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二冊|第四卷 1989~1999 創建法鼓山|民國八十一年 / 西元一九九二年

聖嚴法師


民國八十一年 / 西元一九九二年

聖嚴法師六十三歲

國內外重要大事

  • 立法委員全面改選。
  • 中韓斷交。

法師大事

  • 提出「心靈環保」為法鼓山核心理念。
  • 赴捷克、比利時弘法。
  • 於法鼓山上舉行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修營。
  • 向教育部提出申請設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法鼓大學),並成立籌備處。

案:教育部規定董事長不得兼任所長,法師因而交卸所長職。

〈法鼓山大事紀〉《法鼓》,27期,1992年3月20日,頁1

〈四五、新聞媒體邀請演講〉《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79[法鼓全集2020] )

〈聖嚴法師應各大媒體之邀請 擔任系列性心靈講座主講人〉《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心靈的環保莫忘惜福〉《聯合報》,1992年1月12日,版6

〈味丹企業盡心推廣佛法〉《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

所謂增福:勤於照顧周遭眾生的苦難是大福德長者。

所謂增慧:善於處理你我及他的問題是真智慧菩薩。〈聖嚴法師應各大媒體之邀請 擔任系列性心靈講座主講人〉《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

《金剛經》講座,是把全部的經文,逐條抄出,重新分類編組,然後依次講出。並非採用傳統式的講經型態,故亦沒有按照經文次第從頭至尾逐句演繹,確又能讓聽眾於聽完之後,很清楚地了解《金剛經》的勝義所在。〈四四、農禪寺的《金剛經》講座〉《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78[法鼓全集2020] )

內容談及經濟發展快速的社會中,佛教活動對一般大眾日常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影響,並簡略介紹中華佛學研究所及禪七、佛七的概況。聖嚴法師在回答問題時表示,未來十年中國佛教的發展對社會大眾精神的提昇,我們需要努力。如果很努力,則影響社會層面更廣,如果沒有盡心,則很難有所發揮,不過以目前情形來看,一般人在物質之外也追求精神生活,因此未來十年的遠景仍應朝向好的一面發展。〈BBC電台專訪聖嚴法師〉《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2

〈續佛慧命傳法身〉《法鼓》,25期,1992年1月15日,版2

〈陳履安參訪法鼓山〉《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四六、陳履安部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82-186[法鼓全集2020] )

〈陳履安參訪法鼓山〉《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

〈四七、蔡念生老居士〉《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87-189[法鼓全集2020] )

蔡念生老居士─兩代殊緣的厚誼〉《悼念Ⅱ》,法鼓全集3輯11冊,法鼓文化,頁95-97[法鼓全集2020] )

從一九五六年起,我們的中華佛教文化館,已經舉辦了三十六個年頭。從一九八四年起,改由農禪寺主導,去年(一九九一)開始,將冬賑改名春節慰問。今年除了發放北投地區之外,還有其周邊地區如金山、石門、萬里、三芝等鄉鎮,以及大臺北區的各教養院、聾啞院、育幼院、聾啞福利協進會等二十餘所慈善機構,發放的總值額為新臺幣五百二十七萬元。〈四八、春節慰問.寵物與野犬〉《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0[法鼓全集2020] )

一歲九個月大的林小弟遭到三隻被遺棄的狼犬咬成重傷消息一經披露之後,「流浪狗」便成了眾人所關切的話題,尤其在「全面撲殺野狗」之聲提出時,更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聖嚴法師親自將四十萬元的支票交給汪麗玲,並表示:「捐這些錢的用意在於拋磚引玉,希望更多的人士能夠關懷眾生的生命。」在接受各家媒體訪問時,聖嚴法師一再強調「撲殺」絕對不是一個好的辦法,尤其是對具有記憶、知覺、靈性又很高的狗來說,應採取更妥當的方法。法師表示,政府、民間、宗教三方面應要配合進行,政府要制定養狗的辦法,讓狗在合理的規範下生存;養狗者則應負起飼養牠們的責任,切勿興起當牠們年老力衰,或是罹患疾病之時任意拋棄;站在佛教的立場,並不鼓勵飼養動物,而是以尊重一切生命的平等觀去關愛各種眾生。對於現階段的「流浪狗」問題,聖嚴法師則建議以「結紮」方式,讓野狗不再大量繁殖,只要家狗不成為野狗,而野狗又接受結紮並被人收養,法師表示將會減少所帶來的問題。〈智慧關懷〉《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2

〈聖嚴法師勉工商界 多行布施菩薩道〉《人生》,102期,1992年2月15日,版1〈四九、錢的哲學〉《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3-195[法鼓全集2020] )

〈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6-198[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對談文今收〈聖嚴法師VS.李濤的「尖峰對話」─談佛法是亂象中的一帖清涼劑〉《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鼓全集8輯1冊,法鼓文化,頁91-104

〈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7[法鼓全集2020] )

(見四月十五日譜文

這是為了便於法鼓山事業體系的整體運作,而設置的一個基金會。將來法鼓山的佛教事業體系,就以這個基金會為中心,下面附屬五個機構:(一)中華佛學研究所,(二)中華佛教文化館,(三)農禪寺,(四)東初出版社及《人生》雜誌社,(五)紐約的東初禪寺及法鼓出版社。也將目前在擔任籌募工作及推廣弘化活動的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會,改隸於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由於三年以來,護法會的運作雖然順利,在法定地位及人事經費等方面,則頗有困擾,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醞釀及籌備,首先與各單位的僧俗弟子取得共識,再向教育部社教司提出許可申請。〈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8[法鼓全集2020] )

密教在佛教之中,別出一歧,有許多觀念及行事,均非習慣於顯教者所能理解,密教本身的人,對於自家的歷史背景及其源頭,又多以堅固的信心,服從傳說而少探究史實;唯恐在歷史背景的探討上喪失了傳承的信心。

日本已將學術與信仰,彼此調和,所以,密教本身創辦的高野山大學,既是培養自宗傳承信仰的弘化人才,也培養學術研究的教育人才。所以,譯出本書的目的,固然是站在佛教史的立場,向國人介紹密教的歷史,也望藉以鼓勵中國現代密教的法師與教徒們,能正確地認識他們自己的歷史。〈譯者後序〉《密教史》,東初出版社,1992年元月初版,頁3-4《密教史》,法鼓全集2輯4冊之2,法鼓文化,頁5-6[法鼓全集2020] )

