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校註 1 本書出現的《梵網菩薩戒本》、《梵網菩薩戒經》、《梵網經菩薩戒本》,皆指《梵網經》。 2 參見《四分律》卷二(T ...

附錄三傳授幽冥戒儀範 一、迎請法師 (班首出班,執香,隨二引禮法師迎請菩薩法師,進壇,拈香,唱讚) 本源性海 凡聖體同  ...

附錄二菩薩戒會誦戒儀 序 參加誦戒,應該了解誦戒的意義,我一再強調的一個觀念「有戒而犯,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 ...

附錄一傳授菩薩戒儀範 一、請師入壇 (全體新戒菩薩,排班相對站立) (班首出班,執香,隨二引禮法師迎請菩薩法師。菩薩法師 ...

對在家菩薩戒的認識 問:法鼓山農禪寺所傳授的在家菩薩戒,與其他的道場有何不同? 答:這次農禪寺傳授在家菩薩戒,最主要是由 ...

勉勵「萬行菩薩」都受菩薩戒 有戒可犯是菩薩,無戒可犯是外道。 好多人,因為讀了我寫的《戒律學綱要》,便發心受了菩薩戒。 ...

適應時空的菩薩戒會 聖嚴發現近代中國臺灣的寺院,處處都在提倡傳授菩薩戒,而對於菩薩戒的精神與宗旨,則多不太清楚。我常遇到 ...

明末中國的戒律復興 一、前言 戒律在印度,從佛陀時代到部派佛教時代,並不是獨立的宗派,只是僧伽共同生活的規範。後來部派分 ...

明末的菩薩戒 一、梵網菩薩戒的源流 菩薩戒是屬於大乘佛法,在中國的佛教史上,對菩薩戒的弘通與律宗戒律思想的傳承是兩個不同 ...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 一、前言 戒在佛法中,分有別解脫戒、定共戒、道共戒的三等。別解脫戒,離欲界纏;定共戒,離色界纏; ...

從三聚淨戒論菩薩戒的時空適應 一、佛戒的起源 戒的定義,在消極方面是不許做,積極方面是必須做。因此它有規約及法令的涵義。 ...

傳統戒律與現代世界 一 佛教的戒律有兩大類︰聲聞律儀及菩薩律儀。 (一)聲聞律儀。出於部派佛教所傳承的所謂聲聞律藏,也就 ...

自序 當我於一九六五年撰成《戒律學綱要》而寫〈自序〉時,即說︰「因為戒律是佛子生活中唯一的防腐劑,這是我學習戒律的動機。 ...

校註 1 出自《墨子.貴義篇》。 2 參見《楞嚴經》卷六(T19, no. 945, p. 130a24)。 3 參見《 ...

附錄《評駁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 再版自序 此附錄是我於一九五六年夏秋間以十天的時間寫成。由高雄市慶芳書局於同年十一月十五 ...

第五章 基督教與佛教的影響及價值 第一節 基督教與印度文化 基督徒很少願意承認,基督教中混有若干印度文化的色彩,事實上, ...

第四章 基督教的「偉大」在哪裡 基督教,不論你從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它,它總是夠偉大的,因為,基督教相信:「天國是努力進入的 ...

第三章 基督教的「神」之研究 宗教無不有神話的流傳,理性的宗教,藉神話做為傳道的通俗媒介,次級的神教,便即以神話的本身, ...

第二章 牧師及神父的「佛教學」 第一節 佛教的無神論是什麼? (一)無神與有神的佛教 佛教是無神論的宗教,這在略具哲學知 ...

第一章 今日的基督教與佛教 首先要說明,本書所稱的基督教,是指英文Christianity,即是信奉耶穌基督的宗教,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