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所有的情緒都來自內心的感覺

生命的体验来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有人问南怀瑾: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南怀瑾反问:你认为呢?
当那人猜出自卑、孤独、误解、绝望等多个答案时,南怀瑾都说不对。
南怀瑾告诉他:人最害怕的是自己,而自卑、孤独、误解、绝望等等,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影子,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感觉。

自卑

你不是害怕自卑,而是害怕自己比别人差。
自卑不是绝对的,没有任何标准可以衡量。文学家非要和商人的比财富,能不自卑吗?商人非要和文学家的比文化,能不自卑吗?人们往往认为有钱、有权不会自卑,事实上和有什么无关,只和“比较心”有关。只要比较,面对比自己差的就自信,面对比自己强的就自卑。想要远离自卑,就要超越比较。比如,纯真无法比较。萧伯纳到俄国访问时,在莫斯科街头与一名小女孩玩了一会儿游戏。离开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他以为,以他在世界上的名气,足以让小女孩兴奋。谁知小女孩望了他一眼,学着他的口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耍的是小女孩安妮。”

内心纯粹的人,不会被名利权势束缚,和平民说话、和总统说话是一样的,私下说话和在万人舞台说话是一样的。而内心不纯粹的成年人,在领导、大咖面前,却会紧张得忐忑不安。比如,快乐无法比较。尽管你不是世界上最有钱、名、权的人,但你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快乐完全来自心里的感觉,你感觉自己有多快乐,就有多快乐。当你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无法让你自卑。

孤独

你不是害怕孤独,而是害怕自己寂寞。
一个人独处时,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确实是煎熬。而那些独处时有事情做的人,看书、看电影、钓鱼……不知不觉一天就很快过去了。
学会做一些只需一个人就能快乐的事情,你就不会害怕孤独了。比如卡夫卡喜欢写作,他说,给他食物和水,他能在山洞待一年不出来。

学会与自己独处后,一个人待着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习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漫无目的地游玩……不需要看别人脸色,不需要照顾别人感受,不需要赶时间……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喜欢的。反而和人打交道,没有一个人时自在。而且将快乐建立在别人那里,就会情绪无常;将快乐建立在自己身上,才会有长久的快乐。

误解

你不是害怕误解,而是害怕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
昨天我出门遛狗,碰到老同学,免不了一番交流。
他说:“你的金毛不纯。”
我说:“是的。”我不会告诉他,我是2000买的纯种。再说宠物是自己孩子,不纯也无所谓。
他说:“你怎么回老家了,不在外打工……你怎么不结婚……。”
我说:“没办法,混不下去了,就回来养老……没人看得上我。”
我不会告诉他,我已经快10年没打过工了,有点存款,做自媒体每天都有收入。交流的过程中,我始终不期待他的理解,聊了不到10分钟,我就找了理由离开了。实际上,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知足,也感觉快乐自在,所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别人认为我单身汉、一事无成、混吃等死……又如何?我自己知道自己过得好就足够了呀!生命的体验来于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绝望

你不是害怕绝望,而是害怕面对自己的妄欲。
我发现很多新闻里,那些绝望轻生的人,往往生活条件比一般人要好。
比如,2年靠打游戏赚50万的胖猫,跳桥前还有6万能转给前女友……不轻生的话,以他玩游戏的技术,努力几年,就什么也不缺了。
比如,上海女高材生高管,买房子跌了大几百万,工资从年入百万降到年入几十万,想不开跳楼……不轻生的话,以她的能力,这辈子赚个千万以上不是难事,依然比很多人强。
比如,某私募大佬,白手起家到身价几亿,杠杆抄期货亏完后跳楼……不轻生的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随便给父母留一些钱财、物品,就足够全家人生活无忧了。

以上这些人都没有到绝境,为什么会绝望?
对名、利、情的期望太高,一下子落空后,接受不了。某个名人接受采访时,他回忆过去,说他2000年时,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卡里只有冰冷的80万,他几乎快崩溃……
当时很多网友吐槽,我要是那时有80万,做梦都会笑醒。

最近“食骨养母”的故事令人唏嘘……还有战乱的巴勒斯坦,父母被轰炸身亡,不到10岁的小女孩却扛起受伤的妹妹,徒步几公里去医院……我不赞美苦难,只会谴责造成苦难的环境,讲这个是为了告诉想不开的人,你远远没有达到绝境。

不就是欠一点钱吗,不就被人甩了吗……这些和生命比起来微不足道!有多少人被生活蹂躏,却依然乐观地向往未来?有多少人衣食无忧,却因自己过度的欲望而绝望?

如老子所言:知止不殆,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