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 許多人對待佛教,通常有兩重標準:你如果是沉潛靜修的山林佛教,他們說這樣等於逃避現實;你如果是走入群 ...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從表面看,臺灣地區的佛教發展,是非常可喜的。 在教育方面,好多寺院正在或準備辦佛學院及研究所。 在文 ...

千里共嬋娟 我們學佛,是學佛的沒有煩惱,只有智慧和慈悲。智慧是度眾生用的,慈悲也是度眾生用的。佛的智慧圓滿像月亮,佛的慈 ...

誰把月亮摘下來——中秋夜談感應 諸位看到天上的月亮了沒有?誰把月亮摘下來呢? 我在日本看到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和尚參禪, ...

出家無家處處家——勉新出家菩薩 今天是地藏菩薩的聖誕,地藏菩薩發願永遠度脫廣大無窮的眾生,菩薩的願力,是為眾生而不為自度 ...

超度的意義與供僧的功德 每年農曆七月,在中國的民間及各佛教道場,都顯得特別忙碌。因為,在民間的信仰中,以七月為中元,是一 ...

如何防止青少年犯罪 近年來,臺灣地區隨著經濟的成長和繁榮,社會結構不斷地快速轉變,使得許多青少年既缺乏家庭的溫暖,也受不 ...

美國禪師來華尋根 禪宗本來發源於中國,經韓國、日本,本世紀又傳至西方。將禪傳至西方,影響力最大的是日本的鈴木大拙博士。凱 ...

大學院校成立宗教學院 據報載,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新制教育法規,已明文許可各私立大學得設立宗教學院,這是 ...

誰是外道 談這個題目,不是想排斥誰,只是就佛法的觀點,說明內外之別。 本來佛法從人乘到佛乘,就分出了五個層次。所謂外道, ...

國際佛教會議的前瞻及回顧 佛教自釋迦牟尼創教以來,即是國際性的宗教,二千數百年來,尤其在亞洲的國際文化交流中,無不是以佛 ...

佛教學院需要統一的教科書 根據一九七七年佛光出版社印行的《台灣佛教寺院庵堂總錄》所載,臺灣全省現有十五所佛學院,本年五月 ...

大眾需要佛法 弘傳佛法本為佛教徒應有的責任,其目的是將本身從佛法中所獲的利益,傳播給所有尚未得到佛法利益的人。這也是佛法 ...

慈濟.文化.修持 在此新舊年關之間,各地寺廟紛紛舉辦冬令救濟,或以食米,或以財物,周濟孤殘貧病,這原是很有意義的善舉,然 ...

新聞媒體對佛教的報導 現代佛教透過新聞媒體的傳播,使得更多人能夠正確地認識佛法,所以教內除了自辦刊物之外,亦於電視、電台 ...

宗教教育之我見 據《人生》創刊號的報導:新加坡政府最近於教育政策中做了一個重大的創新,規定國民中學教育第三、四年課程裡, ...

勉《人生》復刊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由先師東初老人集合了數位志同道合的佛教青年,創辦了本刊,在其創刊號的宣言中說:「因為 ...

自序 《人生》自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五日復刊以來,已度過五年六個月,發行量也從四千份成長到現在的三萬份以上,雖是一張四開紙的 ...

校註 1 參見《華嚴經》卷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T9, no. 278, p. 465c29)。 2 出自《象 ...

從心出發 中國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先生、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總召集人,也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長老,以及諸位法師、諸位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