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齋僧的目的何在 關於七月齋僧,出典是《盂蘭盆經》,佛為目犍連尊者而說,因為目犍連的母親死亡之後,身陷地獄,佛陀開示於 ...
佛道與神道 所謂神道,就是鬼神教,也就是學者所稱的民間信仰。 從佛法看,神分為三類:天神、空神和地神,與人間接觸的,多是 ...
當代佛教的衝擊 由於交通發達,世界性的語文普遍化,人類觀念的傳播和思想的影響,往往在短短期間內就遍及世界的每一角落。特別 ...
新生代的佛教 此所謂新生代,是指四十歲以下的青年。 佛教在歐美,是東方來的新宗教、新文化、新思想,是隨著西方人對東方精神 ...
邁向明日的佛教 佛教曾經擁有輝煌的過去、豐富的歷史、廣大的活動領域、無數的高僧大德。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自豪、自慰、自我肯定 ...
佛教的教團與教育制度 我們的《人生》,很少談到教會制度的問題,但是一直抱著非常關心的態度,期待著教會制度的健全以及教團的 ...
推展佛教福利事業 去年一年內,受社會矚目的佛教社會福利事業,相當地多。在國外,由於演培老法師創辦「新加坡佛教福利協會」, ...
佛教書刊改良芻議 書刊太少或書刊氾濫同樣是不正常的現象。在臺灣光復之初,佛教書刊之少,有如鳳毛麟角,在寺院中不但見不到《 ...
明辨宗教書籍 在一個所謂書香社會的文明國家裡,出版物的水準整齊與否,不僅關係到書籍的編輯、設計、裝訂以及紙張的講究,更重 ...
推廣素食 據一九八五年的一項「蓋洛普」測驗調查顯示,目前美國有六百二十萬人,自稱為素食主義者,而且大部分的美國人,蔬菜所 ...
不可「安樂死」 本年五月十二日,中華民國立法院司法委員會,舉行了全院的委員會議,由立委李宗仁、謝生富聯合主持,從法學、醫 ...
佛法與外道 外道的意思可有兩種,一是心外求道,稱為外道,這和佛法向心內求道,稱為內學,是相對的名詞;另一種是佛法之外的一 ...
不忍眾生苦 世界各民族對虎的傳說和觀念雖各有不同,但虎是一種野性特強的猛獸,則是大家所公認的,所以,從原始時代至今,許多 ...
相煎何太急 從物競天擇的進化論觀點而言,競爭是求生的本能,優勝劣敗是進化的原則,所以,人類文明最早是由對自然、對異類、對 ...
莊嚴的佛事 經是佛說的,懺是祖師們根據佛經而編成的。誦經等於是面對著佛,接受佛的教誨,並且信受奉行;而禮懺則是懺除無始以 ...
確認僧眾的形象 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乃至沙彌、沙彌尼,都屬於三寶之中的僧寶,又被稱為僧人,意為僧中之人。 不論在家、出家, ...
佛教的印經事業 從民國三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五年)臺灣光復以後到一九五一年的五、六年間,所見到臺灣的寺院固然很少,規模也小 ...
臺灣「香」需改良 也許中國南方製香技術有它特殊的地理因素,故以竹絲做為香棒,除了環香,無棒的香則尚少見。 棒香有它的好處 ...
正視民間信仰問題 所謂民間信仰,具有四個條件:1.為了民間大眾的需要。2.由於鬼神力量的表現。3.一般民眾和鬼神現象的結 ...
正信佛教與神祕經驗 近年來,不管是佛教的外部和內部,都有一種追求神祕和相信神祕的趨向,他們認為,不論是為求取現實利益或獲 ...
幸福生活
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
生活中鎖碎,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降低慾望、便會少些煩惱。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活在當下,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