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包括三層意義:出離心、菩提心、清淨見(空性)。出離心,就是厭離三有,希求涅盤之心,也名「求解脫心。」學佛的人,若 ...
由說甚深緣起門中稱讚無上大師世尊善說心藏略名「緣起讚」(共五十八頌) 宗喀巴大師造 民國苾蒭法尊譯 敬禮尊重妙音菩薩 由 ...
菩提道次恒修教授(四種) 札迦大師說 民國苾蒭釋法尊譯 菩提道次恆常修法 敬禮曼殊室利菩薩 我等欲以修菩提心為主要者,有 ...
入中論講記 月稱論師造頌 法尊法師譯講 隆蓮比丘尼筆記 前言 教乘所攝 欲釋論文,先明本論教乘所攝。釋尊證覺,初對小乘初 ...
辨法法性論 彌勒菩薩造 民國苾芻法尊譯 頂禮曼殊室利菩薩 由知何所斷。有餘所應證。欲辨彼等相。故我造此論。 此等一切。二 ...
No. 1939 教觀綱宗(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觀。改作書冊題名) 北天目蕅益沙門智旭重述 ...
No. 1957 略論安樂淨土義 釋曇鸞撰 問曰:「安樂國於三界中,何界所攝?」 答曰:「如釋論言:『如斯淨土,非三界所 ...
No. 1518 [cf. No. 1517]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 大域龍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 ...
No. 1590 [Nos. 1588, 1589; cf. No. 1591]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 ...
No. 2008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目錄 卷首序贊(各一編) 經行由第一般若第二疑問第三定慧第四坐禪第五懺悔第六機緣第七頓 ...
No. 1568 十二門論品目 觀因緣門第一 (萬法所因似各有性,推而會之實自無性,通達無滯故謂之門) 觀有果無果門第二 ...
No. 842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 ...
No. 366 [No. 367]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 ...
No. 2014 永嘉證道歌 唐慎水沙門玄覺撰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幸福生活
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
生活中鎖碎,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降低慾望、便會少些煩惱。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活在當下,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