本書命名為《火宅清涼》,乃係採用第三十一篇的題名,因為我在五台山發現建於「清涼聖境」的古道場,屢遭摧殘,歷盡滄桑,所以感慨地寫下了兩句話以激勵自己:「凡夫以煩惱製造了苦樂無常的三界火宅,聖者以慈悲建設了廣度眾生的清涼世界。」又說:「那些在此火宅之中建設清涼世界的大德高僧,一定已經知道,將來會有因緣,把他們所建的寺院摧毀破壞,但他們還是努力地建設。」

「三界火宅」,是形容凡夫眾生所處的環境,出於《法華經》的〈譬喻品〉。「清涼世界」見於《華嚴經》,形容佛菩薩的智慧與慈悲。

出版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將我在這次考察旅行中的見聞與觀感,彙集成冊,提供法鼓山的建設作參考,同時,也希望本書能為今日的大陸佛教作紀錄,給歷史留下正確的資料。認識過去,是為開創未來;明白現況,是為走得更遠。〈自序〉《火宅清涼》,法鼓全集6輯5冊,法鼓文化,頁9-10[法鼓全集2020] )

〈五一、新春.社會菁英禪修營〉《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9[法鼓全集2020] )

《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30-32

〈四六、陳履安部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84[法鼓全集2020] )

包括立法委員王志雄、丁守中;聲寶企業董事長陳盛沺、新力公司董事長陳盛泉、雷諾工業公司負責人王清、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司徒達賢、政大教授鄭丁旺、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鄒忠科;《時報周刊》發行人簡志信、中視新聞部副理兼製作人翟翬等,他們一向以忙碌、活躍見長,難得有空閒抽出三天的時間不思、不語、參禪禮佛。此次有感聖嚴法師德行,特在新春期間遠離繁瑣俗事,前往法鼓山接受聖嚴法師的禪修指導。〈社會菁英體驗禪修〉《人生》,103期,1992年3月15日,版1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94-105[法鼓全集2020] )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83-93[法鼓全集2020] )

新春園遊會的活動,我們已連續舉辦了三年,這是第四次。

園遊會的主題是「以心靈環保,淨化社會」。訴求的目標是為了提倡環境保護,所以特別設一個惜福區,號召並且鼓勵社會大眾,把家裡不用而準備丟棄和淘汰的東西,送到惜福區;另一特色,是在會場四周,有許多服裝整齊的義工,拿著紙袋,撿取垃圾,只要有人丟棄垃圾廢紙,馬上就被義工撿走,所以進入會場的人,都很自愛,整天下來,一個到了六、七萬人的會場,竟然看不到一丁半點垃圾紙屑和菸蒂。所以當晚的電視及晚報,第二天的各家日報,都對這場園遊會,異口同聲,讚揚不已。〈五二、新春園遊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05-209[法鼓全集2020] )

〈五三、六場大型演講〉《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2[法鼓全集2020] )

淨修禪院住持堅妙法師相當發心護持法鼓山,不但鼓勵該寺院的信眾發心勸募作為法鼓山建設基金,連信眾供養的齋菜錢、香油錢,也撥出一部分作為法鼓山建設基金之用。〈師父闡述理念 甘露遍灑府城〉《法鼓》,27期,1992年3月20日,版1

同上

同上

〈五三、六場大型演講〉《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4[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見本月十六日譜文

〈五四、老馬拉破車〉《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9[法鼓全集2020] )

〈五三、六場大型演講〉《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4[法鼓全集2020] )

〈五四、老馬拉破車〉《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9[法鼓全集2020] )

法師表示:「相信風水,但不要迷信風水。」

只要對人民福祉有幫助的政黨就能得到選民的支持,因為這是民主社會,人民有選擇政府的權力。〈《財訊》雜誌訪聖嚴法師〉《人生》,103期,1992年3月15日,版1

〈故宮觀音特展 分享藝術之光〉《法鼓》,30期,1992年6月15日,版1

〈法鼓山的學佛路〉《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8輯6冊,法鼓文化,頁90-97[法鼓全集2020] )

〈勸募勿求急功〉《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8輯6冊,法鼓文化,頁178-181[法鼓全集2020] )

出家,在佛教稱之為大丈夫事,非英雄將相所能為。大丈夫是能屈、能伸、能放、能提,也堪能忍受種種的折磨。出家則不是逃避現實或厭離世間。出家是積極地、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地為道而奉獻。

出家有三層的意義:一、出眷屬家;二、出離煩惱;三、出離自我中心。出家至少要立足於第二層次,並向第三層次邁進。第三層次才是出家的究竟意義。出家以後,首先要放下自己過去所擁有的一切榮譽、利益和自我中心,好像重新投胎出生,完全要以佛法的觀點、理念、心態和修行的方式來自利利人。

我聖嚴從來不鼓勵人出家,為什麼?因為出家是個人的事。有許多人是不適合出家的,因此凡是到農禪寺求度出家的人,我多半是會回絕。縱然是留下來也必須經過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觀察和熏習,再考慮是否適宜出家。發現他發心是正確的,才正式接受他落髮。因此,我要特別地強調:我是贊成人出家,但不鼓勵人出家。在出家以前是普通的居士,我沒有很大的責任。出家以後是人天的師範,身為師父的人就責任重大。假如沒有將一位弟子教育成為「人天師範」,是辜負他們的父母和他們一生,更是對不起佛教。所以,我們是為社會人間造就弘法利生的人才,否則,多一位出家人,便會使得社會減少一分生產的力量,為佛教增添一分的負擔,這樣我的罪過就大了。因此,他們出家以後,一定要幫他們成為更有用的人才,對國家社會正面的影響更深遠。將他們培植成「人天師範」,我的責任才算完成。〈出家的意義〉《人生》,104期,1992年4月15日,版2;另參見〈訪聖嚴法師談出家道與在家道〉《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30-32

〈三一、前往布拉格〉《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45-147[法鼓全集2020] )

〈法鼓山大事記〉《法鼓》,30期,1992年6月15日,版1

同上〈五三、六場大型演講〉《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7-218[法鼓全集2020] )

〈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8[法鼓全集2020] )

〈發悲願朝山 雨和淚交織〉《法鼓》,28期,1992年4月15日,版1

〈文學有路,佛法為梯〉《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鼓全集8輯1冊,法鼓文化,頁105-114

〈聖嚴法師在佛法的光輝裡廣植綠色的福田〉《聖嚴法師心靈環保》,法鼓全集8輯1冊,法鼓文化,頁44-53

〈外交部邀請聖嚴法師講禪〉《人生》,104期,1992年4月15日,版1

法師表示,宗教和宗教間互相肯定、尊重,增加溝通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華佛學研究所將「比較宗教學」列為必修,同時也邀請基督教、天主教、回教等不同教派人士作專題講座,互相切磋。〈宗教教育觀摩交流〉《人生》,104期,1992年4月15日,版1

