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二卷 1962~1975 從青澀比丘到博士法師|民國五十八年 / 西元一九六九年

聖嚴法師


民國五十八年 / 西元一九六九年

聖嚴法師四十歲

〈自序〉《探索識界─八識規矩頌講記》,法鼓全集7輯9冊,法鼓文化,頁4[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8-22[法鼓全集2020] )

由於基督教的刊物指名挑戰,以及公開的叫陣,說當時的佛教界,中國的佛教徒,已經沒有一個懂得梵文,而那是佛教的原典語文,不像天主教的神父或教士們,拉丁語的《聖經》原文,是必修的課程,而且是每天都在讀誦。我經過這樣的一種刺激,雖然年紀已經快要四十歲,還是打著勇氣說:「捨我其誰!」同時,我的好友張曼濤先生正在日本京都留學,常常給我寫信,寫的都是長信,討論的都是宗教、哲學、佛教、佛學等的天下大事、歷史大事。信中總會勸我,不管怎樣,到日本看看。而且我的剃度師東初老人,也贊成我出國留學,乃是我所意想不到的事。尤其是,由於國內佛教教育普遍地低落,僧眾不受一般人的重視,由於沒有高等教育的學位,甚至也被禁止進入各大學去向學佛青年說法。為了提高佛教的學術地位以及僧人的素質,以備開創佛教教育的新局面,我就毅然決然地發願去留學日本。事實上,在山中讀了許多日文的佛教著作之後,發現日本在佛教教育設施及學術研究方面,確實已有了輝煌的成就,儼然已執世界佛教動脈的牛耳。

就這樣,我於一九六八年二月,走出關房,離開高雄美濃的山區,到了臺北,暫住於當時的首剎「善導寺」,以一年的時間,做日本語文的聽和寫的準備。〈留學生涯〉《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85[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21-22[法鼓全集2020] )

當我決定了留學日本的考慮之後,正在日本留學中的朋友,以及已從留學歸來的朋友,都很熱心地提供了我不少的建議。在京都方面的人說,如果想了解日本文化的純樸踏實,最好是到京都。在東京方面的朋友,則強調近代日本文化的重心,不在京都,而在東京。東京不僅是日本文化的中心,也是今天世界文化幾個重要的集散中心之一;唯有到了東京,才能夠感受到日本佛教學術文化的脈動,也能夠呼吸到世界佛教的學術研究環境的空氣。結果,我是到了東京,不過不是因為我聽了他們任何一個人的建議,乃是由於京都那方面,沒人替我擔保。可是剛從日本東京立正大學學成回國的慧嶽法師,卻一口答應替我辦成。同時,另有一位吳老擇先生,正巧渡假回來,就拜託他替我去奔走,拿著慧嶽法師的介紹信以及我個人的資料,找到了慧嶽法師的指導教授坂本幸男博士。真的非常簡單,很快就辦好而收到了從東京寄來的入學許可書。〈日本佛教面面觀〉《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106-107[法鼓全集2020] )

有人故意在交談之中說給我聽:「中國佛教真是悲哀,又要損失一位法師了!」有人問我:「你可要帶些在家衣物去在日本備用?」有人給我寫信責問:「你是否討厭你現在的法師身分?假如你不想還俗的話,勸你留在臺灣。」……有一位居士竟聯絡了好多位道友向我勸阻,後來又給我寫信說:「留日三年,不如在臺灣面壁三天。」有一位愛護我的法師也向我的在家弟子們勸說:「你們如果真的敬愛你們的師父,那就不要供養他經費,否則等於幫助你們的師父還俗。」〈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23[法鼓全集2020] )

當時,因為從臺灣出去的留日佛教青年之中,還沒有一個學成回國的。所以我的師父經過考慮之後,反對我出國;原來答應支持我出國留學經費的一位南洋華僑佛教徒也變了卦。我在一九六九年三月十四日,離開臺北飛往東京之時,除了一張機票之外,真是阮囊羞澀,幾乎是在國內佛教界的一片反對聲浪中,踏上了留學異國的征程。〈留學生涯〉《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86[法鼓全集2020] )

