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空性與佛性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質也是空性,所以叫作「見佛性」

釋迦牟尼佛最初說法,是開示「苦、無常、空、無我」的基本佛法。

苦的意思是有煩惱。煩惱不一定是因為物質生活條件差,而是自己心理的矛盾、前念與後念的矛盾,或者是身心的衝突,以及自己的心跟環境現象的衝突,所產生的煩惱,這是苦。

物質生活條件不好當然可能苦,但是生活其中的人不一定覺得苦。許多大修行人的物質生活都很差,但是卻很快樂;而很多有錢人生活優渥,但是很煩惱,因為他們的內在、身心有矛盾與衝突,和環境也有矛盾與衝突,這是因為沒有智慧的緣故。

如果能夠用智慧看到身體、心念和環境的狀況,一切都是暫時的現象,隨時隨地都在變化、是無常的,當下你的苦就空了、不存在了。苦的原因是不能認知和體會無常,僅僅聽懂「無常」這個名詞是不夠的,一定要當下體驗到無常,那就不必生氣,也不必煩惱,苦也就沒有了。

「空」是要空掉什麼?空掉苦、空掉對於身心、環境各種現象的執著。空了以後,就沒有我、沒有自我中心的執著了

 

所有佛和大菩薩沒有了對自我的執著,但是他們也不會執著於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皆得解脫:從自我的、自私的執著得解脫,然後出離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也得解脫,這是兩重。前者是「人無我」,後者是「法無我」,這即是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的「法無我」,與見性的「性」也有關係。

到了《般若經》所說的空,是一切法的空性,但並不是什麼也沒有。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其本性就是空性。無論是觀念的、物質的、抽象的、具象的,只要有一法,它的本性都是無常的,如果說是常或不變,即是不究竟。

一切法,不管是世間法或出世間法、煩惱法或解脫法,它們的本質皆是空的,都叫作「空性」。請問哪一樣事物沒有空性?哪個地方沒有空性?

這空性在你開悟的時候,對你自己來說叫作「佛性」,此時你看眾生皆有可能成佛,因為每一個眾生,無論身心都是無常,其本質都是空的,所以每個眾生都有佛性。

至於無情的眾生,是不是也可以成佛呢?當你成佛的時候,看無情眾生也成佛了。不過無情眾生本身是不會成佛的,它是有情眾生的附屬品,雖然其本質也是空的,但不是佛性,而稱為「法性」。

本質同樣是空、無常,對有情眾生而言是「佛性」——具有成佛的可能性,而佛就是實證本質是空。「法性」的意思,是指對無情眾生而言,它不能成佛,但它本身的性質也是空,所以叫作「法性」。因此,空性是遍於一切有情、無情的

我們要悟的佛性,是悟到一切法的空性,包括自己的本質也是空性,所以叫作「見佛性」。「佛」的梵文是buddha,意思是「覺」,能夠覺悟到一切法的本質都是空性,所以叫它「佛性」,也可稱為「覺性」,而木頭、樹等無情界,因為沒有辦法覺悟,所以它只是一個現象或者一樣事物。

佛性與法性是空性,是不是等於什麼都沒有了?不是。只是覺悟到自己的本質是空性,然而覺者還在。覺者是智慧者,覺的功能就是智慧,當智慧的功能還在的時候,他是有反應的。與世間一切眾生互動的時候,即產生智慧的功能,這是慈悲的表現。用智慧來度眾生,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慈悲。

那麼,覺者是誰?菩薩(bodhisattva)稱為「覺有情」,而佛(buddha),則是已經圓滿的覺者。因此,是有覺的功能——度眾生的功能,而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斷滅了,但也不是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所以佛菩薩可以因應眾生的需求,在任何環境中出現,也可以顯現種種的形相、種種的形態,甚至於變現地獄眾生的樣子。

那他們受不受苦?他們如果有身體,雖然也會感覺痛,但是不會覺得苦,因為他們知道一切法的本質是空,所以不會覺得心裡煩惱、怨恨、不舒服、不公平。所以有菩薩、有佛,斷見是錯的。

因此,參話頭的目的,就是參到見佛性。見了佛性,你的煩惱會少一些,你的信心會很強,你的慈悲心也會出現,因為智慧和慈悲是同時的。如果你自認為見性了,但是你一點慈悲心也沒有,那這一定是假見性。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