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三篇 僧伽大學培育僧才|我對「出家體驗暨僧才養成班」的想法

聖嚴法師

我對「出家體驗暨僧才養成班」的想法

「出家體驗暨僧才養成班」的開辦,有其背景因緣。過去由於僧團空間及年齡門檻的限制,對於有意前來出家的人無法充分接納;現在法鼓山的硬體建設及制度規畫已臻完備,因此除了開辦僧伽大學招收年輕學子之外,並且另闢一個體制,推高年齡上限、放寬學歷要求,凡五十歲以下的成年人(男眾需服畢兵役),無任何訴訟、財務、情感等糾紛,身心健康,無不良嗜好,有意試發終身出家悲願者,都有報名資格。

出家是出離自心的牢獄

如果以「在家」的眼光來看「出家」,其實很不容易體會箇中真義。一般大眾對出家人的認知,常止於誦經、拜佛、打坐、早晚課等等外在行儀,或者如中國舊小說中所塑造的隱姓埋名、青燈古佛、與世無爭的山林逸趣,這都不能涵蓋出家的真貌。

真正的出家,除了出離了原來的家,不再擁有一己的眷屬、財產、事業、名利之外,更重要的是,出離了自我束縛、畫地為牢的內心。比如,一般人常講「這是我的想法」、「這是我的意願」、「這是我的權利」……,以「我」的立場來看待外境、與人互動,那麼,對立就產生了。對立一產生,人我壁壘分明,即使一貧如洗的乞丐,也都還要緊緊看牢了手上的那隻碗、那根棒子,以及肩上的那只揹袋,因為那是「我」的。然而,同樣是一缽千家飯的出家人就不同了,一切來自十方,一切歸於十方;棲身居所、日常用物,都不屬於個人,而是屬於團體,不僅屬於眼前的團體,也屬於佛教的全體,這就叫作「僧團」。

在僧團裡,個人是非常自由自在的,因為不需要擁有任何東西,但任何東西都有了。比如,我們的僧團有一百多人,一百多人共同擁有僧團的財產,只要一個人有飯吃,大家都有飯吃,只要一個人有衣穿,大家都有衣穿;因而心力不需罣礙於小小自我上,而可以放眼在芸芸眾生上。對一個修行人而言,處處無家處處家,這就是出家。

做個有悲願的出家人

我常常講,佛教並不缺少出家人,但是缺少有悲願的出家人。悲願是不與知識、學歷或經歷成正比的。所謂有悲願,就是能夠將自己奉獻給三寶,以此來幫助眾生。修學佛法是為了奉獻佛法,出家是為了以法供養人群,如果沒有悲願而出家,不單對社會毫無貢獻,對佛教更會形成負擔。所以我希望進入「出家體驗暨僧才養成班」的人,將來都能成為有悲願的出家人。

出家人最重要的是能夠「放得下,挑得起」,放得下自己的擁有,挑得起眾生的希望。如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眾生創造美好的未來,要把這個責任擔在肩上。其實,在提昇他人的同時,自己也提昇了,建設人間淨土,而自己就在淨土之中,如此以利人來利己,這是很快樂的事!

像嬰兒般重新開始

對於中年出家的人,更要善加體知「放下」的內涵。人到四、五十歲,必有其經驗、歷練、專業的自信甚而是自負。菁英的自負不要緊,要緊的是懂得放下自負。既然出家了,生命已走到另一個境界,要像嬰兒般重新開始,放下過去的地位、成就與心境。

以往的身段、自豪,那是一條習氣的尾巴,必須斬斷。如果帶了這條尾巴投入佛門,進出任何地方,自己會絆倒自己;開門關門之間,自己會夾住自己。絆倒了、夾住了,痛的是自己,所以,得隨時隨地提醒自己,歸零。

當然,腦海中的知識、能力、專業是無法歸零的,歸零的是心態。比如,一位教授出家了,要把教授的心態放下,要把為人師表的崇高放下,因為在他的生命史冊上,屬於教授的這一段時光已經過去了,生命的新頁是——學佛。

菁英出家,或許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或許是董事長、是系主任、是工程師,然而佛門之中,沒有董事長的位子讓人當,也沒有系主任、工程師、名人的位子,只有出家人的位子讓人當。過去的專業智識,若有因緣能用即用,無用即捨,出家的本務是修行。

至於能力尋常的人出家,也能有所精進,藉由一般作務如灑掃、煮飯、種菜等等,與大眾歡喜結緣,在接引眾生上,同具重要性。歷代祖師大德從搬柴、運水、燒火中修行悟道者,所在多有。

佛門執事無分軒輊,觀照情緒的起伏、心念的上下波動,才是必須隨時面對的修行功課。

不是烏龜,是流水

出家修行,不能老是想著我要什麼、我不要什麼,如果掛著這種心念,苦惱滿懷,即使遠遁深山,也修學難成。雖然沒有世塵干擾,但山林對其只是死寂枯槁,一個沒有生命力的人枯坐山中,就如枯木一樣,沒有智慧,沒有光。哪一天再回到社會,與人群一接觸,照樣煩惱叢生。所以佛法的重點,不是身的出離人群,而是心的出離苦惱,那些堅持的、反對的、追求的種種自我,只要念頭一滅,當下解脫。說難也難,說易也易,而這一定要在人群間實際對應,否則只是假象的解脫。

法鼓山一向傳承農禪家風,著重的就是人間性的生活化育。我想提醒大家,如果把修行當作現實的逃避,或安寧經驗的享受,就猶如烏龜,外面一有任何響動,頭就趕快縮進龜殼裡去。修學中國的禪宗心法,不是烏龜,是流水,遇到阻礙,變個形狀、繞個彎,照樣流過去。水還是水,一如慈悲與智慧,形式不拘,但內質不變、滋潤不變。

我非常希望進入「出家體驗暨僧才養成班」的研學者,都能成為有修行的人,對其個人而言,是消融自我;對社會而言,則入世而化世、潤澤人心。這是我唯一的期許。

上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第三篇 僧伽大學培育僧才|隋唐第一流人才在佛門 二十一世紀菁英也是

下一篇: 《法鼓全集》第九輯 理念願景類|09-12 法鼓道風|校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