記得當我來日本之先,請教印老的意見,他雖未說不贊成,但卻說了兩點意見:第一是凡為有了寺院住持職務在身的人,不論僧尼,均會於學成之後以本來面目回國,否則就很可能一去不返了。第二是若為學習日本學者們現代西洋式的治學方法,不去日本,同樣可以達到目的。〈劃時代的博士比丘〉《評介.勵行》,法鼓全集3輯6冊,法鼓文化,頁58-59[法鼓全集2020] )

樂老親歷抗日戰爭,對於日本軍閥,深惡痛絕,尤其日僧帶妻食肉,不忌葷腥菸酒,覺得日本佛教倒行逆施,一無是處,故對我的留學日本,大大不以為然。〈悼念樂觀長老〉《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82-83[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22-23[法鼓全集2020] )

弟子聖嚴,此番為求中國佛教文化及教育的重振,而去日本留學,去後絕不改裝,絕不放棄素食,絕不以做散工來換取生活費用。若我佛教尚有前途可為,敬乞三寶加被,助弟子完成學業。倘以弟子無福無德而非其選者,則在糧盡援絕之時,使之立即返回祖國,再度入山,閉門思過,絕不因此灰心而變志還俗。〈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0[法鼓全集2020] )

近世以來,中國佛教,不論在戒定慧的哪一方面,都在沒落退潮之中,主要原因是,佛教的人才太少,雖仍不乏苦修戒定的人,但以慧學不夠,終無法產生可大可久的影響作用。近世中國佛教界,正因為不重視慧學,也可以說不夠資質深入慧學─佛教法義的堂奧,所以不鼓勵法義的廣泛研究,甚至於詆毀法義之學,與生死大事無關,反而是解脫生死的絆腳石。因此,第一流的學問之士,不易為僧團接受,稍微有了學問基礎的僧侶,也自覺得要比一般的同道高明,一旦發現不能和現實的環境同流,便會自然而然地離僧而去,這是佛教的最大的損失和不幸!

當我經過在臺灣深山中的將近六年的獨自修學之後,不久,竟然會來到日本,做起留學僧來,在一般人的看法,認為我已放棄了以往的宗旨,另外走上返俗或趨向返俗的目標了。其實,在我本身,絲毫沒有改變的打算。我雖對於改變了的人,同樣抱著尊敬的態度,但我仍覺得佛法的中心,宜以僧侶的型範,作為命脈的維繫者。〈劃時代的博士比丘〉《評介.勵行》,法鼓全集3輯6冊,法鼓文化,頁53-54[法鼓全集2020] )

〈敬悼煮雲法師〉《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74[法鼓全集2020] )

案:心志、悟因二位法師即日後創建香光尼僧團之大德。

〈悼念王澤坤居士〉《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137-138[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0-31[法鼓全集2020] )

〈學術化的日本佛教〉《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95[法鼓全集2020] )

對這一段人生經歷,感到相當遺憾,悟一及妙然二師本來都是我的同鄉道友,對我都很關心照顧,經過一年多的同住共事之後,反而變得疏遠了!總覺得這是我在做人處世方面的一大缺點,使我更難忘懷的是,始終尚不知其原因何在?〈悼念妙然法師〉《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133[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2[法鼓全集2020] )


淨海法師先到東京一個月,已經將我們兩人的住所及炊具、食物、應用家具,全都準備妥了,真是難為了他,所以慧定尼師一再說我有福報,淨師為找房子,跑了多天,碰了好多壁,我卻完全坐享其成。〈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45[法鼓全集2020] )

〈我的留學生活〉〈日本的寺院和僧伽〉《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61、286[法鼓全集2020] )

案:初抵日本時與淨海法師同住;後,淨海法師分開另住,並於獲得佛教學碩士學位後,於一九七二年應紐約中華佛教會妙峰法師邀請赴美國弘法。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46-47[法鼓全集2020] )

