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精神,從力行中體現 這堂課是「精神講話」,這裡所說的「精神」,並不是指體力。像我現在年老體衰,不見得就沒有精神;而身體不 ...

奉獻自己,成就大眾 法鼓山共同的精神,是「奉獻我們自己,成就社會大眾」,至於出家人的精神是什麼呢?是持戒、精進、忍辱、頭 ...

將佛法融入生命與生活 諸位既然來參加僧伽大學佛學院的新生講習,在心態上就要知道自己是來出家的,目的是練習做一個標準的出家 ...

和尚.和樣.和闖 首先,我把我們山上的教育體系向諸位介紹一下。 我們體制內有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佛學院、出家體驗暨僧 ...

僧大校風的建立 校風這名詞非常含糊。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學校的風氣、風格。它主要是由第一屆的全體師生,彼此在摸索之中共同培 ...

現聲聞相,行菩薩行 今天要和大家談的是,為什麼以「悲智和敬」做為我們僧伽大學的校訓。 首先談「和敬」兩個字。「和」是我與 ...

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創校精神 「精神」的意思非常抽象,沒有辦法用一句話表達清楚,舉個例子來說,一般我們提到達賴喇嘛,就會想到 ...

法鼓山的風格 法鼓山的風格是什麼?做為一個漢傳佛教的修行人,有兩個基礎條件:第一、要有奉獻的心;第二、要有學習的心。「學 ...

第一篇 法鼓校風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首先,我要在這裡代表法鼓山的法師及居士們,歡迎各位僧伽大學的新生,來 ...

編者誌 教育,是落實法鼓山理念的具體實踐方法;而佛教學院教育的建立,更是為佛教研究、弘化人才的培育,奠定紮實的基礎。教育 ...

校註 1 參見《楞嚴經》卷三(T19, no. 945, p. 119b15)。 2 參見《華嚴經》卷二十三〈十迴向品〉 ...

我們的願景 法鼓山是一個理念、信心及悲願行的力量聚合體。在我們的內心裡能夠認同法鼓山的理念、接受法鼓山的原則、對法鼓山有 ...

我的方向——做好出家人的本分 我從小就是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過。由於福報不夠多,以致於缺少寬宏大量的心,偶爾也 ...

法鼓山僧團 目前,國內的新聞傳播界及居士團體,常把法鼓山、佛光山以及慈濟功德會相提並論,這固然是一件光榮的事,不過我們也 ...

夢中說夢 大多數人對未來都會有所期待,若無期待,就好像水上漂萍漫無目標,不得安定。人生活在夢中也很好,最起碼有個夢,但如 ...

第七篇 聖嚴師父與法鼓山 以師父的悲願為悲願 我們每一個人由於無始以來不同的業力和習性,造成了想法、看法、聰明程度等種種 ...

森林中的共命鳥 森林中的鳥有大小美醜之分,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有的飛得遠,有的飛得近。我們就像林中鳥,各有各的果報、 ...

心的層次 心的活動層面有三,最高的是精神層次,其次是觀念層次,第三是情緒層次。 情緒層次 這是屬於動物層次的一種心理反應 ...

危機與轉機 危機的產生,有來自身心的,也有來自外界的,只要處理得當,危機也就是轉機。 個人的危機是來自內心的腐敗不精進, ...

佛道與非佛道 今天臺灣的整個環境,神佛混淆論者到處充斥,自稱大師、禪師、老師、上師等附佛法外道不少,而來自國外打著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