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法不離開日常生活,而且是普遍於一切處的。否則剛才所說的那位禪師,便有特定的地方可以解小便了;因為有些地方有佛,有些地方沒有佛。
1.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門〉云:「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47
這並不是說我們在寺院裡舉足下足,才是道場,諸位在家裡的一舉一動也算道場。道場表示修行的場所,是能使你的心性得到平靜、安寧、明淨的場所。就禪法來講,無一處不是道場;也就是說,無一處不能修道。禪法的「道」是正道;殺人、放火、搶劫、邪淫,這也是道,卻是邪道。正道是當你以無差別心、無得失心,不生煩惱而精勤努力時,你一舉一動,做任何事情都盡在道中了。到了這個地步,已無分別、執著,所以《六祖壇經》要說「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了。
2.五祖弘忍的〈修心要論〉云:「但於行住坐臥中,常了然守本真心,會是妄念不生,我所心滅,一切萬法不出自心。」
他要我們看守本有的清淨真心,要像看牛那樣。當牛從麥田經過,要吃麥苗時,牧童就打牠一鞭,或拉動鼻繩,牛就不吃麥苗了。當你舉心動念想著壞事、想著無聊事、想著無意義事時,你要趕快把心拉回到參話頭的方法上來。如果你說:「想一想沒關係,我還沒有做嘛!」待已開始做了,又對自己說:「做一點點沒關係,我還沒有完全做嘛!」做了一次,就會再做二次、三次,這是放牛而不是牧牛了。因此,當在行住坐臥中,你都得守住這個原本的真心,否則便是在道而不行道,在禪而不知禪了。
3.六祖惠能的《壇經》云:「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這是說:只要你守住一個念頭,不要讓你的心像饞嘴的貓一樣,老想偷吃東西,也不要讓牠跑出去逛公園,東張西望。若能如此,你的業障、報障、煩惱障全都沒有了。
六祖的「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是說對於修道者而言,任何麻煩事都妨礙不到他的。但是我在日本時,有人告訴我,某某禪師很高明,他吃肉、喝酒,還公開地到綠燈戶去度有緣的女人,並美稱那些妓女為「睡中蓮」,因為他高明,所以做一切事情,都不會有問題。其實,我們要知道,中國古來的禪師,雖瘋癲如濟公,但絕對不會去宿娼嫖妓,人間的善法,他絕對不會破壞。
我在教人參禪時,有時會說:「生薑長在樹上,蘋果生在地下。」這是不合常情、常理的話,是為破除知識經驗的執著而說,是在指導修道者的情況下說的,平時對一般人是不會這麼說的。
4.馬祖道一示眾云:「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48
「道」就在行住坐臥之中,你倒一杯茶給人、跟人說一句話、打個招呼、握手、點頭,以及掃地、擦桌、搬椅、洗碗筷,甚至解大小便,道就在其中。所以,禪家訓練人的時候,特別重視生活中的工夫,打坐固然重要,但對生活中,行住坐臥的體驗,更為重要。
5.龐蘊居士云:「日用事無別,唯吾自偶諧。頭頭非取捨,處處沒張乖。朱紫誰為號,丘山絕點埃。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49
他說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事,全是我在自言自語。任何一樣事,沒有取也沒有捨,遇到好事不必歡喜,碰著壞事不要討厭。
在某一次禪七中,有人討厭他自己而對我罵他自己:「我真可惡,老是想去解小便。師父,有什麼辦法叫我不去解小便?」我說:「小便不是想的對象,如它自己要解,就去廁所。」「那我打現在起不喝水了!」「口渴時,你仍得喝水。」「我老是喝水、上廁所,就不能修行了。」「古人不是說過嗎?饑來喫飯睏來眠。口渴喝水,內急解小便,又有什麼不對?不過你在喝水時,得攝心喝水;解小便時,也得攝心解小便。對你而言,最要緊的是:正在打坐用方法時,不要老是擔心著是否有小便,這樣就是修行了。」禪就是這個樣子,沒有一樣東西不是好事;好與壞的界限,在於心的分別,不在事的本身。比如,酷寒的冬天,因為好冷,有人給你一盆火爐,你會說:「真好喔!」若炎熱的夏季,有人給你一盆火爐,你就會說:「好討厭!」可見,好壞不是在於火爐本身,是在你自己的感受。
有人要學神通,問我找誰來教?我說:「你的一舉手一投足,本來就都是神通。唐朝的龐蘊居士不就說過嗎?『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足徵凡日用事都是神通的表現。你還要另求什麼神通呢?」
6.南泉普願答趙州從諗之問:「何謂平常心是道?」答云:「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洞豁,豈可強是非也。」趙州於言下頓悟。50
如果你以為一定有件東西是「道」,我便指給你看(我以手指指著講桌上之粉紅色塑膠花),你如說:「我知道了,道就是那粉紅色的塑膠花呀!」於是其他東西都變成不是道了,這等於盲人摸象。如果你說:「我根本不要想什麼是道,一切都是道,一切也都不是道!」那你就是個糊塗蟲,並沒有真正了解道是什麼。而真正了解道的話,就是萬里無雲、晴空一片,樣樣東西都清楚明白、自然而然,這時,說它有不對,說它空也不對。
7.臨濟義玄示眾云:「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喫飯,睏來即臥。」又云:「約山僧見處,無如許多般,只是平常著衣、喫飯、無事過時。」51
這就是說:不要用功,沒有用功這件事,只是累了睡、餓了吃,冷了穿衣服,吃喝之後大小解。像這樣不是變成懶蟲了嗎?絕對不是,你要吃飯,飯從哪裡來?你要穿衣,衣從哪裡來?你要睡覺,什麼地方可以讓你睡?這都是日常生活中所要張羅的工作,只要你好好生活,就是修行。請問諸位,你們誰不吃飯、睡覺、穿衣服、上廁所?可見人人都是禪的修行者。(熱烈鼓掌……)你們鼓掌是鼓掌,可要如法而修哦!
