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有「花香」一篇,說到:庭院中百合花開,白天雖然也能聞到花香,但香味微淡。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香氣 ...

修行佛法的次第,從初機接受佛法開始修行、實踐,實踐的時候又分成很多層次。開始的時候是修行「資糧位」,「資糧」的意思是準備 ...

因此禪宗有一句口頭禪叫:「貴知見,不貴行履。」「知見」即是佛知見,即是親證實相,「行履」即是身、口二業的行為。修行之前的 ...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記類|06-01 歸程|自序 《法鼓全集》第六輯 自傳、遊 ...

洞山良价禪師晉謁南泉普願禪師,值馬祖道一忌日,設齋祭祀。南泉問眾僧:「來日為馬師設齋,不知馬師還來不來?」眾皆無對。洞山 ...

雪峰義存一日在僧堂內燒火,把前門後門都關上,大呼:「救火!救火!」弟子玄沙師備從窗外拋進一塊木柴,雪峰就開門出來了。46 ...

藥山惟儼禪師看經,僧人問:「和尚尋常不許人看經,為什麼卻自看?」藥山說:「我只圖遮眼。」僧人又問:「我能夠效法和尚嗎?」 ...

天皇道悟詣石頭希遷,問:「離卻定慧,以何法示人?」石頭說:「我這裡無奴婢,離個什麼?」44 一般人推崇客觀,視主觀為不公 ...

天皇道悟問石頭希遷禪師:「曹溪意旨誰人得?」石頭答:「會佛法的人得。」道悟遂問石頭和尚:「師父你得到了嗎?」石頭說:「沒 ...

嚴陽尊者問趙州從諗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趙州答:「放下著。」尊者問:「既是一物不將來,還放下個什麼?」趙州說:「放 ...

趙州從諗禪師問弟子:「一日看多少經?」弟子答:「七、八卷或十卷。」趙州說:「你不會看經。」弟子問:「師父一日看多少經?」 ...

雲巖曇成問溈山靈祐:「百丈大人相如何?」溈山答:「巍巍堂堂,煒煒煌煌,聲前非聲,色後非色,蚊子上鐵牛,無汝下嘴處。」33 ...

某僧問大梅法常禪師:「如何是西來意?」大梅云:「西來無意。」鹽官齊安禪師聞之曰:「一個棺材,兩個死屍。」29 通常只有孕 ...

龐蘊居士參訪馬祖道一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說:「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就告訴你。」龐蘊立即開悟。26 ...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南泉答:「山下做一頭水牯牛去。」僧人說:「我也隨你去,可以嗎?」南 ...

百丈懷海侍馬祖道一到郊外,見一群野鴨飛過。馬祖問:「那是什麼?」百丈云:「野鴨子。」馬祖再問:「到哪裡去了?」百丈答:「 ...

此句出自度門神秀禪師的示眾偈:「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將心外求,捨父逃走。」14 大家都知道神秀禪師跟六祖惠能是同門,也知 ...

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龍山說:「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12 這兩牛 ...

唐肅宗問慧忠國師得到了什麼佛法,國師反問他:「陛下見到空中一片雲嗎?」肅宗答:「見到了。」國師說:「釘釘著,懸掛著。」1 ...

本句出自一首禪詩,相傳為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所作。9 禪宗看起來很玄。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春天的郊野,到處是春意。風是春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