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1 歸程|自序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 ...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 《法鼓全集》第五輯 佛教入門類|05-01 佛教入門|上篇 佛陀示現 《法鼓全集》第五輯 ...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01 禪門修證指要|自序 《法鼓全集》第四輯 禪修類|04 ...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3-01 學術論考|上篇 教理 《法鼓全集》第三輯 文集類|0 ...

《法鼓全集》第二輯 佛教史類 《法鼓全集》第二輯 佛教史類|02-01 印度佛教史|編者序 《法鼓全集》第二輯 佛教史類 ...

《法鼓全集》第一輯 教義論述類 《法鼓全集》第一輯 教義論述類|01-01 明末佛教研究|自序 《法鼓全集》第一輯 教義 ...

凡例 (一)本《法鼓全集》(以下簡稱《全集》)共一○八冊,依內容性質分為九大輯:第一輯為教義論述類;第二輯為佛教史類;第 ...

《法鼓全集》二○二○紀念版編者序 在眾人殷切的期待下,新版《法鼓全集》(以下稱《全集》)在聖嚴師父捨報圓寂十年後,經過全 ...

《法鼓全集》初版自序 自從少年時代開始,我便發現佛教的聖典,本來就是給社會大眾,用來調適生活、平衡身心、紓解困擾、指點迷 ...

  釋聖嚴法師(英語:Sheng-Yen,1931年1月22日—2009年2月3日[1][2]),俗名張保康, ...

第一篇 法鼓校風   宗教師的胸襟與悲願 首先,我要在這裡代表法鼓山的法師及居士們,歡迎各位僧伽大學的新生,來 ...

《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 現在要介紹《楞嚴經》的耳根圓通。在《楞嚴經》卷六,有如下的一段經文: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 ...

    因緣果法 臺北市婦女會理事長周吳秋冬女士、立法委員汪秀瑞女士、中央婦工會委員周靜仙女士、國大 ...

序劉國香居士《語體文大佛頂首楞嚴經》 在中國佛教的譯經史上,由梵文譯成漢文的佛經雖多,受到永久而普遍書寫、註譯、讀誦遵行 ...

有人問黃檗希運禪師:「如何可以不落階級?」黃檗答:「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64 「階級」意 ...

某僧問興善惟寬禪師:「如何是道?」惟寬說:「大好山。」僧云:「我問的是道,你為什麼說好山?」惟寬答:「你只知道好山,哪裡 ...

洞山良价行腳時,迷路誤入龍山,見到龍山和尚。洞山問:「這座山沒有路,和尚你是怎麼進來的?」龍山三問三不知,洞山質問他:「 ...

石鞏慧藏本為射鹿的獵人,一日遇馬祖問他:「何不自射?」石鞏說:「若教某甲自射,即無下手處。」馬祖即讚說:「這傢伙的曠劫無 ...

法眼文益禪師參訪羅漢桂琛禪師,羅漢問他將往何處去?法眼答:「迆邐行腳去。」羅漢又問:「行腳要做什麼?」法眼說:「不知道。 ...

羅漢桂琛指著一片石塊對弟子法眼文益說:「祖師們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那你認為這片石塊是在心內還是心外?」法眼答:「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