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好的別人,隻有不好的自己。
任何現象的影現都不是真實的,隻是自我身心對這一現象的分別定義。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看,便會有不同的結果,因爲我們的認知不一樣,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我們通常都驅好避惡,對自己有利的便高興接受,對自己不利的便會拒絕接受。其實沒有真正的好與壞,隻是每箇人對事情的態度不一樣,所以就有了好與壞之分。
如果你要出租房子,希望房價貴一點,讓自己多些收入;如果你要租住房子,希望房子便宜些,讓自己少付出點錢。其實事情是一箇,但想法卻是不一樣的。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充滿了自私自利,任何事情隻從自己的角度出髮,隻利益自己,卻不理會別人的感受。但我們往往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反而把別人的缺點看的清清楚楚。
其實真正不好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眼中的別人的樣子,纔是正真的自己。讓我們痛苦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內心的想法,我們一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我們這一生主要的任務是改變自己,唯有改變自己纔能脫離苦難與煩惱。
原諒別人不是放過的別人,而是放過了自己。
我們之所以煩惱不斷,就是因爲把自我看的太重要,隻要滿足不了自我的需求,煩惱就來了,而我們的需求也是日益漸增的,隻要得不到便會出現煩惱。如果我們對現象不執着,無論好與壞我們都欣然的接受,哪裏會有煩惱呢?所有的煩惱都不是來自外境,而是來自我們的心中。任何人不可能把煩惱強加到我們的心中,是我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硬是把別人的錯誤放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不斷傷害自己。原諒別人不是放過了別人,而是放過了自己。
不要做自己都不喜歡的人
我們經常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那是否有反思自己是否受別人喜歡的人呢?我們長着一雙眼睛不停的向外看,不停的觀察別人的缺點,也不斷的想改變周邊的人,想讓周圍的人對自己更好些。我們在看別人缺點的同時,是否有觀察一下自己的缺點,對他人是否有更好?我們往往付出的很少,但期望得到的更多。我們好好的回憶一下,我們一生中都活在改變他人的痛苦中渡過。其實我們真正能改變別人多少呢?其實我們是改變不了別人的,除非他人願意改變,不然改變不了任何人。我們連改變自己都很困難,更何況別人?把看到別人的錯誤,往自己身上照一照,看下是不是也有同樣的錯誤。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自己優秀纔能吸引優秀的同伴。同類相吸,如果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好,那是時候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如自己想的一樣好。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同頻的人纔會相吸。噹自己變優秀了,自然會影響自己周圍的人變的同樣優秀,在別人身上下功伕,不會有結果;而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纔會事辦功倍。
不要漏掉自己的功德
也許有些人會抱怨,我平時做的善事很多,爲什麼一直沒有好運降臨?那是否有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做好事的同時,有期待得到回報,或者將自己做的好事一遍遍的重複給別人聽,讓別人記得自己的恩德。這種做了好事,但念念不忘,一直期待得到回報,會讓人感到反感,反而不會讓我們得到回報。
也有時候突然有人無緣無故的針對我們,那我們需要回憶一下,我們在不經意間,是否有做讓人傢不愉快的事情,是否有在第三者面前說過這箇人的是非。有時間我們做了很多好事,但因爲管不住嘴巴,因爲亂講話把自己做的好事功德全部給漏掉了。什麼時候我們能做一箇不漏的筒子,任何話到我們這裏隻進不出,那我們功德慢慢就集滿了,好運自然就來臨了。
學會感謝逆因緣
我們都比較喜歡順境的因緣,不喜歡逆因緣。其實不必討厭逆因緣,逆因緣是來教我們成長的,沒有逆境的出現,我們又怎麼能得到成長呢?逆境的出現是讓我們及時止損,不然任由事情髮展下去,可能情況會變得更糟糕。順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換一種思維順會變成逆,逆會變成順,重要在于我們如何去想的。一件事情的出現,也許短期看是逆因緣,但長遠角度增看卻是順因緣。五年前我們傷心欲絕的事情,今天來看也不過如此,沒了噹年的心境。所以苦與乐,不是固定的,而是我們如何去看的、如何去想的。
接受噹下的一切
接受噹下的一切便不會有苦的感覺,所有苦的感覺來自我們對事物的不接受,過去的事情總結經驗教訓後,便不再去回憶,未來的事情我們也不必去擔心,坦坦然然的把噹下這一刻過好,用心于噹下,把噹下做好便是完善了過去,也是做好了未來。少些得失心,生活便會自在又幸福。
感恩生命中的一切因緣
感謝生命中的一切因緣,尤其是逆緣,沒有往昔的逆緣,就沒有我學佛的因緣,也就沒有今天無所縛着的自在心境。曾經給予我苦難的人,都是來成就我的菩薩,曾經的苦難成就了今天的我。感恩有你們,犧牲了自己來成就了我。心中滿滿的感恩與感動,隻有包容與慈悲纔是最猛利的武器。願大家都能卸下束縛,生活中充滿着自在與幸福。
——木川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