方丈將這道場原來的道風全然改變,大家完全要聽他的、要照他的,新方丈將不配合的人全換掉,換成自己道場的人來取代原來道場的人,後來這道場的人全部離開了,兩個道場就變成同一個道場。將原來道場的人弄走,這就不是和合了。
所以,在架構上要接受結構,這是尊重職務。職務上講求尊重,戒臘上講求尊敬;職務低而戒臘高的,要尊重戒臘低而職務高的人;戒臘低而職務高的,要尊敬戒臘高的人。但是要注意的是,尊敬不等於放縱,尊敬是禮遇,譬如走路時、吃飯時、坐位子時要尊敬。
戒律裡經常提及:我們要親近善知識學習,我們要尊敬阿闍黎、尊敬和尚,就像尊敬佛一樣。對於指導我們修行的老師,或是我們依止的和尚,要像見到佛一樣地尊敬,必須懂得禮節。和老師、師長、值得尊敬的人面對面走近時,應站著等他走過,你再走,這是禮節。遇到其他的長輩、香客或是不認識的在家人,要向他問訊合掌。我爬山遇到許多山友,開始時我會主動先打招呼,現在他們一見到我,就會先跟我打招呼或合掌,這也是一種弘法,因此出家人要以身作則。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二篇 內修外弘,安己安人|成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