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十三年 / 西元一九七四年
聖嚴法師四十五歲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06[法鼓全集2020] )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06[法鼓全集2020] )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06[法鼓全集2020] )
(〈留學僧.文學博士.佛教教育〉,《留日見聞》,法鼓全集3輯4冊,法鼓文化,頁106-107[法鼓全集2020] )
在沒有產生偉大的佛教思想家之前,概論性的指導書或入門書,是急切需要的。在古代,概論書的編著者,必是一代大師,當他通徹了全體佛法之後,用簡短的文字,將其對於佛法的體認,介紹出來。可是晚近以來,由於利用歐美新的治學方法,採取分工合作的研究結果,概論書就可運用他人個別的研究成果,編寫成書了。這是較為省力,並且也較諸古人的概論書,更為客觀了。即使如此,在我們國內,由於語文工具的不能自由運用,雖有外國的素材,可供我們利用,能夠利用或希望利用的人還是極少。這就要談到,對於外文作品介紹的技巧問題了。一是作忠於原作品的翻譯;一是運用多數的外文資料,編寫成書。近兩、三年來,做這二項工作的,我僅見到兩位:一位是慧日講堂的印海法師,一位就是現在要介紹的慧嶽法師了。(〈評慧嶽法師編著《天台教學史》〉,《評介.勵行》,法鼓全集3輯6冊,法鼓文化,頁130-131[法鼓全集2020] )
(〈十里松風 一生心契─訪冉雲華教授〉,《人生》,81期,1990年5月15日, 版2、3)
(〈日本佛教的面面觀〉,《聖嚴法師學思歷程》,法鼓全集3輯8冊,法鼓文化,頁109[法鼓全集2020] )
上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二卷 1962~1975 從青澀比丘到博士法師|民國六十二年 / 西元一九七三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二卷 1962~1975 從青澀比丘到博士法師|民國六十四年 / 西元一九七五年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