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三卷 1976~1988 禪師‧住持‧所長|民國七十一年 / 西元一九八二年

聖嚴法師


民國七十一年 / 西元一九八二年

聖嚴法師五十三歲

文字隨著語言,歷代均有變化,現代人即有了佛經口語化的要求。有些中國人,看不懂漢文的佛經,反而在歐美語文的譯本之中接觸到佛典,接受了佛法。我本人也覺得看日文標點以及日文譯本的佛典,要比看漢文原典來得省力。這是因為已經過譯者的理解,用現代人的角度,口語化及定義化了的緣故。

向歐美介紹佛教,固須將佛典譯成歐美語文,向現代人弘揚佛法,也有將佛經語體化的必要,而其翻譯者應當具備語文的能力及修持的經驗。

這是劉公語譯經典的第一部,盼望有更多部的語譯經典問世,也盼有更多的大德從事這項工作,集眾人之力而完成全部大藏的語譯,或先作計畫性的逐類輯譯。共同為此佛典語譯的大業努力。〈序劉國香居士《語體文譯大佛頂首楞嚴經》〉《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19-20[法鼓全集2020] )

〈記聖嚴法師南下弘法之經過〉《人生》,5期,1983年5月15日,版3

〈禪的修行與體驗〉《拈花微笑》,法鼓全集4輯5冊,法鼓文化,頁248-258[法鼓全集2020] )

案:丹.史蒂文生,美籍,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班研究生,美第一期禪七學員。雷克.哈斯特德,美藉,密西根大學哲學系畢業。陳新科,臺灣大學機械系畢業,即日後隨法師披剃之果煜比丘。

案:福慧念佛會草創於一九八二年(據〈福慧念佛會成立大會 推舉並改選正副會長〉《人生》,38期,1986年10月15日,版1),然成立月日不詳;據《人生》創刊號,則今年八月以前已開始活動。而法師四月即赴美,姑繫於此。

〈序唐湘清居士《佛法心要》〉《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21-22[法鼓全集2020] )

〈四六、出入學府在北美〉《金山有鑛》,法鼓全集6輯4冊,法鼓文化,頁214[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News Items”, Chan Newsletter, No.21,
May 1982

同上

唯識學在中國,唐玄宗開元以後,即成絕響。到明末為止約八百年間,除了《華嚴經疏鈔》及《宗鏡錄》二書中可見到唯識大意之外,別無著作。明末一百數十年間,竟有十七位有唯識著作的學者,三十五種計一O七卷的唯識註解。

明末的唯識思想,可分兩流,一是專攻唯識而不涉餘宗者,一是本係餘宗學者而兼弘唯識者,前者是唯識的唯識學,僅得二人,後者是唯心的唯識學,包括其餘諸人。而後者之中,又分別各依天台教觀、楞嚴經義、起信論旨、禪宗工夫為其背景者。此時期唯識學的最大特色,則為普遍強調性相融會的佛教思潮。


“Compassionate
Contemplation”
, Chan Newsletter, No.27, February
1983

“News Items”, Chan Newsletter,
No.22
, June 1982

同上

繼程法師近來鑒於密教在各地泛濫,許多人盲目附從。所以給我寫信,要我回答如下的三問:

  1. 印度佛教之滅,是否因為密宗興起而導致?
  2. 有人說,密教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混血兒,此話是否正確?
  3. 密教興起,對顯教是否有不良影響?

我處理問題時,尤其處理類似的問題時,很少用是與不是,對或不對的二分法來作答。對於外道,佛尚容忍。何況密教雖然晚出,畢竟也是佛教的一大支流,豈能以一句話把它否定或肯定。

我對密教,所知有限,所見未必為密教的大德同意,然我自始即肯定了密教的價值,恐怕也未必為顯教的大德贊成。我的目的,只是想把我所知道的密教,用歷史的角度、客觀的立場,和與外道及顯教對比的方法,介紹出來,期望對於今後的顯、密二教,都有一些幫助。如果我的時間許可,還有心把日本學者研究密教的著作譯介出來,用供漢文的讀者們參考。〈密教之考察〉《學術論考》,法鼓全集3輯1冊,法鼓文化,頁51-55[法鼓全集2020] )

(開示文見“The Other Side”, Chan Newsletter,
No.22
, June 1982
;“Discovering your
Faults”
, Chan
Newsletter, No.23
, August 1982
;
“Don’t Look for
Suffering”
, Chan Newsletter, No.23, August
1982

〈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
第二屆碩士班招考放榜〉
《人生》,1期,1982年8月15日,版1