一到營業時間,菜市裡擠滿了家庭主婦,尤其是廉價品的攤位之前。我這個光頭的和尚,提著菜籃,夾在大群的婦女之間,已不像話,怎麼好意思去爭和搶呢!都是選在快要下市的時候去,買它一大堆。〈我的留學生活〉《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72-73[法鼓全集2020] )

日本佛教有其短處,亦有其長處,我望你去短取長帶回來一套復興計畫。惟我國人,不論在家出家,有同一「不爭氣」的毛病,等於麻木,思之令人浩嘆。忍勞耐苦,你一定能守。〈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40[法鼓全集2020] )

仁者已到日本就讀,甚喜!盼達成願望,載譽歸來。你與淨海法師,此去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如果你們兩位也一去不回(僧團)的話,大家都說,中國佛教會決定從此停止辦理留日手續的批准及轉呈了。〈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40[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5-36[法鼓全集2020] )

一般留日學生,大多先進「國際學友會日本語學校」,一年之後,再進日本的大學。我們卻作了另外的決定。首先由吳老擇先生介紹了牛場先生。本來家庭教師均要報酬,而且相當的貴,牛場則不談這個,甚至拒絕接受我們送他的水果及點心,在日本一年以來,他待我們最關心,也使我們最感激,他懂得中國現代佛教徒的苦悶,也感念日本佛教的主要源頭是發自中國,見到我們,像是見到了落難中的故鄉親屬的遺族子弟,頗有不勝吁噓之感。〈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48-49[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0[法鼓全集2020] )

(東初老人云:)經數年來徹底考慮,深覺宗教存在的價值(佛教在內),只是精神熱忱(意志、願心在內),不在學術文化。宗教要是走上學術化,是走下坡,趨向滅亡。儘管釋尊說了三藏十二部經典,但其重心仍然在道─精神。〈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6[法鼓全集2020] )

吾兄赴日深造,弟意不欲斤斤計較學位之獲得,最好還是認真從事某些工作之研究,如日人治學之方法、教會(各宗)之制度、出家僧眾之教育與管理;對在家信眾弘法及聯繫之內容與方法;關於這些問題,希望吾兄加意研究,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作為將來改革中國佛教之藍本。〈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8[法鼓全集2020] )

〈初到東京所見的日本佛教〉《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0-13[法鼓全集2020] )

〈初到東京所見的日本佛教〉《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5-16[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5-56[法鼓全集2020] )

〈東京的佛教大學〉《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33-337[法鼓全集2020] )

案:日本學校第一學期約為四月至七月,第二學期為九月至一月。

布施皓岳是昭和十八年的博士。第一次上他的課,一開始就和我提起印度、中國、日本佛教的演變,說中國的已不像印度的,日本的也不像中國的,但有一個原則,如果不假以實際的修持,尤其是禪定工夫的體驗,一切的經教法相都是無用的,他說他看我的樣子一定很有修持,更盼我能在禪定上多用工夫。〈東京的佛教大學〉《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38[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9[法鼓全集2020] )

〈初到東京所見的日本佛教〉《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7-17[法鼓全集2020] )

〈東京的佛教大學〉《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24-325[法鼓全集2020] )

〈三七、小海鎮的大姊家〉《法源血源》,法鼓全集6輯2冊,法鼓文化,頁132[法鼓全集2020] )

駒澤大學是曹洞宗所辦,建校理想也根據禪的原則和精神,要做到「行解一如」的境地,要將佛法切合於近代人的思想、文學、藝術,以及社會生活,來完成人類理想的建設。……雖以禪為主,梵文和巴利文、哲學、歷史等也極注重。(今收於〈東京的佛教大學〉《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18-324[法鼓全集2020] )

(今收於〈東京的佛教大學〉《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311-343[法鼓全集2020] )