〈五四、老馬拉破車〉《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20[法鼓全集2020] )

一、站在佛教徒的立場,呼籲全體的信眾,對於婚、喪、喜、慶的儀典,要簡化節約,不要鋪張,要肅穆莊嚴,不要製造髒亂及噪音。二、呼籲我們全國的同胞,響應世界的環保運動,不應只注重個人的利益,不應只想到臺灣的環保,應以全世界全地球的環保為著眼。〈五四、老馬拉破車〉《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20-221[法鼓全集2020] )

今天臺灣的佛教,從表面看,相當興盛,世界的佛教也很普遍。但是,卻隱藏著相當大的危機,因為佛教沒有世界性統一性的行政組織,也沒有計畫性、層次性的教育制度和規模,雖能形成暫時性的信佛風氣,卻不能打下長久普遍的基礎。我們大家雖都在努力,可是現代化的適應及人才的培養,尚在剛剛學步的嬰兒階段;僧團的運作,依然是各自為政。所以今天的佛教事業,到了明天,很可能就換了主人,變成了其他社團和其他宗教的事業。

如今的天主教、基督教以及幾個新興的宗教,最近在國內的傳播媒體報導的頻率雖少於佛教,他們卻都在努力於人才的培養、制度的健全、世界化的組織以及統一性的行動。〈四六、陳履安部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85[法鼓全集2020] )

〈五五、佛七之外的還債及受報〉《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25[法鼓全集2020] )

〈五四、老馬拉破車〉《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19[法鼓全集2020] )

〈序愍生法師《辨破楞嚴真偽》〉《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76-77[法鼓全集2020] )

他表示他會盡其所能護持三寶。當我親耳聽到他的心願,不禁要使我熱淚盈眶,國民黨政府部長級的官員中,信佛而虔誠實修,並且全心護法的,自從大陸時代的戴季陶及居覺生兩大德之後,四十多年來陳履安部長應該是第一人了。

正在富貴或權貴中人,信仰三寶不易,精勤於三學增上,而仍能積極入世,不廢世間事功者,才是在家菩薩的應行和當行,卻是難行能行的大行,我們中國的佛教,就是缺少這樣的人。〈四六、陳履安部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85-186[法鼓全集2020] )

〈五六、弘法的喜悅.靈藥失靈〉《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27[法鼓全集2020] )

〈勉《人生》改版發刊〉《人生》,105期,1992年5月15日,頁2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57-70[法鼓全集2020] )

果醒、果稠二位仁者:歡迎你們二位,從泰國遊學回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彼邦必有可以借鏡之優良風範,我們當學的一定不少。這也正是要讓二位仁者出國之目的。唯於本國,佛教傳入近兩千年,已與我民族文化背景相結合,形成另一風貌的發展,若謂全盤放棄而別接新枝,勢必困難。唯今日時潮變動,南北傳及藏漢各傳的佛教徒們,接觸日趨頻繁,相互之間,取其同捨其異,認其同並諒其異,將來當可見到全球佛教聯盟型態的情況出現。但須假以時日,勿操之過急也。〈七○、法門龍象眾〉《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09-310[法鼓全集2020] )

〈五七、從紐約到倫敦〉《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31[法鼓全集2020] )

〈五○、錄音訪問.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198[法鼓全集2020] )

〈五九、牧場的禪修精舍〉《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40[法鼓全集2020] )

這次參加禪七的成員,水準相當地高。可是這個禪七道場的物質條件,非但古樸,實是清貧。我們的禪堂原先是棟儲藏乾牧草兼作牧場的工作坊。平面面積不到十五坪。經過改建加固,鋪上了木料的地板,換補了屋頂的破瓦,填塞了石牆的洞孔。至於睡的地方,並沒有寢室,一部分睡在另一棟羊舍的乾草堆裡,牆破頂漏,處處透光,孔孔通風,還有十三位是睡在戶外的個人帳蓬。至於洗臉、洗澡,都是在山谷的溪底。〈六○、禪修人員和禪七環境〉《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47-248[法鼓全集2020] )

若佛法尚需我弘揚,眾生還需我相助,令我受此病痛無妨,但求佛法昌明、眾生安樂。〈六二、請病假.溪邊坐.恭喜〉《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55[法鼓全集2020] )

〈六二、請病假.溪邊坐.恭喜〉《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58-259[法鼓全集2020] )

〈六三、拋了漁具的漁夫〉《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61[法鼓全集2020] )

〈六五、大英圖書館的敦煌抄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68-274[法鼓全集2020] )

〈六六、大英博物館的敦煌絹畫〉《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75-279[法鼓全集2020] )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125-135[法鼓全集2020] )

〈六八、耶魯大學講禪.九百萬冊圖書館〉《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86-293[法鼓全集2020] )

案:今收於《禪的世界》,題名〈禪是什麼〉,與收於《禪鑰》,題名〈覺後空空無大千〉同為此次演講紀錄。

諸位發菩提心常住菩薩大眾:本常住已十多年,人事制度等各方面,均在逐日穩定、進步、成長中,我們不要自滿於現狀,必須日進又進。對個人、對常住,均當增益改進。凡事都是因緣,除了我們必須審察本常住的各項人為的不夠健全之外,能做的、當做的,若在現實條件許可下,一定要改善,而且當從善如流。尚請諸仁者以菩提心為基礎,以檢點自己的心行為原則,以愛護常住成就大眾的菩薩行為目的,共同貢獻力量。我們正在提倡「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這絕不是口號、乃要打從每個人的內心做起。不能學習一般世間的觀念:一昧要求環境,而不作自我調適,因那就是煩惱的淵藪。〈七○、法門龍象眾〉《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16-318[法鼓全集2020] )

一、禪宗重於智慧的開發,稱為明心見性。

二、禪宗的頓悟法門及其開悟的事例,在佛世的印度,即已存在。

三、禪宗的見性即是見的緣起無自性,即是諸法空性。

四、佛性、如來藏、佛果位等名實的同異。

五、禪宗的公案與話頭都是古人的遺事,可以用作參禪的工具,不必當作思辨的說明。

六、講解禪宗第三祖僧璨禪師的〈信心銘〉。〈六九、禪山叢林指導禪修〉《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295[法鼓全集2020] )

