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三世諸佛的搖籃——菩薩戒綱要 第一章 菩薩的層次與境界 第一節 何謂菩薩 我們通常都可聽到「菩薩」的稱號,乃至也 ...
第五章 羯磨法與懺悔法 第一節 什麼是羯磨法 羯磨,是梵語karma的音譯,意譯是「業」,乃是授戒、說戒、懺罪,以及各種 ...
第四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重要戒 第一節 哪些是重要戒 因為限於篇幅,本文未能將全部的比丘比丘尼戒,一一介紹出來,本文只能提 ...
第三章 比丘比丘尼戒的內容及其同異 第一節 止持與作持 所謂戒律,應該是兩種類別的共同稱呼。廣義地說,比丘戒也包括了比丘 ...
第二章 僧尼戒律的由來及種類 第一節 戒律的由來 我們已經說過,佛教的戒律是由於事實的需要而制,比丘比丘尼戒的完成,也不 ...
第一章 比丘及比丘尼的起源 第一節 什麼叫作比丘比丘尼 比丘是梵文bhikṣu的音譯,主要的意思是「乞士」,上從如來乞求 ...
第六篇 通向涅槃的橋樑——比丘比丘尼戒綱要 緒說 比丘戒與比丘尼戒,是佛戒之中的重要大戒,所以也是最繁複的一種佛戒,從佛 ...
第五章 式叉摩尼的種種 第一節 什麼叫作式叉摩尼 式叉摩尼是梵文śikṣamāṇā的音譯,中國有好多種譯法:式叉、式叉摩 ...
第四章 沙彌受戒及其持犯威儀 第一節 受戒的次第 沙彌出家改裝之後,就要談到受戒的問題了。沙彌戒雖以十戒為主,但卻須先受 ...
第三章 沙彌投師與沙彌出家 第一節 何人能做沙彌之師 在中國,沙彌是子孫傳代的小廟上的產物,沙彌也只有小廟上的當家住持夠 ...
第二章 沙彌戒與沙彌的類別 第一節 何謂沙彌沙彌尼 佛教的出家人共有五種,本文只能先談三種,那就是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 ...
第五篇 解脫之道的基礎——沙彌十戒與式叉六法 第一章 出家與出家的目的 第一節 何謂出家 已經講了八關戒齋,現在要講沙彌 ...
第四章 受了八關戒齋以後 第一節 捨戒 本來,八關戒齋的受持,僅僅一日一夜,故也無所謂捨戒,既然受了,就不該捨戒,也用不 ...
第三章 八關戒齋的條件與受法 第一節 唯有人類可受戒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一中說:「凡得波羅提木叉戒者,以五道而言,唯 ...
第二章 六齋日及其戒齋清淨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受持的。前面說過,陰曆的初八、十四、十五 ...
第四篇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戒齋 第一章 八關戒齋及其內容 第一節 緒說 已經講了三皈與五戒,現在繼續再講八戒。 學佛 ...
第二章 求受五戒的方法及其功德 第一節 如何納受五戒 前面說過,受了三皈依的人,如想更進一步求得信佛學佛的實益,必須求受 ...
第三篇 人間天上的護照——五戒十善 第一章 五戒及其內容 第一節 什麼是五戒 凡是一個有組織有理想的團體,有其組成的人員 ...
第二章 皈依三寶的方法與利益 第一節 如何皈依三寶 我們既已明白了皈依三寶的概念之後,就應該來皈依三寶了。 至於皈依三寶 ...
第二篇 信佛學佛的開始——皈依三寶 第一章 三寶及皈依 第一節 為何要皈依三寶 我們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沒有 ...
幸福生活
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
生活中鎖碎,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降低慾望、便會少些煩惱。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活在當下,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