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 禪修的觀念: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 ...
默照禪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禪觀那樣,一個次第一個次第地修。 但是,默照禪法的功能是涵蓋著次第禪觀的。 ...
「世間猶如焰,妄想取世間;能斷世間想,則離三種倒。」 ──六十華嚴經卷二八.十忍品 世間好比火焰,眾生的妄想顛倒,就像飛 ...
人的一生,總是在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做著適應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戰場,勇者勝而懦者敗。 從生到死的 ...
「無常」是指世間現象,都在不斷地生生滅滅。 若能懂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便能對未來充滿信心,對世間充滿希望; 對美好的抱持 ...
所謂的“柔軟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減輕,不在人際間架設心防,也不為自己設想,心胸全然敞開。 所以,凡是自我主見很深 ...
佛法所講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 災難現象的發生或幸福的來臨,就是因果的酬償。 善因的酬償是富貴壽考,惡業的酬償是災 ...
在團體裏工作,工作的成效建立在人員間的關係,關係和諧,工作才能進行順利,我提供‘行事六要領’做為參攷。 一、堅守原則 所 ...
因果分為兩類:①有漏因果(凡夫的因果),②無漏因果(聖人的因果)。 因緣亦分為兩類:①因緣有,②因緣空。 因緣有的有,是 ...
在一般人的觀念裏,所謂成功,就是要有大事業、大名望,而且還要地位高、財產多,有許多羣衆簇擁著他。 這種人,大家才認為他是 ...
認識很多人後,發現一點,所有的恩怨,都是因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的太近了,就起了麻煩。 然後就有恩恩怨怨了,一個家庭中, ...
佛陀也教我們心要自在,要八風吹不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動於心。 別人稱讚我,這不算什麼,因為做好人、做好事 ...
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够產生活力; 如果活在絕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 因此不管有沒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人人都 ...
幸福生活
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
生活中鎖碎,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降低慾望、便會少些煩惱。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活在當下,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