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信願行及安於當下本分學習
大家都知道,淨土宗特別重視信、願、行三個字。「信」,是入佛法門的基礎,如果沒有自信心,就不能肯定自己沒有走錯路,對於三寶、對於自己修行的法門也就沒有信心,便無法建立信仰的基礎。淨土宗是信西方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願力,並且相信自己必須仰仗佛願力的救濟,才能夠出生死的苦海,這是修行淨土法門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僅是念佛,而沒有信心的基礎,很容易就會放棄、就會改變自己的方向。
相信心外與心內的佛
對禪宗的法門來講,信「心外的佛」是最初入門的必備條件,如果心外沒有佛,對自己的信心是不足夠的。心外的佛是釋迦牟尼佛、是三世一切諸佛。我們要相信有佛的國土、佛的慈悲、佛的加持,雖然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已經涅槃了,但他的報身、法身則到處都是、隨時都是,就與三世一切諸佛連在一起。然後,要相信有「心內的佛」,心內的佛是自心佛、自性佛。自心這個心是佛心、眾生心和我的心;在沒有開悟以前是煩惱心,開悟以後則是智慧心。
既然自己的心與佛的心相同,為什麼我們現在不是佛呢?因為我們有煩惱,因此是煩惱心,而佛是智慧心。這兩種心的本質完全相同,是一體的兩面,當眾生煩惱的時候叫作煩惱心,如果是諸佛,因為已經解脫了,所以叫作智慧心。一定要相信,我們的煩惱心就是佛心,否則就不想修行了,因此,我們要建立起信心。
另外,禪宗講明心見性,明心是要把煩惱心轉為智慧心,如果智慧心現前,就能夠見到自性,也就是「佛性」。佛性是本性,也就是禪宗所講「本來面目」,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是沒有被汙染的一種自性,這個自性在我的解釋就是「空」,也就是《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空。知道五蘊是空,這不僅僅生命是空,五蘊也是空,就變成人無我、法無我。五蘊皆空是我們的自性,因為我們把五蘊當成自我,所以執著、所以在生死的煩惱中。
淨土宗與禪宗講的雖然不大一樣,可是功能完全相同。我們到極樂世界時,如果不得上品上生,是見不到阿彌陀佛本尊的,來接引的多半是化身佛,而不是他的法身或報身。在西方極樂世界見不到法身佛,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是報身佛,不過也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見到。雖然見不到,但是我們要相信他的存在。這是與禪宗信「心外的佛」相通的,禪宗所信的「心外的佛」是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而出現在這個世界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化身,但是這個化身已經入涅槃了,因此我們是以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做為信仰對象,我們相信的是世間的報身佛,也沒有見到真正的法身佛。
禪宗最終要明心見性,要見到自性佛,也就是見到空性。而這個自性佛就是「心內的佛」,所以不管是心內的佛或心外的佛,我們都要相信。
依正信的佛法及僧團來修學
有人說,不要信釋迦牟尼佛,因為他已經往生了,而阿彌陀佛現在還在西方極樂世界說法,應該要信阿彌陀佛。這種說法就淨土宗來講,好像是對的,但是對整體佛法而言,則不一定正確。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雖然已經涅槃了,但是他的報身仍遍在於他所欲度眾生的世界,所以念釋迦牟尼佛的聖號還是有用。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化土,那是他願心所成的國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化土,因此念阿彌陀佛是對的,念釋迦牟尼佛也是對的。
建立對釋迦牟尼佛的信心之後,還要相信他所說的法,以及依他制定的律而建立的僧團。諸部經論都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是修行的方法和觀念,我們根據它來修行;諸部律典都是釋迦牟尼佛制的律,我們根據它來建立僧團。僧團是攝受我們修學佛法的團體,也是傳持佛法的團體;傳是傳承,持是守持,除傳承外,還要守持釋迦牟尼佛的法和律。
所以我們信佛之後,也要信法、信僧,否則就等同信一個外道的神。一般的神並沒有告訴我們修行解脫生死的法門,只要相信就可以,那是世俗的一種宗教信仰。佛教必須是佛法僧三寶連在一起,缺少一樣就不成為佛教。
有的人信佛卻不信法,如此信佛的目的是什麼?有的人則不信僧,那你的法要從哪裡來?雖然可以看書,但是並不可靠。有時我們自以為理解了,其實不一定是真懂,而書上的解釋往往帶著作者個人的知見,以自我的知見來學法,就變成了外道法。現在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會講經、會說法,甚至也會帶領大家修行,但是因為帶有外道的知見,所以運用的都是外道法。
在歷史上有很多外道,他們也寫書、也成立團體。不能說那些書沒有用,有很多人在看,甚至也會流傳,但是不可能變成佛法正統的寶典,因為編輯三藏寶典的人,一看就知道這與佛法不相應,雖然用佛法的名詞、佛教的經論,但是外道就是外道。