〈禪宗、藏密兩法師 在紐約互作佛法交流〉《人生》,107期,1992年7月15日,頁39

同上

執事是一份如來家業的承擔,是以利人為先,三寶為重,安定常住大眾,始能成就常住大眾。安定眾人之方,不出二途:(一)依經、依律、依法,依共住規約為約束。(二)以師父及執事們的主動關懷、鼓勵、慰勉、了解、溝通為凝聚。先從綱領執事與各組執事之間的上層協調做起,更宜從各執事的自我安心、自我調適做起,然後用安人來自安,因自安也必能安人。任勞者必堪忍怨,任事者必遭批評。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評之中藏金玉。若能善於承擔者,便是善為執事,善為執事者,即是自行化他。〈七○、法門龍象眾〉《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18-319[法鼓全集2020] )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253-268[法鼓全集2020] )

〈序正見法師英譯《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83-84[法鼓全集2020] )

〈泰國華僧仁得法師至農禪寺訪問〉《人生》,107期,1992年7月15日,頁40

西方世界已有近千年的興學經驗,日本佛教教育之現代化也有近百年的歷史,我國佛教界才剛起步。在規模、制度、設備,乃至穩定性方面,我們當然無法與歐美及日本相比。在師資人數、素質與研究生的數量比率,本所應算是少有的例子,讓我們值得欣慰;我們的選課之多,也非其他所及。我本人是佛教教育環境中的孤兒孽子,不希望我的晚輩們仍在同樣的環境中自生自滅,所以願竭我有生之年,為培育下一代而盡棉力。我們強調菩提心或道心,目的在於續佛慧命,絕不僅靠文士型的佛教學者所能為,必須於三業及三無漏學的實踐中,始能將其生命與正法接合。故祈護法龍天相助,護惜諸位同學善知識為法獻身的大菩提心。〈七○、法門龍象眾〉《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07-308[法鼓全集2020] )

(開示文今收〈東初禪寺第五十七期禪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全集4輯3冊,法鼓文化,頁285-302[法鼓全集2020] )

以往的禪七小參,均由我親自擔任,這回則分由一中一西的兩位助手,為我分擔了兩天的小參工作。目的是為培植幹部人才,增長他們助人修行的信心和經驗,這回選的兩位幹部是美國弟子Stuart
Lachs、中國弟子果稠師,兩人都曾在日本、泰國、韓國、臺灣、美國等地,參加過十次以上的禪七,也曾有過連續半年以上的禪修體驗,經過實驗,發現本次七的禪眾,也頗能夠接受如此的安排。
〈七一、幹部.時間.健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20[法鼓全集2020] )

二位日內即將赴泰遊學,相信二位都能情同手足,同門、同法、同學,成為同行、同修的生死同參,相互照顧、彼此勉勵。

一、學彼邦法門之所長而有助於我國僧團者。

二、彼法身寺行事、弘化、攝眾、導俗的優點,當留心學取。

三、彼國之僧紀、僧儀、僧教育制度,宜留心訪察。

四、彼邦禪修方法的個人及共修指導,宜注意學習。

五、唯一年時間有限,不必貪多,盡力而為,保護道心以及健康。〈七○、法門龍象眾〉《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10[法鼓全集2020] )

案:一九九〇年七月,中華佛研所與泰國法身基金會締盟交流。同年,泰國祥智比丘、祥代比丘就讀中華佛研所;去年,果醒及果稠法師受派赴修學,於今年四月間分別回到臺灣農禪寺及紐約東初禪寺。此次臺灣果暉比丘及紐約果元比丘,以第二次受派因緣,前往泰國留學,為期一年。

我很忙,總能找出時間,完成應做的工作。

我常病,總能調整身心,猶如健康的活著。〈七一、幹部.時間.健康〉《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322[法鼓全集2020] )

〈一、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6[法鼓全集2020] )

〈一、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7[法鼓全集2020] )

〈關懷鼓勵 充滿幹部會議〉《法鼓》,32期,1992年8月15日,版1

〈一、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7[法鼓全集2020] )

法鼓山文教基金會主要目標,是以推展及落實佛教教育、文化、修行、弘法及護法等工作重點。目前的初期目標為:

一、法鼓山所屬事業體的整合。

二、法鼓山第一期發展計畫的推動。

三、法鼓山制度建立與人才培育等。

雖以推展佛教文化、教育為主,但同時亦兼顧到弘法、修行與慈濟事業等方面。〈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正式運作〉《法鼓》,32期,1992年8月15日,版1

一、盡心而為,盡力而為,不管勸募金額的多寡、會員的多少,只要盡心盡力就好。

二、推廣佛法,普及護法,其對象盡量以新佛教徒或未固定護持某個道場的人為主。

三、法鼓山理念的推動,重要的是落實關懷。

四、要多進修、多修學佛法。〈聖嚴師父四項勉勵 慰勞小組長〉《法鼓》,32期,1992年8月15日,版1

一、傳統戒律與現代社會的衝突及適應。

二、菩薩戒與中國佛教之特色。

三、從歷史層面看戒律。

四、戒律與婦女。

五、戒律與在家居士。

六、其他有關戒律的問題。〈一、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二、二十六篇論文〉《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3-22[法鼓全集2020] ;另參見:《第二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實錄》,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年

戒的功能在清淨與精進;律的作用在和樂與無諍。這不正是我們今日世界每一個家庭及社會所需要的嗎?如再加上大乘菩薩的「三聚淨戒」:止一切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眾生。以無染的智慧,消融貪瞋等煩惱;以清淨的戒行,導正社會的風氣,以平等的慈悲,接納一切眾生;在眾生群中成就菩提心,也助眾生發起菩提心。戒律對佛法的化世,絕對是必要的,所以佛有明訓,唯有「嚴淨毘尼」,始能使得「正法住世」。〈傳統戒律與現代世界〉《菩薩戒指要》,法鼓全集1輯6冊,法鼓文化,頁17[法鼓全集2020] )

菩薩戒是聲聞律儀戒以外的別解脫戒,乃是大乘佛教為菩薩所設。聲聞戒共有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在家佛教徒僅受至前三種,出家佛教徒則可受至第五種。菩薩戒不屬於聲聞律儀,所以在家人亦得受持;菩薩戒可涵攝聲聞律儀,故大乘佛教的出家人都應受持。

菩薩戒以觀空為著眼,以淨心為宗旨,以發無上菩提心為基礎。所以菩薩戒既可涵攝一切佛法,也可執簡御繁,僅用三句話來包括,那就是三聚淨戒的(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亦即是止惡、行善、利益眾生。

三聚淨戒的內容,淵源於《阿含》聖典,經過大乘的《般若》、《涅槃》、《華嚴》、《維摩》等經的醞釀,至《瑜伽師地論》而集大成,出現了輕重戒相的條文,以及授戒悔罪的儀則。再經《瓔珞》及《梵網》二經,而使菩薩戒的弘揚,盛行於中國、新羅、日本。

