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進行每日的打坐修行? 師: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雖然在一些修行人看來這也許是顯而易見的,其實遭到許多人誤解。 我經 ...
壇經的心理實踐,名為“無念法門”,它又有無住、無著、無相等不同的名稱,以無念得智慧,以無著離煩惱,以無相證佛性。 壇經的 ...
第一篇 心经禅解──智慧度苦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梵文 般若~Şa 的意思是智慧, 《 六祖坛经》中说︰ “ 即定即 ...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是與觀世音菩薩的甚深因緣罷,整個飄搖、動盪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 ...
在《楞嚴經》中有提到,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修行得到耳根圓通,從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然後進入無我、寂滅的境界; 之後,體 ...
所謂「本來面目」,禪宗的意思是說:在沒有生與死之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已經進入了生死,這是一種現象,是身體的現象、心理的 ...
一般人的觀念中,除了他是唯物論者,往住都會相信人人都有一個永恒不變的靈魂,近代歐美倡行的“靈智學會”,他們研究的,也就是 ...
經常聽人抱怨說:生活的擔子壓迫得讓人透不過氣來! 也經常有人說:心裡的壓力讓我快要受不了了! 「心中的罣礙」的確讓人不得 ...
佛经难懂,这个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因为它是从印度的梵文翻成了中文的。所谓难懂的部分是什么呢?是专有名词,还有呢,人名、地 ...
《景德傳燈錄》為北宋真宗朝,吳僧道原所作之禪宗燈史。 其書集錄自過去七佛,及歷代禪宗諸祖五十二世,共一千七百零一人之傳燈 ...
一、不立文字,教外別傅的理解 禪宗不立文字,主張教外別傅。 但是,中國佛教的大乘諸宗之中,禪宗所留下的文字最多,在大正大 ...
《禪的體驗:臺灣一高僧聖嚴法師教你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包括禪宗的歷史、禪修的具體方法、禪修的開示和指導三部分,是聖嚴法師 ...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心中有長短、好壞、多寡、善惡之分的是忙人。 他們牽掛太多、計較太多; 已經做了的好事記得牢牢的 ...
在任何一個團體中,都難免會有是非,若能够在是是非非的環境中保持平靜與和諧,這就是個人的成長。 社會上的任何一個團體,都會 ...
提問: 有一句諺語說:「當你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他的奴隸。」那麼怨恨心究竟因何而起? 怨恨心對我們又有什麼不良的影 ...
肯定人家,人家才能够成為我們的朋友,如果我們否定人家,人家一定是跟我們是做仇人、做對頭。 許多人都知道自己要什麼,要人家 ...
分別是一種知識、知能。 如果沒有分別作用的話,則天下渾沌。 然而,佛法是要我們從有分別的執著心達到無分別的解脫心。 因為 ...
江西大寂道一禪師雲眾雲: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何為污染? 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 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
現代人講究自由浪漫,往往一不高興就請假,上級首長拜託、告誡好像沒什麼效果,即使老闆親自出馬也不見得有用,所以很多企業主就 ...
一、禪是什麼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 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得; 禪不是哲學,哲 ...
幸福生活
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
生活中鎖碎,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降低慾望、便會少些煩惱。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活在當下,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