接著我們還要向僧來學法。但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好多自以為開悟的人,也成立了團體在弘法,譬如臺灣現代有好多來歷不清的喇嘛,顯的雖是喇嘛身,也自稱是藏傳佛教,但是真正的藏傳佛教也不一定會承認。臺灣像這樣魚目混珠的佛教團體還有很多,他們說自己是正統的佛法,我們反而是外道、是非佛法,但將來在真正的佛教史上會給予最客觀的評斷。
因此,我們一定要信三寶,而修學佛法最好還是要向如法如律的僧團學習,因為直接從釋迦牟尼佛傳承下來的僧團,一定是正確的。
共願與別願
第二,是「願」。願有共同的願及個別的願,就是同願(或稱共願)和別願。共同的願,譬如〈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凡成佛都必須要發這四個願,它也是大乘佛法必修的,所以在大乘經典裡都有這樣的主張。漢傳佛法是大乘佛法,因此〈四弘誓願〉是我們共同的願。
別願則是菩薩們個別的願,不同的菩薩會成就不同的國土、成熟不同的眾生,有無量無數的佛菩薩就有無量無數的國土,這些國土的眾生都因諸佛菩薩的別願而成熟。例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就的西方極樂世界,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介紹得比較詳細,所以佛教徒最熟知,也與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比較有緣的佛土。釋迦牟尼佛是看到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心非常脆弱,自信心不夠,因此才特別為眾生介紹淨土法門。
有一點滿有趣味的,在中國、日本和韓國,基礎的佛法大概都是禪宗,特別是中國。可是在佛教史上,甚至近代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很多本來是學禪,也開了悟的,可是臨命終時還是回歸淨土,以西方極樂世界為他們的歸屬。
一、二十年前,臺灣有一位居士,因為從禪修得到一些經驗和利益,自以為已經解脫、已經開悟了,因此非常狂妄,好像自己與三世諸佛一鼻孔出氣,與諸佛是一樣的、平等的。最後他害了一場大病,在病中想用禪修的工夫來尋求離苦得樂的方法,結果用不上力,於是就改念阿彌陀佛,而他那個團體後來也改修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
禪法並非不能得解脫,只是不是所有眾生都能做到,但它在平常生活之中是有用的。釋迦牟尼佛知道凡夫就是凡夫,在非常緊要的關頭用禪法,要得力並不容易,因此特別介紹了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那麼釋迦牟尼佛有沒有成就國土?他的國土又在哪裡呢?就在我們人間,這個娑婆世界,所以釋迦牟尼佛也在我們這裡成熟眾生。
釋迦牟尼佛很慈悲,他自己建立的國土是暫時的、臨時的,但對我們這個世界的眾生有大用處。娑婆世界的眾生用佛法,是用多少時間就有多少的利益,但因不能全部開悟、全部成佛,就介紹我們到極樂世界去。但是如果自己有信心,自己得解脫,那就不必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日本東京大學有一位宇井伯壽博士,他在命終之前,他的學生坂本幸男,也是我的老師,就問他:「老師,您過世之後要到哪裡去?」他回答說:「一切都是空的,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去。」他對佛法的信心非常堅定,實證空義,所以不必到哪裡去。人過世以後是在空性中,空性就是自性。在空性之中並不是什麼都沒有,空性是沒有執著的心,因此沒有一定要住在哪裡,也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執著要到哪裡去,但是眾生需要他的時候,隨時可以化現,哪裡都可能出現。
另外,臺灣的印順長老,他一生不念佛;還有我的老師仁俊法師也一樣,學生念佛問好,他也不回應。他不是不相信阿彌陀佛,也不是不贊成念阿彌陀佛,而是對自心很有信心,因此不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如《六祖壇經》:「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也就是說,真正懂得空性的人,臨終時的信心非常堅強,因為就在空性之中,不需要到哪裡去。如此,現在這個世界可以說就是佛國淨土,也是我們提倡的人間淨土。
人間淨土在哪裡?就在自心中;這樣現實世界就是人間淨土,就看自己怎麼看待、面對和接受這個世界。如果業障很重、煩惱很重,與這個世界接觸時,不是貪就是瞋。貪就是執著,我要、我要,各種各樣的東西都要;貪不成、貪不到,就怨、就恨,瞋心就起來了。與貪瞋癡三毒相應的世界,就是地獄、穢土;如果與戒定慧相應,我們的心就是清淨的。只要一念心清淨,這一念見到的世界就是淨土;兩念心清淨,這兩念見到的現實世界就是淨土。人間淨土的意思就是這樣。不是有個按鈕,用手指一按,地球馬上變成極樂世界。而是先調整自己的心,不與貪、瞋、無明相應而不受汙染,這一念之間,你的心、你的身體就是在人間淨土裡。人間的確有淨土,但是如果我們從來沒有想到要把自己的心轉化為清淨心,從來沒有想到要把煩惱轉化成智慧,那就是在地獄裡。
學佛修行成就菩提願