佛教乃是一個源遠而流長的宗教,我們若想對它作比較客觀而又深入的了解,最好能有一部世界性的佛教通史,可是,縱然在出版佛教新書最多的日本,也無法求得這樣的一部書來。

因此,深深地感覺到,我們確有編寫一部能為現代人所接受的佛教通史的必要。同時,當我寫了《戒律學綱要》及《比較宗教學》兩書之後,又發現我國古來的高僧之中,凡是重視戒律和研究外教的人,大多也會致力於佛教史傳的編纂和撰著,例如梁代的僧祐律師,弘揚《十誦律》,撰寫《弘明集》十四卷;他的弟子寶唱律師,撰寫《比丘尼傳》四卷。撰寫《高僧傳》的梁代高僧慧皎,也是兼弘經律的。唐朝的道宣律師,是中國南山律宗的鼻祖,但他撰有《續高僧傳》三十卷、《廣弘明集》三十卷、《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這一發現,對於我的鼓勵極大。

我們編寫本書的原則,是以各個地區的社會環境及其時代變遷作為背景,以佛教教團的活動以及教理思想的開展作為經緯。根據重要的史書史料,盡量採納多數近代學者所持的觀點,基於理性的態度,用現代化的文字形式,透過時代思潮的要求,介紹時代大眾所能接受的世界佛教。〈《世界佛教通史》上冊自序〉《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156-158[法鼓全集2020] )

案:此書雛型原為多年前與留日青松法師、留泰淨海法師往來討論數月,擬訂撰著《世界佛教通史》之原則與分工。中國部分,由聖嚴法師擔任;印度,日韓,蒙藏,歐美部分,由青松法師擔任;東南亞部分,由淨海法師擔任。唯原由青松法師擔任之印、日、藏部分,後來仍由法師承擔,即為今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之《世界佛教通史(上冊)》;東南亞部分,則淨海法師於完成後題名《南傳佛教史》另由正聞出版社出版。下冊之西域、中國部分則未出版。另參見一九六四年八月。各書今皆由法鼓文化出版。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1[法鼓全集2020] )

〈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0[法鼓全集2020] )

〈東初長老略傳〉,圓香,《東初老和尚永懷集》,東初老人全集7,臺北:東初出版社,1987年12月,頁5〈東初老人簡譜〉,釋果徹,《中華佛學研究》,2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3月初版,頁1-48

日本佛教的趨勢,是研究風氣高揚,實修的風氣消沉。有人要說:「學佛為了生死,研究乃是生死的資糧;參禪悟道,便能解決一切問題,研究發表,無非是生死的葛藤。」這種觀念,我當然是贊成的。若能修行得力,自以修行為上,否則若就其次,研究發表仍是維繫佛法慧命的方便之一。我們處身末法時代,不用自棄,也不得自慢。假如標榜修行而僅是口號,反對研究又成了事實,那是很悲哀的!中國佛教的將來到底該走什麼路?這是大問題,現在且把現代日本佛教的研究風氣作一個介紹。〈學術化的日本佛教〉《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202-203[法鼓全集2020] )

當我尚未來日之前,毛正智居士就已看了多年的佛書,也是臺灣出版的《海潮音》及《菩提樹》兩種佛刊的長期讀者,所以當他從《菩提樹》的消息中,知道我到了日本,立即寫信到立正大學佛教學研究室,把我找到,他在信中對我推崇備至,經過交談,始知他雖看佛書,也知供養僧人,但尚不是三寶弟子,……我發覺他是一位宗教大同盟主義的信仰者。由於我研究過比較宗教學,故被認為是難得遇到的僧人了。因此見了一面之後,對我更加敬仰,在他的信仰上也更進一步地接近了正信的佛教。〈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6-58[法鼓全集2020] )

新曆年底,有一位曾皈依倓虛定西樂果等東北三老的修昆璞居士去世。他是在東京華僑之中,我所知道的兩、三位正式皈依了三寶的正信居士之一。當他病逝醫院之後,清度法師即打電話給我們,要我們誦經。為了鼓勵更多的人信佛,對於一位正信的居士,我們應該答應。〈留學日本一週年〉《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52-53[法鼓全集2020] )

上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二卷 1962~1975 從青澀比丘到博士法師|民國五十七年 / 西元一九六八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二卷 1962~1975 從青澀比丘到博士法師|民國五十九年 / 西元一九七○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