〈新加坡推行中學生宗教教育 聖嚴法師應聘訓練佛學教師〉《人生》,1期,1982年8月15日,版1

〈初遊新加坡〉《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202[法鼓全集2020] )

〈初遊新加坡〉《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204-205[法鼓全集2020] )

由於新加坡以前,曾有外籍傳教活動以擾亂社會秩序,因此,政府規定宗教師不准在新加坡做傳教活動,我去的那天上午,正好達賴喇嘛離開新加坡,達賴喇嘛是新加坡佛教會得到政府授意邀請訪問的,也不能有公開的弘法活動。

我也不能例外,當然不得有傳教活動;雖然如此,我卻比達賴喇嘛幸運得多,在新加坡還做了六次擴大的公開演講。

很多人因華文組額滿,教育部又規定不接受額外人員的旁聽。因此,由佛教總會向政府請准,策畫給我安排了八次的公開演講,結果一次因為八月九日是新加坡的國慶日暫停,最後一次八月三十日則因我病重,而請超塵法師代講。〈初遊新加坡〉《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203-204[法鼓全集2020] )

《內明》,127期,1982年10月1日,頁44

民國三十八年五月十日,東初老人創辦了本刊,創刊號宣言中說:「我佛的說法,都是以人生為對象」。這份刊物「為了要救這樣的世界和人類,才應運而生」。從此,《人生》成為當時臺灣佛教界唯一以倡導人生佛教為宗旨的月刊。前後經過十多位主編的耕耘,最後由我編了兩年,至民國五十年十一月一日,發行到第十三卷第十二期,因我入山自修,無人接替而告停刊。〈勉《人生》復刊〉《人生》,1期,1982年8月15日,版1

《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要在和諧之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鍊中見其莊嚴;

《人生》要在沉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悲願。

《人生》一定要貼切著生活─有趣的、人情味的、知識的、啟發性的、樂觀的、鼓勵性的,負起良師益友的責任,陪伴著每一位需要它的人,建設人間的樂土,開發似錦的前程。同上

這次害的病,中醫叫作蛇和疔,西醫稱為帶狀疱疹,是一種濾過性病毒,因為抵抗力不夠,活動太多,睡眠不足,所以病毒侵入左顏面的三叉神經。八月二十五日,發覺半邊頭面皮膚麻痛,二十六日上午看西醫,二十八日再看另一家西醫,打針服藥,均不見效,二十九日又看第一家中醫,而病情惡化,疼痛不已。三十日請到一位八十二歲老婆婆,專門捉「蛇」的,她說蛇已捉走,當晚定可一夜安眠,結果卻身熱、口渴,疼痛愈劇,因此決定提前飛回臺灣,免得在客中,驚動勞累了新加坡佛教界的緇素大德們。

最大的遺憾,是沒有時間把最後一次的演講講完,最後一課也未能上課堂,均請超塵法師偏勞,代我講完,我比預定的日程提前兩天返回臺灣。〈初遊新加坡〉《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210-212[法鼓全集2020] )

九月一日清晨,在我上飛機前數小時,尚由能度法師請一位梁居士從老遠地方趕到般若講堂,用祖傳的咒術及一種白粉為我治療。

到機場送行的,除一個月前迎接我的諸大德之外,又多了印實超塵談禪明真厚忠等長老法師。他們都以抱歉的口吻說是照顧不周,以致我抱病而回,常凱法師還一再地說:「希望法師再來南洋,但願不要因此使你怕來南洋,而叫此間的大眾失去了向你求法的因緣。」同上[法鼓全集2020] )

上海沉香閣靜安寺聽經受益余年最小,

海外閉關期留學時獎勉鼓舞您老尤多。

〈紀念南亭長老〉《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64[法鼓全集2020] )

宗教教育納入正軌教育,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必然趨勢,如歐美諸國,以及東方的日本已有些大學設立宗教學院,或宗教學系,或選修宗教課程。但我國政府對宗教教育,仍採取觀望態度,正視宗教教育,似乎還有段時間。

這確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害大病和重病,一病一個月,一痛半個多月不止,連續不斷地如針刺如刀絞。我也第一回住進了醫院,而且連住兩所,先以西醫控制病況,再以中醫清除病毒。

當我經過這場大病,始覺得已經老了。我們的四大色身,本由業力感得的業報果,不一定有病方有苦,當我害了這場病,始深深體會到,應該如何平心靜氣地來接受苦報,同時也使我更深一層地體認到眾生所造業力的可怕。所以,這一場病,對我而言,是一種收穫,不是損失。〈初遊新加坡〉《悼念.遊化》,法鼓全集3輯7冊,法鼓文化,頁201-213[法鼓全集2020] )