願心與「行」,與行門、修行有關係。願心有長遠的及當下目前的願心,特別是長遠的願心,也就是要莊嚴國土、成熟眾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修行法門;如果建立不起來,就要諸佛來度我們,寄託在諸佛的淨土裡。
我們現在用佛法建立人間淨土,實際上是寄託在釋迦牟尼佛的淨土裡。你們要知道,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我們這個世界在他眼中就是佛國淨土,因此我們也用他的法門,把自己寄託在他的淨土裡,接受他淨土裡的種種攝受。
如果我們自己也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佛國淨土,那要有悲願。每個人的悲願不同,首先一定要將自己的修持法門學得非常純熟,然後再用智慧觀察哪一些眾生需要自己度,需要建立怎樣的淨土來成就他們。所以,雖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度的時候,還是度有緣的眾生。目前我們還是凡夫的階段,只有學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的法門,再從他的法門之中,藉由修行漸漸地讓心發揮強大的力量,這需要發悲願。
觀世音菩薩也是如此,他之所以成為觀世音菩薩,是因為在過去無量劫以前,遇見一位觀音古佛教他修觀音法門。觀音法門就是慈悲攝受,以廣大的慈悲心攝受一切眾生。他藉由這個法門成就了他的願心,而觀音菩薩的願心就是尋聲救苦,以三十二化身,或者無量的化身來救度一切眾生,慈航普度一切眾生。
但不是每個菩薩都發這樣的願,如普賢菩薩有十大願,而地藏菩薩則是發了要度盡地獄一切眾生的大願。那我們自己呢?在修行的過程之中,如果看到哪一尊佛菩薩的願與自己相應,就選哪一種做為自己的法門。
另外,當下目前的願和長遠的、未來無窮際時間的願有一點不同。遠程的願心是最終的目標,就是成佛,但我們一定要從近程為著力;如果放棄了近程的目標,空談遠程的,修行就永遠不能著力。因此,我們首先要有一個著力點,以我個人來說,就是做一個出家人,這就是我的近程目標。
安住當下努力前行
我是一個凡夫,生在這個時代之中,環境隨時在變,生活也隨之改變,我們自己是做不了主的。但是有一樣可以,就是我一直要做一個出家人。即使在時代變遷的過程之中,因故無法再做出家人時,我還是發願:「今生沒有辦法做出家人,來生還是要做。」
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時,出家人沒有寺院可住,沒有修行的環境可以修行,全部被迫還俗;有的人到工廠工作,有的人把握不住就結婚了,變成在家人。當佛教重新恢復時,那些結婚的人雖然能再來出家,但是他們的牽掛就很多了,不像沒有結婚、堅持過獨身比丘生活的人,那麼如魚得水,非常快樂自在。
因此,我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環境,都堅持要做一個出家人。這個環境再怎麼變化,對我也沒有什麼太多的影響。佛教需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佛教要我在什麼地方,我就在什麼地方;而我不管現什麼相,都是以出家人的心態來看這個世界、來過自己的生活。所以,雖然我人生的變遷很多,扮演很多不同角色,在軍中時是在家人、是軍人,留學時是學生或學者,與在家人生活在一起,但我的宗旨是無論扮演什麼角色,都是在做出家人的工作。在家人不是我自己要做的,而是時代環境的關係,但是我並沒有因此拋棄佛法。因此一生走過來,到現在為止,可以說都沒有脫節,出家人的本質、出家人的心態也都沒有變過。因為在任何狀況下,我只想到「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所以做在家人也好、出家人也好,都在傳播佛法,呼籲大家一起來傳播佛法。
有人問我的志向是什麼?我除了終身做個和尚外,沒有其他的想法。我們在當下要有一個著力點,譬如現在你們做學僧,就應該盡好學僧的本分,如果放棄當下的著力點,有太多的妄想、太多的期待,幻想著要做一個怎樣的出家人,那你沒有辦法畢業,書讀到一半可能就不想讀了,因為你想要的東西在這個短程之中沒有出現。你想要過的一種生活、想要的一種地位、想要的一種身分,你要不到,最後就會選擇離開。離開了就自在了嗎?不會!因為你還是會得隴望蜀,安定不下來。
很多人是「此山望見彼山高,到了彼山沒柴燒」,這是一種貪念,一種虛幻的妄想。經常打妄想的人,不能抓住現在,而不能在當下的身分、環境,好好踏實地努力。你說:「我將來要做大禪師,這是我的願心。」這是做夢,不是說想做大禪師就能做大禪師,而是要抓住現在、掌握現在、安定現在,一點一點踏實地往前努力。如此,不管將來是在哪一個位置、哪一個地方,都能有所成就。如果你不安於現在,老是在幻想哪個地方好、哪個位置好,那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未來都是在夢幻之中,不會真正的踏實。
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做禪師、會做法師、會做法鼓山的創辦人,就是在沒有找到金山這塊地之前,根本沒有想到要建一個道場。一切都是因緣的安排,也可以說是佛菩薩的安排,而我自己並沒有一定要做什麼。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二篇 內修外弘,安己安人|死生交予常住 生命付予龍天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