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二年 / 西元一九四三年
聖嚴法師十四歲
(〈我的童年〉,《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24-25[法鼓全集2020] )
(〈我的童年〉,《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25[法鼓全集2020] )
(〈我的童年〉,《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25-26、頁37-42[法鼓全集2020] )
父母因為家境關係,我的學業,也是時輟時續,小學我僅讀到四年級,便決定不讓我再讀下去了。那年夏天,有一位鄰居叫戴漢清,到我家來玩,閒談間問起我將來要做什麼事,我沒有回答,我的母親卻說話了:「我家很窮,子女也不算少,所以我想把他送掉。我也捨不得送掉。這孩子身體很單,讀書倒很用功,只是他投錯了人家,我家培養他不起。看樣子,他只有去做和尚了。」想不到母親的最後一句話,竟然觸動了那位姓戴的靈機,他要我父母先將我的生辰八字開好,給他送去狼山,秋天來了,那位姓戴的鄰居,從江北回來,果然給我帶來了好消息,要我把衣物收拾起來,馬上跟他過江去狼山做和尚。這事本已說好了的,但在沒有心理準備的父母聽來,又覺得非常突然了,尤其是母親,甚至要反悔,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又說:「只怪你的爹娘窮,還有什麼話說!」(〈美麗的夢〉,《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44-46[法鼓全集2020] )
狼山大聖的名聲,在蘇北的地區,乃是老幼咸知,婦孺皆敬的;他是無病不治的醫王,也是無難不濟的聖者,更是有求必應的大菩薩。因此,狼山的香火,在蘇北占第一,即在江蘇一省,也可占到第一。(〈狼山的狼〉,《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59[法鼓全集2020] )
狼山的歷史,始於唐高宗的時代,龍朔和總章年間(六六一~六六九),有一位來自西域泗國的僧伽大師,到達狼山開基。然後經知幻禪師及當地的居士們建了大雄寶殿等,名為「廣教禪林」。(〈童年和少年〉,《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14-15[法鼓全集2020] )
狼山的七個房頭,雖然同屬臨濟宗廣教寺的派下,各房的經濟則各自獨立。我出家的這個房頭,叫作法聚庵。(〈狼山的狼〉,《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77[法鼓全集2020] )
(〈俗家姪兒的來信〉,《法源血源》,法鼓全集6輯2冊,法鼓文化,頁13[法鼓全集2020] )
狼山的僧制,歷代都有變化,由全山統一的十方禪院,演變為七個房頭,分頭而共治的子孫寺院。當我上山之際,就是處於房頭的時代,而七個房頭只有一個大雄寶殿及位於山頂的大聖殿,為七家逐年輪流共管。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正好輪到我們第四房的法聚庵在山頂當年。狼山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山好高、人好多、香火好盛,和尚們也就很忙。因為那是一個香火道場,特別是正在山頂當年的時段,為了照顧各個殿堂的香火,所以顯得格外地忙碌。(〈童年和少年〉,《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15、16[法鼓全集2020] )
(〈哀哀父母〉,《歸程》,法鼓全集6輯1冊,法鼓文化,頁80[法鼓全集2020] ;〈小海鎮的大姊家〉,《法源血源》,法鼓全集6輯2冊,法鼓文化,頁130[法鼓全集2020] )
上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一卷 1930~1961 沙彌‧小兵‧軍官‧比丘|民國三十一年 / 西元一九四二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一卷 1930~1961 沙彌‧小兵‧軍官‧比丘|民國三十三年 / 西元一九四四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