三聚淨戒的規定,既可約也可繁;既是難受難持,又可使人覺得易受易持。其內容既有緊收,也有寬放。故可因應時空的需要而舒卷自如。在俗則俗、在僧則僧,能高則高,不能高便求其次。若能把握住三聚淨戒的基本原則,如三皈、五戒、十善、十重禁戒等,便可遊刃有餘,靈活運用於久遠廣大的時空之間。〈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菩薩戒指要》,法鼓全集1輯6冊,法鼓文化,頁19-75[法鼓全集2020] ;「提要」見《中華佛學學報》,6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年,頁10

學者們不但提出各類有關傳統的修持及戒律的關連性,也提出許多和現代世界變遷的因應問題,諸如:器官捐贈、安樂死、科學與佛教教義之間的衝突,環境汙染和佛教徒責任的問題等。〈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圓滿閉幕〉《法鼓》,32期,1992年8月15日,版1

第二屆的主題訂在「傳統戒律與現代世界」,可說是延續上屆內容再作深入探究,同時主題也受到教界人士的注意。不過,聖嚴法師表示,他認為主張戒要修正的看法是不切實際,也不合乎佛法,因為沒有人有資格修改戒律。他並且說,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年,沒有人說要修改戒,也沒有人是照著印度傳來的戒律實行,而是適應中國的社會環境、文化背景,合乎佛法的原則作適當的活用,因此,第二屆會議中學者提出的看法、資料及文獻,都是可以為日後參考的依據。〈會議成果榮耀歸於十方〉《人生》,108期,1992年8月15日,頁12

〈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圓滿閉幕〉《法鼓》,32期,1992年8月15日,版1

〈序林世敏居士《學佛百問》─展現佛法實用性〉《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78-79[法鼓全集2020] )

我們法鼓山的護法會是在沒有預備工作及預備心理的情況下組織起來的。所以很想知道「台英社」經營成功的運作情況,好的經營必定有好的幹部,好的幹部必定有好的教育與訓練。我相信我們法鼓山必定可以從「台英社」學到寶貴的經驗。〈六、台灣英文雜誌社〉《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36[法鼓全集2020] )

〈二七、禪七.電視台.中學.禪修營〉《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29[法鼓全集2020] )

〈二七、禪七.電視台.中學.禪修營〉《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29-130[法鼓全集2020] )

聖嚴法師指出,目前社會上充斥的各種貪婪與奢靡的現象,與長久以來,朝野重視經濟發展,忽略文化與宗教,有很大的關係。至於如何導正現代社會奢靡的風氣,聖嚴法師與丁神父一致呼籲,政府首長、官員及社會各階層領導人物應該以身作則,言行一致,首先做為民眾的好榜樣。聖嚴法師並懇切地指出,無福不如惜福,惜福不如培福,希望我們在擁有的同時,仍不忘惜福與培福。〈華視新聞廣場立即轉播 佛教、天主教兩代表對談〉《人生》,108期,1992年8月15日,頁43

〈人生新聞〉《人生》,107期,1992年7月15日,頁39

一、為應答佛教大學、立正大學這兩所來臺簽訂學術交流的合約,以及感謝其他給予中華佛學研究所協助的日本大學。

二、為觀摩日本學術教育及宗教修行並重的學術機構。由於日本有多所佛教大學都是從明治晚期開始建立,逐漸再擴展至佛教學院,而至普通大學,漸漸到目前的規模。從昔日的小規模到現今的大規模,其中有許多的挫折,也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可資中華佛學研究所辦學借鏡。

三、為考察日本寺廟、大學的建築特色,其中含括建築用途、內外空間的建築、各種材質的運用等,以作為法鼓山建築時的參考。〈聖嚴法師率團赴日訪問 進行多方面交流〉《人生》,108期,1992年8月15日,頁42

〈九、曹洞宗的駒澤大學〉〈一○、東京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48-55[法鼓全集2020] )

〈一一、飯館.鄉土館.山喜房.本納寺〉《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56-62[法鼓全集2020] )

那間臨街第二層小閣樓的右側一小間,我住了六年,房租費每月日幣二千元漲到八千元,僅僅四個半榻榻米。東京的夏天,特別熱,而那間閣樓是西曬;冬天時冷,而那間閣樓的窗戶,正好面迎西北風;不過我從未動過要搬家的念頭,環境的惡劣,對凡夫的影響固極重要,對於修行者而言,卻正好用作境上鍊心的工具。故我在那兒住成習慣之後,倒是覺得滿不錯的。日本的同學們,便戲稱那是我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日日好日的金剛道場。對我而言,那還是個「道場」,房間內沒有床鋪,卻有佛壇,每天早晚,定有自己的禪誦恆課。沒有沙發椅,卻有六個書架子,在書桌的上方,貼有一紙,寫著東初老人給我的兩句訓勉語:「當作大宗教家,勿為宗教學者。」

我在這間小閣樓上,讀了很多書,寫了不少文章,我的碩士論文及博士論文,均在這兒完成。《從東洋到西洋》那本書中的作品,也都是從這間小閣樓上生產出來。我在這兒,曾經接待過許多貴賓,除了高雄美濃朝元寺旁的關房之外,這兒是我生命史中,最足懷念的道場。〈一二、造訪我春夏秋冬的道場〉《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63-66[法鼓全集2020] )

根據渡邊校長的看法,日本以宗教團體經營社會高等教育最成功的是東京一天主教辦的上智大學,其宗教信仰非常自由,用人方面亦有極大的權限,並不一定非屬天主教徒。另外,由佛教團體所主辦的大阪社會福祉大學,教職員皆非佛教徒,其背後經營卻異常辛苦。由這兩個例子即可看出佛教的辦學方式與經驗,需向天主教學習之處頗多。聖嚴師父認為,唯有從人事、財政及理念方針三方面同時兼顧,學校經營才得以穩固。〈弘揚法鼓理念 師法東瀛經驗〉《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

〈一五、後樂園.晚餐〉《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77-80[法鼓全集2020] )

〈一六、從東京到京都〉《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81-84[法鼓全集2020] )

〈一七、水谷幸正先生.禪味〉《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85-89[法鼓全集2020] )

〈一八、知恩院.金閣寺〉《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90-95[法鼓全集2020] )

〈一九、佛教大學的通信教育與晚宴〉《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96-100[法鼓全集2020] )

〈二○、牧田諦亮先生.東大寺〉《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01-104[法鼓全集2020] )

〈二○、牧田諦亮先生.東大寺〉〈二一、奈良寺院.嵯峨野湯豆腐〉《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01-109[法鼓全集2020] )