8.雲門文偃云:「日日是好日。」也就是道在平常日用中。
「日日是好日」,我可以再贅三句:「時時是好時,分分是好分,秒秒是好秒。」無一剎那不是好時光。人都是期待著未來或恐懼著未來;追悔著過去或懷念著過去。對一般人來講,人就是這樣生活嘛!從修行的立場來看,這是在浪費時間。過去已經過去,只需懺悔不用後悔,下次不要做錯就好了。曾有位太太告訴我:「師父!我好後悔!」我說:「妳後悔什麼?」她說:「我後悔結了婚。我當初想出家,沒有一個地方收我,結果我就結了婚。」我說:「既然結了婚,妳後悔做什麼?」她說;「如果我那時候出了家,有多好!」我說:「妳不要『如果』,因緣如此,業報如此,應該償的要償,應該賠的要賠。既然走上嫁人的路,就應該好好地做個太太!」
另外,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經快八十歲了,每次見我,她總要拿照片給我看,結婚以前的、結婚當時的以及結婚以後的。她說她先生曾經是大輪船公司的董事長,擁有好多船隻,她指著最大的一艘船說:「你看一看,那時我就在上面。」當著老太太的面,我只有安慰她:「妳過去有一段輝煌的歷史,真是了不起!」但如果是跟我修行的人,我老早要罵她了:「妳有多少時間哪!已經七十多歲近八十歲,都快要死的人了,不好好地修行,老想著過去做啥,過去已經過去了,時光無多,還不及時念佛修行?」
有人曾說:「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這沒有錯。其實,如果你要欣賞好景,哪一個不是好景?現在擺在桌上的花是那麼美、那麼漂亮,這是好花。如你透過藝術家的靈思來看世界的任何東西,就無處沒有好景,也無物不是好景了。
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位皈依弟子在野外照相,他的鏡頭對著一片殘缺的花瓣,拍了又拍。我看來看去,看不出他在想什麼,於是問他說:「你在做什麼?」他說:「它有殘缺之美。」請問諸位,如果你有一隻手殘廢了,你是否後悔一輩子呢?你應該想,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手殘廢了,我可能有更壞的遭遇。所以,日日是好日,也當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
那可能有人要問了:「師父你這樣子講,我們可以不用警察了,搶銀行、殺人、放火、強暴,都是好事,都是好人,那還成什麼世界,豈不天翻地覆了嗎?」我說:「我們此刻的講堂裡,是好時光,都是好人,都是好事;出了講堂,好事還是好事,壞事還是壞事。」為什麼?因為許多人還沒有修行,如果這些人也修行了,就都是好人了嘛!遇到壞事仍得要循平常的途徑來處理,但在心中不必怨憤痛惱。
9.玄沙師備與韋監軍喫果子,韋監軍問:「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拈果子給韋監軍曰:「喫!」韋喫了,再問前語,玄沙曰:「這就是日用而不知了。」52
這是說,唐朝有位玄沙師備禪師,跟一位將軍在一起吃點心。將軍一邊吃一邊問禪師:「什麼是『日用而不知』?」將軍自以為是懂得禪法的,但他想考一考禪師,看禪師究竟怎麼回答。禪師就另外拿了一個點心說:「將軍請吃!」將軍邊吃邊想:「大概他預備思考之後再回答我,我先吃點心吧!」吃完點心,將軍又問:「什麼叫作『日用而不知』?」玄沙師備回答說:「你正在吃果子,我便替你拿了,你竟不知,還再問我,這就叫作『日用而不知』了。」
我說這個故事,諸位沒有笑,如果你們懂得禪法,你們就會哈哈大笑了。因他自己要問的問題,人家已經回答他,他都不知道。當禪師說:「請吃!」這是不是禪法?是禪法。如果你們說只有「請吃」才是禪法,那又錯囉!
——聖嚴法師《禪的生活|禪與人生》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