〈自力與他力―禪與淨土〉《禪的生活》,法鼓全集4輯4冊,法鼓文化,頁65-72[法鼓全集2020] )

〈絕處逢生〉《人生》,27期,1985年11月15日,版4[法鼓全集2020] ;今收《拈花微笑》,法鼓全集4輯5冊,法鼓文化,頁178-183[法鼓全集2020] )

〈狹路相逢〉《人生》,23期,1985年7月15日,版4[法鼓全集2020] ;今收《拈花微笑》,法鼓全集4輯5冊,法鼓文化,頁169-177[法鼓全集2020] )

〈宗通與說通─禪與教〉《人生》,17期,1985年1月15日,版4[法鼓全集2020] ;今收《禪的生活》,法鼓全集4輯4冊,法鼓文化,頁73-81[法鼓全集2020] )

〈道不在坐〉《人生》,18期,1985年2月15日,版4[法鼓全集2020] ;今收《禪的生活》,法鼓全集4輯4冊,法鼓文化,頁206-217[法鼓全集2020] )

〈序蔡念生長者《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23-27[法鼓全集2020] )

我國早有儒、佛二教道德教育的標準,但在近世科技文明的衝擊下,被弱化了、破壞了,精神失去了依歸及指導。如今我們要維繫人心,重振道德,必須將儒家道德教育及宗教教育列為國民教育的重心之一,

(一)政府的國民教育之中,在受完九年的義務教育之時,必須已經選修了儒家道德教育,或任一傳統宗教的教義課程,俾使全民生活於道德教育的軌範之內。

(二)政府鼓勵各大學,除了開授宗教研究的課程之外,並設立宗教科系及宗教學院,以資培養高級的宗教學術人才,以提高我國國際的學術地位。

(三)輔導各宗教教會團體所辦的宗教學院,朝著學術研究及宗教師養成的兩個方向進行。均應由政府納入國家教育的輔導及監督的範圍。

一方面注重宗教的學術研究,另一方面成全宗教道德教育的普及。〈宗教教育之我見〉《人生》,2期,1982年11月15日,版1[法鼓全集2020] ,講詞今收《明日的佛教》,法鼓全集5輯6冊,法鼓文化,頁11-13[法鼓全集2020] )

教育方面已有兩期的碩士班研究生計十六名;研究方面則集合海內外佛學者所寫研究的成果,每年出版一期三十多萬言的《華岡佛學學報》。研究所以研究中國佛學、培植研究人才為主,故特別著重中文、梵文、藏文與英、日語文教學,以培養研究生之研究潛力。純以培植人才為主。

未來計畫:(一)更改學制:現尚屬乙種研究所,將來俟政府宗教教育有所更轍,將爭取改制為甲種研究所。(二)增購圖書:由於佛研所重視外文教育,今後採購圖書將兼及英文、日文、藏文等書籍。(三)提高獎助學金額增加招生名額。(四)拓展國際師生交換與出版物之交流工作。〈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於華岡敬業堂召開年會〉《人生》,2期,1982年11月15日,版1

〈中國佛法廣受西方人士歡迎 聖嚴法師處處講學主持禪七〉《人生》,4期,1983年3月15日,版1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在淨土的層次之中,人間淨土最為脆弱,但卻是最為親切和基礎的起點。佛在人間成佛,所以佛法的終極雖是究竟的淨土,人間成佛的釋迦佛,工作的重心乃在人間,而且處處強調,六道之中,唯人是修道之正器。佛法極重視人身本位的修行,人身難得,佛法難遇。正因為人身難得,便應好好地運用短促的身命,好好地修行。人間淨土的完成,即是使用此一短暫的色身,修行善法,解脫生死,故有「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之句,若能人人珍視人身的獲得,並及時努力,修行善法,人間淨土,便會在此世界出現。〈淨土思想之考察〉《學術論考》,法鼓全集3輯1冊,法鼓文化,頁148-149[法鼓全集2020] )

我來美國之後,講過許多不同的主題,對於美國的聽眾,多少均有用處。我的弟子和學生們,認為在所有的主題之中,關於禪七以及禪七的效果,最具特色,所以本書的編者,從我五年多來的講稿之中,選取了與禪七有關的文章,重新組織,編輯成書。〈《佛心》自序〉《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202[法鼓全集2020] )

上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三卷 1976~1988 禪師‧住持‧所長|民國七十年 / 西元一九八一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一冊|第三卷 1976~1988 禪師‧住持‧所長|民國七十二年 / 西元一九八三年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