一、中華佛學研究所學術研究重點,當依科目為中心,以老師來穩固這個中心,請惠敏法師動腦研究,盼在一年內完成計畫。

二、中華佛學研究所成立函授教育部的籌備事項,宜先派人到京都佛教大學見習,而後成立籌備處,關於此點,須先物色適當人選,並取得佛教大學的同意。

三、法鼓山未來的教育方針,必須早做確定。〈二一、奈良寺院.嵯峨野湯豆腐〉《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09[法鼓全集2020] )

那位知客見我就地禮拜,禁不住的跟我們隨同人員稱歎說,這是他記憶之中從未發生過的事,一般的學者或訪客,到了墓前最多合掌鞠躬,難有可能就地禮拜。我對於隱元禪師這樣的高僧,抱有崇高的敬意,因為他到日本能夠影響他們而復興了禪宗,像我這樣的人到日本能有什麼帶給他們,影響他們呢?相反的倒是去向日本學取他們的經驗和長處所在,在慚愧之餘,相形之下,怎麼能不對先賢隱元禪師這樣的高僧致敬禮拜呢?〈二二、黃檗山萬福寺〉《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14[法鼓全集2020] )

〈二五、興盛寺〉《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20-123[法鼓全集2020] )

一、本所畢業的學生不能頒授由政府承認的碩士學位,可是各公私立大學已在設立宗教學系及宗教研究所,本所招生的來源,勢必愈來愈困難。

二、由於本所的老師,無法取得教育部公認的資格,本所培養出來的優秀學生,到國外深造取得學位之後,很難願意回到本所服務。

三、由於本所的研究人員,無法具備政府認定的資格,就很難聘請到優秀的研究人才。

由於面臨這三項難題,等於使我們的研究所面臨到了停辦的命運。因此,我又向隨行的全體人員宣布五點對策:

一、本所盡力向教育部及立法院,呼籲爭取在立法及行政兩個部門,取得承認學生學位及教師資格的可行性。

二、以本所現有的設備和條件,尋求和其他公私立大學合作的可能性。

三、將法鼓山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擴展為獨立的人文社會學院。

四、放棄招生,不做培養研究生的工作,專做研究發展的工作,以個案的方式和個人的方式,來推動佛教的研究計畫。

五、專辦成人的課後教育及函授與空中教育。〈二六、綜合檢討會〉《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24-127[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天主教King S.J.神父蒞臨農禪寺參觀〉《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48

〈二七、禪七.電視台.中學.禪修營〉《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31[法鼓全集2020] )

〈勸募會員大會 化感動為行動〉《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

〈聖嚴師父 南傳法音〉《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

師父表示:「我們的勸募工作並不是向人家伸手要錢,而是要將法鼓山的理念推廣遍及社會每個角落。做為師父的弟子及法鼓山的會員,一定要有法鼓山的味道。對人不要粗暴,要有禮貌,不要自私,才有法鼓山的味道,也才能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勸募 要有法鼓山的味道〉《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

〈聖嚴師父 南傳法音〉《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

〈聖嚴法師實地參觀光啟社〉《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47

〈社會大學在法鼓山舉行結業典禮〉《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46

〈大陸教授金維諾造訪聖嚴法師〉《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47

〈七位居士剃度出家〉《人生》,109期,1992年9月15日,頁45

〈聖嚴師父香江弘法 講說《金剛經》〉《法鼓》,33期,1992年9月15日,版1〈二八、法鼓學院.香港〉《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36-138[法鼓全集2020] )

〈臺北縣政府核准法鼓山「開發許可」〉《法鼓》,34期,1992年10月15日,版1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181-208[法鼓全集2020] )

我一向抱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能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的原則,但我們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辦教育是非常辛苦而值得的事,它需要生命的投入、教育的良心。本所能做到的,實在太少了。本人時間少,使得行政人員備感吃力,對老師們亦有歉意。

一想到對不起同學和老師們,我就起念明年不招生了。但此念一起,第二念又起:連我都不做,誰來做?也許有人會做,但中間可能有斷層。畢業同學請原諒,在校同學請體諒。我只會盡力而為,大家要互相鼓勵。〈讓宗教教育成就百年樹人〉《法鼓》,37期,1993年1月15日,版3

〈應邀至北一女演說〉《人生》,110期,1992年10月15日,頁47

〈遠離塵囂洗滌心靈 社會菁英參禪打坐〉《人生》,110期,1992年10月15日,頁45

《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279-288[法鼓全集2020] )

〈以護生代替放生 成功是做應做的事〉《人生》,110期,1992年10月15日,頁47

一、佛教的基本條件:

(一)以佛、法、僧三寶為中心。

(二)以人間為本位。

(三)以信因果、明因緣為原則。

二、重視人間的倫理建設:

(一)世間的倫理。

(二)佛教的倫理。

(三)盡義務,負責任,不為私利權力爭執。

三、宗教的層次,分成三級:

(一)世間的宗教。

(二)由淨化自我而超越自私,實證無我解脫的佛教。

(三)菩薩行的人間佛教。

四、萬行菩薩的禮儀,分為三點:

(一)心儀。

(二)身儀。

(三)口儀。〈二九、法鼓傳薪〉《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39-141[法鼓全集2020] )

〈二七、禪七.電視台.中學.禪修營〉《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31[法鼓全集2020] )

民國八十一年秋天,聖嚴法師打電話給我,要我為農禪寺附設的「三學研修院」的同學講一門課,並指定講唯識學。我十分惶恐的接受法師賦予我的任務,到研修院授課。〈序—兼述《唯識學十二講》出版的因緣〉《唯識學十二講》,于凌波,臺北:慧炬出版社,1993年3月

〈大事記〉《1989-2001法鼓山年鑑》,法鼓山基金會,2005年10月出版,頁60

護法會由原隸屬中華佛研所,改隸法鼓山文教基金會,首任正、副會長由原中華佛研所護法會正、副理事長楊正、賴燕雪擔任,另增聘郭超星擔任副會長。原小組長改稱委員,勸募會員名稱不變,護持會員改稱法鼓山會員。〈十萬菩薩一條心 共建法鼓山〉《法鼓》,34期,1992年10月15日,版1

「法鼓山」的建設,從最初的興建構思,至今已經三年。這三年中,在教育部、內政部及臺北縣政府的指導與協助之下,「法鼓山」的開發計畫,幾經修改增添,目前已完全符合政府法令,也終於定案了。

依照進度,在八十二年春天,「法鼓山」的興建工程應該可以順利地「破土」。在先期的水土保持工程完工後,才能獲得雜項建築執照。然後,再依進度逐步申請「建築執照」及「使用執照」。在時間上,或許我們還需要有耐心地「等待」。但是,千萬別讓等待的時間消磨了「信心」。〈法鼓山一點一滴在成長〉《法鼓》,38期,1993年2月15日,版2

〈法鼓山文教基金會健全會計制度 決與勤業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法鼓》,34期,1992年10月15日,版1

〈參觀法鼓山有感〉《法鼓》,36期,1992年12月15日,版3

從去年起,我們中華佛學研究所,來了一位歐洲籍比丘,擔任梵文、巴利文的老師。他的本名Tomas
Gutmann,法名性空。他是猶太裔的德國人,生在捷克。

嗣後,性空法師一再向我提起,要在他們的首都布拉格,開創一座佛教道場。對歐洲的環境,我尚不清楚,向歐洲傳播佛法,雖也是應該推動的工作之一,至於如何進行,我還沒有想到,所以沒有立即答應。過了幾天,性空法師又向我建議,請我先去布拉格作一趟訪問旅行,他願意先回捷克,為我預作安排。就這樣,我在今年(一九九二)的十月十日至十月十七日,利用了一週的時間,訪問了布拉格。〈三一、前往布拉格〉《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45-147[法鼓全集2020] )

〈三六、演講.找行李.訪問〉《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64[法鼓全集2020] )

我是捷克從共黨政權解散之後,第三位佛教的僧侶到該校演講(第一位是西藏的達賴喇嘛,第二位是越南籍在美國弘法非常成功的法師叫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雖然僅僅貼出了一些小小的傳單,前往聽講的人卻有一百七十多位,把那個大教堂,擠得滿滿的。
〈三六、演講.找行李.訪問〉《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66[法鼓全集2020] )

他說他沒有錢也沒有人。我告訴他說,今天有這麼多的人來聽講佛法,調查發現其中至少已有二十個人看過禪的書,這就已經有人了;錢不是問題,我自己在美國創道場就是在無錢的情況下開始的。不要指望先有人或先有錢,否則便成不了事。宗教的傳播就是要從零開始,道場在心中,只要有信心和願心就能成。性空法師聽了我的一席話,增加了不少信心。不過他還是認為,要在他自己的修行更有一些基礎之後,才能夠開始行動。〈三七、古文化.道場.博物館.光音無限〉《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69[法鼓全集2020] )

〈三八、布拉格的寒山.修道院中講「無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75[法鼓全集2020] )

聖嚴師父獲頒「市民榮譽紀念章」的簡要事蹟為,一、著有中、英、日文計四十餘本,對佛教文化、現實人生及淨化人心裨益良深;配合政府政策發起信眾、社會各階層人才大力推展「心靈環保及環境保護工作」。二、每年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八十年度總額計新臺幣四百五十萬元。〈臺北市政府表彰聖嚴師父貢獻
黃大洲市長親頒「市民榮譽紀念章」〉
《法鼓》,35期,1992年11月15日,版1

〈三九、漢學部.法師的俗家.已無死刑〉《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79-183[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四一、東方研究所〉《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87-191[法鼓全集2020] )

〈四二、哲學院.禪學會〉《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92-196[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法鼓山建設的第一目的,是將佛法傳遞給別人,至於人家捐不捐錢,這是次要的事情。我們的原則是有先後次第的三連鎖:先讓他人了解佛法,並且對他有用,然後再為推廣佛法而來護持。

我們修學佛法,首先要知道佛法是什麼,自己覺得受用以後,再將方法與好處告訴他人。當我們告訴他人好處與方法時,就是推行佛法。如果對方認同我們,之後也可能贊助我們,這是一種三連鎖。

我們需要勸募的目的是希望推廣佛法,例如印書、培養人才、辦活動等,都需要錢。所以我們護持佛法是為了弘揚佛法,弘揚佛法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來修學佛法,所以弘揚佛法的同時,就是在護持佛法。

我聖嚴,是個普通人,不要把我宣傳成大師、活佛、神或菩薩,我只是普通的人、普通的法師,但是我是在做佛法的事,能做的就盡量去做。人間淨土,我們不要把它想像是西方極樂世界,而是人間能夠做到的,我們努力去推動。我們先從自己內心做起,法鼓山的人,是以推動「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目標,千萬不要造成法鼓山的人是向人要錢的形象。我們是去幫助人,不是剝削人的;是對社會提供、奉獻我們的智慧、才能,不是剝奪社會的一切。我們要讓人家了解,他出了錢是為了替他自己存款,我們是在幫助他人儲蓄,而非剝削他人。〈法鼓山就是法鼓山〉《法鼓》,34期,1992年10月15日,版2[法鼓全集2020] ;今收《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全集8輯6冊,法鼓文化,頁247-251[法鼓全集2020] )

〈四三、蘋果與梨子.猶太墓園.神話〉《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197-200[法鼓全集2020] )

一、要有宗教信仰,信仰佛說:「眾生皆有佛性」。

二、要有哲學修養,禪的哲學是從語文和思想,而達到離開語文和思想的目的。

三、要有藝術的內涵,從心靈的美感,表現出詩、畫等的美術作品。

四、生活即是修行,禪的智慧不離平常的生活,從平常的生活體驗禪的智慧。〈四四、博物館演講.雲遊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01[法鼓全集2020] )

〈四五、歐洲宗教藝術.前往布魯塞爾〉《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04-207[法鼓全集2020] )

〈四六、森林修道院〉《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08-216[法鼓全集2020] )

〈四七、魯汶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17-220[法鼓全集2020] )

〈四六、森林修道院〉《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08-216[法鼓全集2020] )

〈四九、回到紐約〉《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27-229[法鼓全集2020] )

〈五○、聖路易士的華盛頓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30-232[法鼓全集2020] )

〈五○、聖路易士的華盛頓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32[法鼓全集2020] )

〈五一、伊利諾州立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33-236[法鼓全集2020] )

〈五一、伊利諾州立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36[法鼓全集2020] )

〈五二、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39[法鼓全集2020] ;講稿收於〈禪與藝術〉《禪的世界》,法鼓全集4輯8冊,法鼓文化,頁149-157[法鼓全集2020] )

〈五三、俄亥俄州的兩所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40-242[法鼓全集2020] )

一、生命與時空。

二、五蘊是生命的結構。

三、十二因緣是生命的流轉。

四、修三無漏學是生命的昇華。

五、生命的解脫與時空的超越。〈五三、俄亥俄州的兩所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42[法鼓全集2020] )

一、禪修方法必須配合三法印的基本原則。

二、以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說明禪修的理論及方法。

三、以《六祖壇經》的四弘誓願,說明發菩提心及無所求心。〈五三、俄亥俄州的兩所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44[法鼓全集2020] ;講詞今題〈禪與悟─無常無我.理入行入〉,收於《禪鑰》,法鼓全輯4輯10冊,法鼓文化,頁47-55[法鼓全集2020] )

一、八正道。

二、四聖諦。

三、三學六度。

四、無常、苦、空、無我。

五、因果、因緣的十二因緣觀。

六、用修行的方法使身心放鬆,最後達到身心解脫的目的。〈五四、密西根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47-248[法鼓全集2020] )

一、原始佛教的無常與無我。

二、大乘中觀派的排中無我及大乘唯識派的無性無我。

三、禪宗的無相、無住、無念的無我。

四、由放鬆而放下就能實證無我。〈五五、伊薩卡的康乃爾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51[法鼓全集2020] )

一、中道的佛教。

二、心如牆壁,有萬用而自己不動。

三、千萬境界現前與我無關。

四、由客觀而至賓主皆泯。〈五六、哈佛大學〉《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53-256[法鼓全集2020] )

一、常人所說的身體健康。

二、四大為身,意識為心的調適。

三、身有內外,心有染淨。

四、直觀身心的方法。

五、捨身觀心,捨心放下。

六、放鬆身心,放下身心,那就是真正健康的身心。〈五七、哈佛宗教學院.麻省理工學院〉《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2-263[法鼓全集2020] )

本書是依時間順序寫的,但不就是日常生活的流水帳。乃是將我的所修、所學、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所作、所說,做了重點性的記錄,正好邀請讀者,沿著我的生命歷程,分享我的苦樂經驗,透過報告的介紹,來做我的知心道侶,共同擔起求法、學法、弘法、護法的如來家業。〈自序〉《東西南北》,法鼓全集6輯6冊,法鼓文化,頁4[法鼓全集2020] )

諦深語態謙恭而語意精密,每每扣緊一個問題發問,前後次第井然有序,這便表現出藏傳佛教僧侶教育的特色,他們重視思辨邏輯,而且對於重要的論書,多能熟背詳記。由於諦深的來訪,留下了這冊小書,也提醒了我:思辨方法及熟背論典是很重要的。

同時,我也請諦深喇嘛,將他們十二年教育的課程,口述給我參考,這樣的資料,對我們而言,尚是初次接觸到。

近年來,藏密受到風潮式的崇拜和推廣,但也多係受其神祕色彩的外表所動,對於次第修學達十二年之久的顯教思想及其內容,則很少有人探討。所以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未研究西藏佛教,而能將漢傳的佛教向藏傳的青年比丘作了若干關鍵性的介紹,也是我這回在國外三個月期間的一點收穫。〈自序〉《漢藏佛學同異答問》,法鼓全集2輯4冊之1,法鼓文化,頁4[法鼓全集2020] )

《禪門》,法鼓全集4輯11冊,法鼓文化,頁33-39[法鼓全集2020] )

〈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5[法鼓全集2020] )

〈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5[法鼓全集2020] )

一、不以法鼓山名義參加競選。

二、不以法鼓山名義助選。

三、鼓勵法鼓山全體成員積極參與投票,不要放棄神聖的權利。

法鼓山不是政治團體,不會以法鼓山的名義做競選或助選。不過聖嚴師父卻非常關心社會活動、政治活動和我們生活空間的緊密性,每一位法鼓山僧俗四眾要珍惜自己的權利,要積極地去投票,不要放棄神聖的權利,如果放棄了,我們就永遠沒有機會取得發言權,別人也就不會重視我們這個團體。佛教徒可以參與政治活動,然而法鼓山是弘揚佛法為主的團體,所以不能以這個團體的名義參與競選或助選。〈聖嚴師父指示選舉三原則〉《法鼓》,35期,1992年11月15日,版4

一、智慧的定義。

二、禪的智慧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 禪的「知」,在於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心源。

四、禪的「行」,在於戒定慧的三學並重,定慧一體。

五、禪的修證有四層次:

(一)頓修頓悟。

(二)漸修頓悟。

(三)漸修漸悟。

(四)久修不悟。

六、行的方法有三種:

(一)日常生活中的身心放鬆。

(二)禪觀的數息、觀小腹、觀心念、觀身不淨等。

(三)禪宗的獨家法門―參話頭、修默照。

七、三皈依祝福。〈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5-266[法鼓全集2020] )

一、生命的連續體是業識而非靈魂。

二、業識的形成及生死之間的五蘊我之名稱。

三、神通可以表現,但不可以信賴。

四、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6[法鼓全集2020] )

同上[法鼓全集2020] )

〈五八、國際弘化.十六年的回顧〉《春夏秋冬》,法鼓全集6輯7冊,法鼓文化,頁266[法鼓全集2020] ;開示文今收〈東初禪寺第五十八期禪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全集4輯3冊,法鼓文化,頁303-330[法鼓全集2020] )

到目前為止,我的著作及譯作,包括中日英三種語文,已出版者,有四十餘種。其中以《正信的佛教》、《學佛群疑》、《學佛知津》三書,流通最廣、發行量最多。可惜市面的一般書店,仍少見到。因此,圓神出版社的簡志忠先生,在請林清玄居士為我編成《禪門三要》套書之後,便向我建議,也將上述三書,交給圓神發行,以應廣大讀者之需。經過半年的醞釀結果,仍煩清玄主其事,編成了這一部套書《學佛三要》。〈《學佛三要》自序〉《書序》,法鼓全集3輯5冊,法鼓文化,頁250[法鼓全集2020] )

《人生》,112期,1992年12月15日,頁2

〈一、紐約的新春團拜〉《行雲流水》,法鼓全集6輯8冊,法鼓文化,頁11[法鼓全集2020] ;開示文今收〈東初禪寺第五十九期禪七〉《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法鼓全集4輯3冊,法鼓文化,頁331-349[法鼓全集2020] )

上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二冊|第四卷 1989~1999 創建法鼓山|民國八十年 / 西元一九九一年

下一篇: 《法鼓全集》相關著作|聖嚴法師年譜|第二冊|第四卷 1989~1999 創建法鼓山|民國八十二年 / 西元一九九三年

返回目录

Newsletter Sign Up
X
Welcome to the ultimate guide for outfitting your culinary adventures! Dive into the section, your go-to resource for selecting the finest kitchen supplies and cooking tools to fuel your culinary creativity.
Email address
Newsletter Subscriptions
Subscribe Coupon or discount news
Subscribe news
Subscribe comments and messages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